新型冠状病毒169:依附于尘埃粒子中的细菌不计其数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历史育儿 |
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69、新型冠状病毒169:依附于尘埃粒子中的细菌不计其数
…尘、埃: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68》…
尘埃:尘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én i。一指飞扬的灰土;二指尘俗;三指社会的底层;四比喻肮脏或肮脏的东西,五指没有修饰过的含有尘土的地面。
在物理学上,尘埃指的是飘浮于宇宙间的岩石颗粒与金属颗粒。在广袤(mào)而空旷的宇宙之间,除去各种各样的恒星、大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天体之外,并不是一片完全的真空。事实上,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宇宙尘埃,这些尘埃看似不起眼,却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物质上进行分析,宇宙尘埃其实和组成地球的成分没有什么区别。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尘埃并未能够聚合成一颗星体,而是呈微粒状悬浮于宇宙空间之中。在适当的引力作用下,这些尘埃很有可能较为密集的聚集在一起,呈云雾状,在天文望远镜的镜头中,往往显得绚(xuàn)烂多彩,因此人们将之形象地称之为“星云”。
现实中的尘埃
尘埃指灰尘等空气中浮动的颗粒。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N2),约占78%,其次是氧气(O2),约占21%,二氧化碳(CO2)占0.25%,其余为其他气体和杂质等。 其它气体包含人们常说的氦(hài)、氖(ni)、氩(yà)、氙(xin)、氪(kè)等微量气体以及水蒸气(H2O)。其它杂质指飘浮于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气溶剂等。
通常情况下,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我们用肉眼在不经意中很难看到空气中的杂质。
如果一缕阳光照射到屋内,此时你可以看到原本透明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尘埃经光线折射、反射等作用,明显地飘浮于空气中,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经科学统计,在室内环境下,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大于0.5μ以上的尘埃粒子数大约为4000万~5000万个。而依附于尘埃粒子中的细菌更是不计其数。
…μ:即微(micro-)
[…micro(英语):adj.微观的…]
飞沫传播: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源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tì)、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nián)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zhn)、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
…扰:形声。从手、扰,省(yu)声。本义:搅扰;扰乱。
字义:1.扰乱;搅扰:干~。打~。
2.混乱;紊(wn)乱:纷~。
3.客套话,因受人款待而表示客气:叨~。我~了他一顿饭。
…动:(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32》…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经空气传播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尘埃传播三种传播途径。
…飞、沫、飞沫传播、核、飞沫核、飞沫核传播: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66》…
…尘埃传播:疾病的一种传播方式。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落到地面上,干燥后随尘土飞扬。人吸入后,引起发病。肺结核﹑天花等病就是这样传播的…
传播途径2: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病、原、病原、体、病原体: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2》…)
病原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不但适应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发育、繁殖,并且也适应在宿主机体外的自然条件下暂时存活,尔后再侵入一个新宿主,循此世代绵延,以维持病原体作为一个生物种的存在。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病原体自宿主机体排出;病原体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体内。
…尔:1、文言人称代词。你。
2、文言指示代词。.如此;这样:~后。这;那:~日。~时。
3、表示情态的后缀:偶~。莞(wn)~。
4、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无他,但手熟~…
…后: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40》…
…尔后:1、你的后代。
2、从此以后:从此以后:前年在上海见过一面,~就不知他的去向了。
3、然后…
…机体: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25》…
传播途径2:…传播的第一阶段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位有关。例如,痢疾及霍乱的病原体是经口进入体内而定位于肠道,之后,经过繁殖,病原体从定位处随粪便排出。
传播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继续,它直接受第一阶段的制约,间接受病原体在体内定位的影响。例如,痢疾及霍乱的病原体均定位于肠道,它们都随粪便排出体外,但霍乱弧菌在小肠黏(nián)膜寄生,痢疾杆菌在大肠粘膜上寄生,由于定位的细微差别,两种病原体被排出的频率及随同的排泄物性质又有不同。
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mode of transmission,mode of spread)。具体说,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侵入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途径。
…黏:像糨糊、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合。~液…
…膜:形声。从肉[古代“月”读“ròu(肉)”,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6》],莫声。本义:生物体内部的薄皮形组织…
…黏膜:人和动物体内消化、呼吸、泌(mì)尿、生殖等器官管腔内壁的组织。能分泌黏液,保持管腔湿润。如口腔黏膜、肠胃黏膜、子宫黏膜等…

“预:预先;事先:~测。~报。~祝。~付。
请看下集《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70、新型冠状病毒170:预、防、预防,综合,措施》”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