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的志向;初出茅庐的人,世事洞明的人;民国初年…

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娱乐 |
蒋介石的一生389、宋教仁的志向;初出茅庐的人,世事洞明的人;民国初年…
“重读宋教仁这些豪言壮语,真觉得它实在是过于天真的书生之见…”现代百姓说,“宋教仁对革命是忠贞的。他在辛亥年初赴广州参加‘三二九’起义时对于右任说:‘成则救四万万人,败则送我一个头颅,值得值得。’(《答某君书》,见《于右任辛亥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9页。)…”
三·二九起义:1911年4月27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史称辛亥“三二九”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
“宋教仁争取实现民主政治的愿望是真诚的,但他对中国的实际国情太缺乏了解了。在想象中似乎相当完美的政治设计,一进入实际社会生活,换得的常不是设计者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当他写下5年如何、10年如何那段兴奋的话时,谁能想到,离他的惨死只剩10天了…”现代百姓接着说。
“如果袁世凯所代表的旧社会势力不但没有被触动,而且还掌握着一切实际权力的时候,单靠搬用西方民主政治的某些组织形式和议事程序,以为就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那不是太可笑了吗?…名重一时的宋教仁,其实仍是一个不懂世事的书生,这真是可叹的悲剧!”现代百姓最后说。
“处在旁观地位的著名记者黄远庸,当时就看得很明白:‘其新者以法律为万能,但能全本抄录外国法科全书,吾国便不难立时变成黄金世界。其旧派则任有何种法律,然我曹自有我曹之窟穴,自有我曹之本领及伎俩,一切国法,弁(biàn)髦(máo)视之…此二派水火之不相容。’(《远生遗著》,第6页。)…这是对‘法律万能’论的辛辣嘲讽,”另一位现代百姓说。
…我曹:我们的意思,出自《东观汉记·张堪传》…
…弁: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帽子;低级武职的旧称——武~,马~…
…髦: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头发…
…弁髦:鄙视;称呼刚成年的人…
“事实的确是这样…‘任有何种法律’,对袁世凯说来,到时候都可以‘弁髦视之’,使它成为一张废纸…”现代学者接着说,“对中国社会实际状况有更多了解的黄远庸比宋教仁看得清楚:以为‘但能全抄录外国法科全书,吾国便不难立时变成黄金世界’,这只能是虚幻的梦想…”
…
“我知道改变国家很难,但是,如果不努力的去尝试改变,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富强于世界之林…”宋教仁说。
“我的看法浅显粗糙,比不上学识渊博的人…我对中国的国情也不够了解…这些我都是知道的…”宋教仁接着说,“即便如此,我也要去做…”
“我的长处是了解欧洲国家的法律…我将外国的法律引入进来…熟悉国情的同胞加以消化吸收…一定能创造出适合我们国家的法律…”宋教仁继续说。
“人们的才能不同,但让国家富强的心是相同的…”宋教仁最后说。
…
“那么,为什么宋教仁的主张当时能在党内风靡一时,取得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为什么原来在同盟会内并不居最高地位的宋教仁,这时却特别引人瞩目,一跃而成国民党代理理事长,总揽了党的大权?…这同那时整个社会思潮和社会心态有关,也可以说是民初特定局势下的产物…”现代学者金冲及说,“我和胡绳武同志十多年前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过:…”
金冲及:男,1930年出生,上海人。著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
胡绳武:历史学家,1923年10月7日出生,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夹坊(fng)村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室教授。曾担任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金冲及、胡绳武文章记载: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革命党人信奉和追求的还是欧洲型共和国的理想…除了这种欧美式的代议制度外,他们确实也提不出其他更好的国政方案…同时,还可以注意到有两个直接起作用的因素:一个是,同盟会会员中很大一部分原是留日的学生,其中最多的又是法政学生…他们学习了一脑子‘欧洲民主政治’的洋教条,迷信这就是能包治百病的“万灵良药”;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许多同盟会的活动分子这时已当上了议员…他们享受着袁世凯赏与的每年五千元的高额薪金,一面在议会中高谈阔论,一面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宋教仁“议会政治”的主张也反映着这一批人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这就是这种主张能够在同盟会内取得支配地位的秘密所在。(金冲及、胡绳武:《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见《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2页。)
“当然,也需要说明:虽然宋教仁的主张把政党内阁和议会政治放在首要地位,但不等于说他不赞成发展实业,也不能说他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时便放弃了民生主义…”金冲及接着说,“宋教仁在1913年1月8日的国民党湖南支部欢迎会上,首先强调的固然是:‘为今之计,须亟(jí)组织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势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但在解释国民党政纲时也说道:‘夫民生主义,在欲使贫者亦富,如能行之,即国家社会政策,不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致有劳动家与资本家之冲突也。’(宋教仁:《国民党湘支部欢迎会演说辞》,见《宋教仁集》下册,第446、447页。)…”
…亟:副词,急迫…
“第二天,在湖南铁道协会欢迎会上…”金冲及最后说。
“‘宋教仁主要说的是法律、政党内阁、议会国政…因为他擅长这方面…对于不擅长的事,宋教仁是有自知之明的…因此…他遇到铁路、经济、实业…等问题时,不发表议论…’民国学者说。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390、孙中山和五权宪法;立法行政司法为什么会分开;宋教仁的努力…》”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