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国民党的选战:填选票领大洋VS填选票送米送面送鸡蛋

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娱乐 |
蒋介石的一生388、袁世凯与国民党的选战:填选票领大洋VS填选票送米送面送鸡蛋
…他们决定继续到国民党竞选一线取经。
在国民党竞选一线,袁世凯手下看到了…踊跃填选票的、一脸呆傻的群众。
“。。”袁世凯的手下们。
袁世凯手下们受到深深的刺激…
…在接下来的几天,袁世凯手下尝试用演讲打动民众…但民众不买账:听袁世凯手下演讲的民众还是寥寥无几。
由于任务紧迫…袁世凯手下们开始造假。
袁世凯手下们站在大街上…他们拦住来来往往的路人…他们强迫路人听演讲。
“什么叫‘强迫’!听我们讲国家大事…是国民义务!”一位袁世凯手下说。
袁世凯手下将人群集中到演讲台跟前后,让西洋摄像师给他们拍了照片…袁世凯手下将照片送交袁世凯…袁世凯看到自己党派演讲台前也是人山人海…非常高兴…
“袁世凯是久混官场的人…按理说不会被这种低伎俩造假蒙骗…”民国学者说。
“但他没参加过竞选…”民国学者接着说。
“袁世凯从他的做官经验里得出‘只要在大街上一讲话,百姓就会围观,就会鼓掌’的结论…下属拍的照片和他的做官经验吻合…所以下属骗住了他…”民国学者最后说。
…
袁世凯手下封锁道路…强迫吃瓜群众看演讲…
吃瓜群众非常讨厌袁世凯手下…
吃瓜群众决定不从袁世凯手下那里过…
袁世凯手下进行了日复一日的演讲…但是…看的人很少,填选票的人更少…
为增加选票,袁世凯手下开动脑筋,各显神通…有的人在百姓办业务时…让百姓填完选票再办业务…
没有职务之便的袁世凯手下…开始贿选…他们在百姓面前讲了一堆话后,说:“填一张选票,领一块大洋!”
…吃瓜群众来这里听的主要就是这句话…袁世凯手下说完后,吃瓜群众一窝蜂的往前拥…他们争抢选票。
“不要乱,排好队…请按顺序填选票,按顺序领大洋…”袁世凯手下不停的维持秩序。
…吃瓜群众迅速排好了队…他们迅速填选票、迅速领钱。
…
袁世凯手下观察国民党人…国民党人也观察袁世凯手下…
“主要是看他们做的不好的地方,让百姓不满意的地方…”一位国民党人士说,“观察他们不但能让我们引以为鉴,还能增加演讲素材…”
“把百姓不满的地方说出来,赢得百姓的心…百姓就会选我们…”国民党人士接着说。
…
国民党人将袁世凯政府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了夸大化、情绪化处理(俗称“添油加醋”)…然后将它们讲了出来。
“他们当街扣押国民,限制国民的人身自由…请问天理何在!民主何在!?”一位国民党人竞选时,对着广大吃瓜群众说。
“他们关明正大的宣称‘填一张选票,给一块大洋’…这是贿选!”国民党竞选人接着说。
“他们的选票是大洋买的,他们的议员是靠大洋当上的…这和封建专制时的卖官鬻(yù)爵又有什么区别!?…”国民党竞选人最后说。
…鬻:卖…
…卖官鬻爵: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富…
…
“他们没有‘添油加醋’…国民党人讲的是事实,”一位百姓说。
…
看到袁世凯手下吆喝“填一张选票,给一块大洋”时,百姓欢欣雀跃的样子…国民党人受到启发…国民党人在演讲现场堆了几袋面粉、几筐鸡蛋、几包米…
国民党人也开始吆喝…
以下是国民党人的吆喝:
“有事看一看——没事瞅一瞅——填张选票哦——米面啥都有——”
“填选票嘞——送鸡蛋嘞——”
“送米送面送鸡蛋——都快过来看一看——”
…
在国民党人米面鸡蛋攻势下,吃瓜群众瞬间沦陷…广大吃瓜群众群聚在国民党的演讲台前…吃瓜群众领米面鸡蛋时,发现国民党人讲的蛮有意思…就驻足观看…看国民党演讲的人越来越多…
“这算贿选吗?算…但是贿选要讲究技巧,要让百姓觉得你不是在贿选,你是在做好事…”一位国民党人私下说。
…
宋教仁是国民党领袖。
宋教仁在此次议员竞选中,身先士卒,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踏足家乡桃源及长沙等地以后,1913年1月30日,宋教仁到达武汉…
1913年2月1日,宋教仁在国民党鄂支部的欢迎大会上致辞说:“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大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选举之竞争,是公开的、光明正大的,用不着避甚么嫌疑,讲甚么客气的…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个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dàn)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那么,我们的主义和政纲,就可以求其贯彻了。”(蔡寄鸥:《鄂州血史》,第225页。)
…惮:怕,畏惧…
宋教仁在另一篇文章里充满自信地说,只要有“有力之政党内阁主持于上,决定国是”,又将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的分划有条理地加以确定,“不五年间,当有可观;十年以后,则国基确定,富强可期,东亚天地,永保和平,世界全体亦受利不浅矣”。(宋教仁:《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分划之大政见》,见《宋渔父》前编,政见,第21页。)
“重读宋教仁这些豪言壮语,真觉得它实在是过于天真的书生之见…”现代百姓说,“宋教仁对革命是忠贞的。他在辛亥年初赴广州参加‘三二九’起义时对于右任说:‘成则救四万万人,败则送我一个头颅,值得值得。’(《答某君书》,见《于右任辛亥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9页。)…”
“‘宋教仁争取实现民主政治的愿望是真诚的,但他对中国的实际国情太缺乏了解了。在想象中似乎相当完美的政治设计,一进入实际社会生活,换得的常不是设计者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当他写下5年如何、10年如何那段兴奋的话时,谁能想到,离他的惨死只剩10天了…’现代百姓说。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389、宋教仁的志向;初出茅庐的人,世事洞明的人;民国初年…》”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