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100、垂和自然选择:舜做治水工具为什么不符合自然规律?

标签:
历史娱乐 |
·“然后,小朋友们面前就会摆一堆麻布袋,可以自由选择可以用好的可以不用残次品了。残次产品卖不出去就被淘汰了,但做产品的技能不会淘汰的,技能就是财富(技能=财富),积累技能的小朋友很快做出不漏的麻布袋。袋子不重要,做袋子的技能很重要~
这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规律。
《尧舜禹100、垂和自然选择:舜做治水工具为什么不符合自然规律?》”
尧舜禹100、垂和自然选择:舜做治水工具为什么不符合自然规律?
其实就是执刑五刑的地点不同,地点不同丢人程度也不同。在荒郊野外处决就处决了吧,一个人受着。在闹市就不一样了,除了自己受罪外,还会丢人丢到家,被街坊邻居说闲话,留下坏名声。
这对祖先大人来说是了不得的事。
名声很重要~
在部落有了坏名声,女儿就嫁不出去了儿子就娶不到老婆了,出门需要低着头,遇到修房子办丧礼的事也找不来人帮忙。即使和祥林嫂一样一辈子攒贝壳捐门槛,也挽回不了名声~
活着不如死了好~
万恶的部落礼教呀~
惩罚层次很有成效,抢劫放火事件马上减少了许多,所以很受小朋友们欢迎。吸收此优点的皋陶陆续推出很多人性化功能:作为附加刑的流放也按地点不同分为近郊、边疆、四荒三个级别。
舜生活中还有一种事很重要,就是治水,准确一点的说,就是需要很多挖沟的锄头、麻布袋子。这些东西不是无中生有来的,需要小朋友们制造,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白上千。于是舜先生安排一个小弟组织小朋友做治水工具。这个职位就是百工,类似于现代国企总经理,垂很幸运的成为第一任百工。
当然,锄头和麻布袋子其实就是产品,由于这种做产品的办法不符合自然规律,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有很大问题。比如青铜锄头用一两下就从木棍上掉了,麻布袋装着装着下面漏了,而且不是一两个,而是成百上千。小朋友治水时不得不用这种残次产品,有时候不得不俩袋子套在一起以免漏石子,结果就是事倍功半浪费时间精力。
不符合什么样的自然规律呢?
很多了,先说一下正常情况下治水产品是咋做出的来的吧。
用麻布袋来说,现在急需袋子。平时很多小朋友也在做,个别技能熟练的,能做出漂亮又耐用的麻布袋,她自己用着开心,为了分享开心,就是做出很多袋子分享给别人。每分享一个人,快乐就增加一份,分享越多,得到的快乐就越多。
这是分享规律。
分享的方法是用麻布袋赚贝壳。
小朋友愿意花费贝壳买自己的麻布袋子,说明真的喜欢,麻布袋子在治水的时候真的结实耐用,小朋友并不是装装样子客气一下。
这是用产品赚钱规律。
自己做麻布袋子的时间越长,积累的技能就越多、做出的袋子就越好、就越畅销,不畅销的时候提升技能做出物美价廉的畅销袋子,所以赚的贝壳就越多。
这是天道酬勤规律。
然后,小朋友们面前就会摆一堆麻布袋,可以自由选择可以用好的可以不用残次品了。残次产品卖不出去就被淘汰了,但做产品的技能不会淘汰的,技能就是财富(技能=财富),积累技能的小朋友很快做出不漏的麻布袋。袋子不重要,做袋子的技能很重要~
这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规律。
治水是大家的事,所以需要大家解决,一个部落的小朋友,有贝壳的出贝壳有人的出人,然后用贝壳买了一堆麻布袋子,然后每个治水小朋友都有麻布袋子了。
用的麻布袋锄头都是物美价廉的,小朋友们自己用的,肯定是要挑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漏袋子就不要了。
没有麻布袋子的贫困小部落呢,也是要治水的。这件事是华夏部落联盟决定的,相当于宪法,在九十九个部落同意治水情况下,一个部落反对也是么用的。贫困没有麻布袋,富裕部落就拉过来一些,搞定。这相当于现代小朋友的纳税工资标准了,收入过低自己都吃不饱,就不用纳贝壳了。
垂先生做这个就行了,哪里少袋子补哪里。
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情况。
但祖先大人并不知道这样的规律,只能凭本能安排小朋友做袋子了,需要多少做多少。
所以有了数不清的残次产品,破麻布袋往水上一放,里面的小石子就被冲走了,袋子也被冲走了,自己也被冲走了,小朋友被冲走无数次才长教训才知道垂做的麻布袋很差劲,所以治水后,没人买垂的麻布袋子了,小朋友会在集市上选喜欢的袋子。优胜劣汰之后,垂的作坊倒闭了,国企倒闭了。
这种教训不断重复,一直到今天,小朋友们终于积累了足够的自然科学智慧,终于找到了各种规律。
这个过程用了五千年。
但在舜时代,自然科学知识近乎空白,舜只能安排人弄出一些麻布袋。有就行,至于漏不漏——要求就太高了~
祖先大人这个时候的生活还是有产品的,因为有集市,小朋友平时卖的东西除了麻布袋,还有燕窝熊掌山珍野味。
大家的生活还很蛮荒,靠种田是吃不饱肚子的,随便发个大水少下几场雨麦苗就淹死了旱死了,很多小朋友得靠打猎采野果生活。采摘的多了就放在集市上卖,平时不咋打猎的小朋友非常喜欢,野味野果非常畅销。
这些小朋友有捏陶器了有买麻布袋的有种田的,靠买陶器麻布袋子粮食赚了很多贝壳,也用贝壳买野味吃。
这很正常,祖先大人只是刚刚开始圈养野鸡野鸭野猪,生活中除了野味还是野味,根本么有自家养的大肥猪,小朋友想吃肉,只自己打猎或者在集市上买。
结果就是打猎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小朋友么事就到山上转转。
山上有老虎~哇喔~
小朋友转就转吧、其实么啥,就是经常被老虎吃掉,或者跑到另一个部落的山头打小动物。但是好几个部落都说山头是自己的,小朋友们为了抢山头激动的吵架打架。本来这事是小事,讲道理就能解决,山头既然是大家的,人人有份人人可以打猎就行了。人多了,可以按人头划分片区在自己小山头打猎。
·“有一天逛商店的小作者看到一串风铃,风一吹哗哗的响,小作者非常激动,以至于店员摇了摇头叹息说‘可怜的乡巴佬~’
请看下集《尧舜禹101、万国割据和音乐》”
·“欢迎喜欢的亲转发收藏o(^▽^)o,欢迎关注博客"人性的游戏"或者微博"人性的游戏"
精彩热评:整个拜读了楼主的文章后,不禁感叹:这比我看易中天中华史更有趣,更通俗易懂,更细致,也更发人深省。
我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人生经历,要把很多事用通俗的语言简单的说明白,是很不容易的。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功力吧。
感谢楼主,期待后作。
“欢迎下载新浪博客APP关注"人性的游戏"随时随地收看深度博文(o゜▽゜)o☆~看着可方便啦~就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