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二) 爱的教育在榆楚中学发芽生根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最好的校长、教师都在最重点学校里,然而柳袁照,作为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他今年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最优秀的校长、教师一定不在最重点的学校”。
乍眼一看,大多数人会觉得好没有道理。可是我一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可算找到知音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1982年,我大学毕业来到了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高陵二中,学生不好好学不说,还经常打架斗殴,甚至动了刀子戳死了同学。老师们在这样的学校里,大多数人都非常消极。后来我和耿万乾老师提出成立“学习方法辅导小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辅导和心理辅导,大家都来了劲头。比如,已经59岁的张方瑞老师,不但在所带班级认真辅导学生学好英语,而且还为全校做了“怎样学好英语”的专题讲座;姬岐文老师也五十六七了,从来没有用钢板刻印过材料,这时也积极给学生刻印练习题,弄得满脸是油印;王杨、祝同山,等年轻老师更是热情很高。高陵二中教学质量一下子提高了,1986年竟然有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是由于领导不重视此项工作,大家的热情逐渐没了,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如果继续进行教育研究,这样的普通学校具一定能出最优秀的校长,或者教师。
柳袁照老师还说:“写这篇随笔好像有点对不起重点学校的校长、老师。所以有这个心思,却迟迟不动笔。人家会说,你现在离开重点中学,开始说风凉话了……几年前,美国的雷夫被请到苏州来,我曾与他同台沙龙。沙龙前,他被安排参观学校,是一所苏州非常好的小学,雷夫受到热情地欢迎。学生的现场呈现让雷夫很开心,孩子们都很优秀。不料,当他离开校门,对陪同的中国同行说:这个城市的最优秀的老师一定不在这里。雷夫的意思很清楚,最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在普通学校,乃至薄弱学校。语出惊人,似乎有点绝对,静下心来,认真想想,真是这么回事。”
为什么呢?
柳袁照老师写道:重点学校所面临的教育问题,远没有普通学校,乃至薄弱学校多。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业成绩好,教师教得轻松,得心应手。重点学校同样集中着一大批优秀教师,校长管理起来,管得轻松,得心应手。而普通学校、薄弱学校不一样,生源差,学生情况不一,问题学生多,品德上的、学业上的,情况复杂。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担子更重一些。按理这里的好老师要多配备一些,可是现实情况却是优秀教师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相应要低一些,校长的管理,以及提升责任更大一些。对这样的学校,按理好校长要多配置一些,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干出了成绩的校长,会被“提拔”、“提升”到重点学校,业绩平平的校长会长期留在薄弱学校。教师也一样,一旦在薄弱学校干出成效会被抽调、引进到重点学校。”
柳袁照老师说:“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与我们长期以来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有关,更与社会风尚、价值舆论等有关。学校的价值、本质已经退化。学校只教书不育人,或者把教书放在绝对位置,把育人放在从属地位。看教师的成绩,或者判断教师的水准,也以教书的成绩与水准为标准,育人好坏只是辅之参考。真正的好老师、优秀老师应该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能称之为好老师、优秀老师的也一定是育人有显著成绩的人。雷夫所说的最好的老师我以为就是这个意思。同样,对校长要求、评价也一样。”
我认为柳袁照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好极了,西安市高陵区榆楚中学就是这一所很薄弱的生源差,学生情况不一,问题学生多,品德上的、学业上的,情况复杂的,在高陵人心目中最差的初中。
因为生源严重不足,招不够学生,学校甚至把一些弱智的连小学一年级加减法都不会的学生都招收进来了。作为长期在榆楚中学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新义心急如焚。他对我说:“既然招收了这些学生,我们就得为他们的成长负责,想办法让每个学生要完成义务教育,不能中途辍学。”
有人或许说“您为什么对榆楚中学如此熟悉呢?”因为2006年,学生打架斗殴违纪多,任新义老师曾邀请我和公安机关的同志做过讲座,我给全校学生讲的是“从心理的角度谈遵纪守法重要意义”;2010年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他又请我给学生做过“从心理的角度谈有效学习”心理辅导讲座;我在高陵县城举办的各种“家庭教育讨论会”,任新义老师不但参加,而且积极发言。由于我们都喜欢研讨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20l7年初和校长郑新战商量决定把我邀请到榆楚中学作为“课外心理辅导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素质教育。2017年3月7日我为榆楚中学师生做了“弘扬雷锋精神提高教育质量”的讲座后,学校给我颁发了聘书后,他动员各个班主任和教师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
任新义在这所学校里二十多年了,由一名教师成为教务主任、副校长,陪走了四任校长。他始终如一积极配合每位校长的工作,和各个教师共同寻找适合的方法帮助每个学生成长。在他心目中每个学生都是国家的宝贝,民孩希望,都需要我们尽心尽力把他们培养成才。
http://s6/mw690/0024Z8Fozy79mXAktNzb5&690
我成了榆楚中学的课外心理辅导老师后,各个班主任也都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团委书记王威更是积极配合这方面的工作,把一些“经常上网的”、“学习退步的”、“吃烟喝酒的”、“与老师有小摩擦的”,等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介绍到“学生心理咨询室”来,我们一起研究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由于效果好,激起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教师也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学生心理研究的道路上来,很多教师都参与了课后志愿服务。
榆楚中学除了面向全体师生做了“弘扬雷锋精神 提高教育质量”的讲座外,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讨论,如“发扬雷锋精神,做积极上进的中学生”、“男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好好学习”等。并给老师提出一定要爱学生,网上给教师发出:“爱一定要让孩子能感觉得到”的号召。并要求师生联系实际写心得体会。
在学生讨论中,首先让学生明白“雷锋是人不是神”,雷锋的许多优良品德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们周围老师和学生都有表现,许多老师就是活的雷锋。同学们在写文章时大多联系任课老师和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有的学生写刘占昭、喻伟敏老师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同学辅导数学;有的同学说任新义老师、王威老师对同学态度像雷锋说的“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也有学生写同学王心怡经常在学习上给他以帮助。当然也有同学写到:“李安民老师七十多岁了,天天还来学校进行志愿服务,他就是在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学校团委根据学生写的体会文章办了两期壁报,大大促进了课后志愿服务的开展,老师报名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很多。
榆楚中学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不但没有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好处。八年级男生郭小峰(化名)学习比较差,有经常违纪,时刻都想缀学,我们对他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引导他们向雷锋同志学习‘钉子精神’,咬紧牙关,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千万不能辍学。郭小峰同学做到了。
2017年新招来七年级的赵泽浩、李兴驰、王亚娟等,学习很差很差,其它初中不收,才来到榆楚中学的。学校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专门安排对学生很热情的王威老师担任班主任,我们经常利用饭后时间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学习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
榆楚中学两年来开展课外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围绕学生发展这条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教育实践活动以学习雷锋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忆、有所触、有所悟,在活动中成长自己。活动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所谓的“问题学生”,耐心教育,爱的教育,持之以恒,成效显著。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把每个学生都作为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相信像王亚娟、赵泽皓、侯岩松这样的学生都能培养成才。由于老师态度好,王亚娟几乎每天都要在王威老师和我的微信上问这问那,无形中学会了很多字,和老师的交流的能力越来越流畅,还在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加减法了。八年级侯岩松经过多次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现在已经是九年级学生了。
为什么榆楚中学能如此对待每个学生呢?一些都源于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就能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负责,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全身心的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顾明远教授在《中国教育路在何方》一书中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是人类得以繁衍、发展的基础。多年来,“爱的教育”不但在榆楚中学生了芽,而且生了根。但在很多人眼里,因为只关注学习成绩,只关注升学率,认为榆楚中学不好,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如今榆楚中学已改名为“高陵四中榆楚分校”,实行一长多校后,校长郑新战调走了。我希望新来的领导能充分肯定榆楚中学这几年在素质教育上的成就,继续沿着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把榆楚中学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的人,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从教育研究中获得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