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未知的旅行
旅行,总伴着种种不确定的因素,航班延误,证件丢失,现金没有带够,租的车路上抛锚,信用卡不能正常使用......
但即使这些不确定因素再多十倍,也并不会妨碍我们迈向远方的脚步,因为我们知道,最终获得的精神满足,总会远远超过那一两件看似麻烦不已但其实微不足道的囧事。
也正是因为这些麻烦与囧事,甚至不易与困境,让旅行成为某种形式的修行。
我们会为抢着目的地的特价机票而欢呼不已,也会为做商业计划书般详尽的攻略而烦躁不堪。我们会在异国的街头巷尾寻找着猫途鹰推荐的美食,也会使用一种我们并不熟悉的语言小心触碰着另一个民族和文化。我们充满好奇地探索地球另一个角落的绝美风景,那个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存在的诗和远方。
很多人因为旅行结缘,很多人因为旅行分手。
跨过山河大海,越过沙漠草地,一辆车,几个人,一段长长的路,一路浅浅的印记,画面这样定格,回忆流淌在每个人心里。
旅行的意义,与我而言,便在于此。
我常说,酿酒就像一场未知的旅行,每次忐忑不安地开始,却不一定每次心满意足的结束,但无论好与坏,总是有着一堆的收获。
葡萄出土了,担心就开始了。
我们担心机械损伤枝条的芽,于是用拖拉机刮掉表层土就用人工一株株挖出扶好。
我们担心贺兰山的大风将藤条刮断,于是用人工一株株绑在架面的钢丝上。
我们担心葡萄园的养分不够,于是耕地时拌入大量的有机肥改良过于贫瘠的沙土。
我们担心结果带的通风不好,于是男女老少齐上阵,铲除雨后疯长的野草。
我们担心转色后葡萄的采光不好,于是手工摘除那些多余的叶幕。
......
好不容易等到金秋十月,该采收了,这时又要担心会不会有连日的降雨,让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于是神经兮兮地像别人刷朋友圈般刷着天气预报,见面的问候语都会改成,哎,你说这两天下雨不?
好不容易采摘来的葡萄上了采收平台,又要担心这大晚上甚至通宵的活儿是否有足够的人手来筛选那些我们想要的完美颗粒?
而这时,葡萄向着葡萄酒的旅行,才刚刚开始。
入罐后,制冷系统是否正常,颜色有没有正常析出,果汁有没有正常起酵,挥发酸的状况,升温曲线是否足够平缓,营养物质需不需要补充,氧气是否充足,单宁析出的情况,苦味儿是否出来了?
这一切,都是一支葡萄酒在发酵阶段短短2-3周内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而酿酒,就是让所有的不确定因素尽量变得可控,甚至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至于最终的结果,不成酒,谁也无法保证。
我们向着一个方向走,但路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于是,我们用自己最大的包容和耐心,精心照料着这一罐罐不停冒泡的葡萄汁,生怕一个闪失,辜负了所有人一年的辛苦。
等到发酵罐终于安静,甜甜的葡萄汁变成果味儿十足的葡萄酒,取样品鉴,色香味达标,分离,出罐,转入阴暗潮湿的地下酒窖,装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橡木桶,葡萄酒就此开始了它的下一段旅程。
一两年后,桶塞开启,它以最诱人的香气、最精致的面庞和最婀娜的身段装进玻璃瓶,等待命中注定的相遇。
直到有一天,开瓶,进杯,旋转,入口,完成一场未知的旅行。
前一篇:美妙的氧化
后一篇:技术崇拜还是道法自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