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2022-12-14 10:12:3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西郊中学课题组
初中《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物理课题,于2014年12月成功申报为市级课后,于2015年1月成功开题。开题后,在宜川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开始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一、课题实验背景:
1.选题的原因
物理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时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还要求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课内和课外实验探究.但大多数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和教具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引导学生制作小教具、小制作,并应用于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我校物理教学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初中学校,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有一定差距,虽然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制作教学,但由于教者不得法,教师教学行为、教学策略不足,忽视对学生进行制作技能的培养,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制作,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制作指导,忽视学生制作的目的性,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制作能力低。因此,我要尽量在这一薄弱环节进行研究,以便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在我们学校这样的氛围下,结合我校物理教学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进行研究探索,使我校物理教学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综上所述,物理制作教学的研究,特别是我们这个普通学校物理制作的教学研究还比较滞后,要使自己的物理制作得到提高,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制作教学的模式应用于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所以我选准“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这一课题,为提高学生物理制作的教和学的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新形势下课改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内容。
1、要求教师本身通过自制教具开展课堂实验教学。以弥补因实验仪器不足而造成一些实验无法进行的缺憾。
2、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选定的实验,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自制教具学具开展实验探究学习。教具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模仿性的工作,相反教具制作中含有较多的创造性。
3、教具制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1)启发性
制作的教具应该有丰富的物理学思想,有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反对把重要的物理原理无法展现(或不重视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了实验却一无所知,一无所获。我们提倡让学生能看懂它所需要演示的物理道理。
(2)经济性
我们要求自制的教具少花钱或不花钱,这样教具成本低,只要能达到演示效果就行。所以,我们提倡“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3)可靠性
我们要求自制的教具能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全可靠、工作稳定。我们做的教具并不是只做一次实验就不要了,也不是只求偶尔成功一次。教具应该重复性能好。
(4)可观性
教具是演示物理现象给全班同学观察的,不是一个人拿在手里的袖珍玩具。所以自制教具尺寸应该尽可能大一点。用八个字可以概括“尺寸够大,简单明了”。
4、教具制作过程中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主要应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教育方法方面,还应体现启发式教学。
(2)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科学原理、法则。即使是很粗浅的道理和知识,也不应该违背科学原则。
(3)简易性原则。主要是指自制教具结构简单,制作方法简单,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操作简单,保管方便。切忌为了追求声光电效果和数字显示效果,把教具复杂化
(4)直观性原则。主要是形体尽可能大一些,重点观察部位要能看得清楚,演示和实验的现象明显,层次分明。
(5)实用性原则。主要是有针对性,“做以致用”,不要追求形式,“为自制而自制”
(6)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要亲自动手。“自己砍柴有双重温暖”,学生积极参与制作,除了得到知识以外,还有综合性的教学效果。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过程
学校对我们这个课题非常重视,对成立我校学生的物理活动中心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的学生有什么好的想法,苦于没有办法制作时,可以在我们的活动室得到帮助,我们的物理老师会与他们一起来制作,来完成他们的想法,当然这对物理教师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我们在努力中,相信这个基地将会学生心中留下创新发明的火种。
这是课题组老师与学生一起仿制、研究开发的低成本自制仪器。这部分自制实验器材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直接解决了困难,因课程改革后实验室器材配备不全,造成缺少仪器而无法进行科学探究,本课题在理念上解决了这个困难;二是更新了理念,没有配备器材就无法做实验的观念被课题组教师彻底摒弃。
这是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些制作的小教具、小制作在课堂中有典型应用的案例总结而成的教学研究成果。它几乎涵盖了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我们教案共收集了课题组的5位教师的教案。在教案中,我们着重体现了小教具、小制作的易得性、直观性、低价性。参加研究的老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