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性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2019-06-12 13:28:1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性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
二年级二班全班学生人数57人,发放调查表55份,收回调查表55份,回收调查表全部有效。
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初。
四、调查目的
通过对本班学生识字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总结识字教学的经验与不足,探索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识字阅读能力。
五、 调查方法
1.问卷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选择题为主,辅以问答题。采取不记名答卷的方法,这样使本次调查获得比较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效度。
2、 访谈法
随机抽取10名左右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创设谈话情境,如实准确地记录访谈资料,不曲解受访人的回答。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调查,涉及识字的兴趣、习惯、方法、效果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下面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一)
识字愿望
识字有强烈愿望11人,比率26%;有愿望27人,比率62.8%, 无愿望5人,比率11.2%。
(二)识字方法
10人有多种方法,35人有方法,10人没有方法。学生识字方法比较单一,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在问卷中,孩子们在回答原因时这样说:识字有时挺好玩,还能让自己看懂书,读懂报,读许多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许多有趣的事,增长不少知识。也有孩子这样说:有时识字占用了许多时间,感到挺枯燥,所以不太愿意去学,可爸爸妈妈却逼着自己学,感到很反感。
(三) 识字习惯
15%的学生想办法认识并记住它。52%人想办法认识它。5%的学生跳过。可见,学生在遇到了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只是做到想办法认识它。15%的学生能想办法记住生字,说明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识字方法,有些只是机械识记,识字效果并不理想。
(四) 家长对孩子识字程度的关注
家长认为识字顺其自然的是35人,占总人数的54%;认为可以进行少量识字的是11人,占总人数的20%;认为认识的字越多越好的仅有9人,占总人数的18%。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孩子识字的关注重视不够。
以上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
1、识字兴趣不浓。
2、 缺乏能力培养对策。
3、 教学方法单一。
4、家校配合力度不够
七、建议与措施
这次调查为我课题的研究明确了方向,坚定了我研究的决心。 1.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合理的识字形式。一般生字教多、课文较长时,可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这样可以节省识字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并使讲读课文较为连贯流畅,不致因教生字过多而使课文支离破碎。操作时,可让学生从“要我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找出自己想学、会学的生字,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集中识字,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也可有意识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点加以归类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视指导,教会学生识字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更是如此,学生总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的指导方式起着定向作用。由此可见,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汉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识字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以顺利完成对汉字的分析综合过程,使这个过程更完善、更简化,有助于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3、运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
小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学过的生字不及时复习巩固,就很容易回生。儿童掌握字词,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对于所要把握的,听懂了,也不等于完全掌握了,还要看会不会正确地、灵活地应用。多练习、多应用,既可以扩大和加深对字词的认识,又可以
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学字词,都要尽量给予充分的练习和运用的机会。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须做好复习巩固工作,而且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
八、 结束语
总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注重在语境中理解字义,注重识字方法的交流与创新,注重写字规范的相互评价,使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自我评价和获取评价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和热情,培养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创造性识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