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性方法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2019-06-09 16:10:12)《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性方法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
课题名称: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性方法研究
课题批准号:GHKT2017085
课题负责人:潘冬梅
主要成员:赵刚芹、刘华玲、邱兴兰、唐厚英、王
平、向诗菊、聂
正文内容:
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一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探索了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的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交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3、
我们的识字教学课题研究已经一年多了,其结果是学生对识字充满了兴趣,识字量大大增加,2018年3月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识字量的检测,优秀的学生识字量已达到2000多个,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四册教材中所要求会认的字也基本能认读出来。
识字最终是为读写服务的,所以在识字时,我们注重识字与运用密切结合,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个个孤零零的汉字,而是把字放到词语中,放到文章中去阅读,注重汉字的运用,让孩子们在具体情境中识字,以逐步实现识字的自动化。
4、促进了孩子的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和操作程序,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指导性。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1、遵循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学说观点,让学生身心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自主识字,尽早进入阅读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识字教学。
3、从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通过创新课堂识字教学策略,创设多种识字形式和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4、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以扩大学生识字量,培养学生态度为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各种渠道识字,从而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5、提高教师识字教学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学校力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课堂教学实效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行动中进行,这其中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3)测评法:通过阶段性的检测,对儿童识字率以及认字潜能进行测评。
(4)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收集、汇总、分析同一领域研究新动向,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5) 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五、成果研究的重要论据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识字要求,明晰地体现出向独立识字发展的方向。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美国著名的确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是片面的,使学生身上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开放式识字教学以该理论为指导,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识字。
(三)汉字自身特点。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是“音、形、义”三位一体。认识和学习汉字,首先要识别它的字形,汉字的“形”是一个整体 ,并直接与义发生联系,它与义有着有机的、合理的关系,人们可以根据汉字之形联想到其意义。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进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探究出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性方法,达到预设目标。
1、从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词串、儿歌、对联、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识字兴趣,引导他们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从而缩短与学习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的过程中去。
2、研究识字教学方法,通过提高教学时间效率,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注意吸取各种识字教学的成功经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通过随文识字和归类识字(构字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部首识字、姓氏识字、同音字区分和形近字比较等),力求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达到识用结合
3、补充开放性识字教材,大力鼓励生活情境识字,加强课内与课外联系。每天利用晨会时间背诵古诗、名言、儿歌、成语接龙、《百家姓》等,以及让学生走进日常生活通过社会环境识字。
4、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发挥评价调控促进作用。定期检测,及时反馈,及时了解增识情况,加强个案跟踪,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调整教学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研究。
我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也不能盲目乐观。我知道,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向我的同行们学习,不断深入探索,不断优化识字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效率,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谢谢各位专家、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