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帮菜是我最早吃过的南方菜。99年第一个国庆黄金周,小满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杭州旅行,那时候旅行的人还不算很多,好多景点相对保持了原态。我们去了龙井村,见识了满陇桂雨下悠闲喝茶的杭州人,也走了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走过的御道。当时还是一个热心的大嫂,一定要让我们从景区的后门出去,穿过御道,再去龙井村;我们还是决定从前门出,走一条寻常路,结果准备出前门的时候,又撞上了那位大嫂,她执意要我们走御道,经不住她的热心肠,我们“被迫”走上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
雨后的御道格外有江南的味道,路边是低矮的茶树,一条小溪沿御道从龙井村蜿蜒而下。坡上的翠竹叶上还缀着雨水,在微风中婆娑着倩影。四下望去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周围寂静的有些吓人,直到很多年后我们回想起来,当时的我们胆子真大,竟然敢听一个陌生人的话去那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其实旅行时最美好的就是这出乎意料的经历,体会到任何人之间最真诚的相待,放下伪装,就那么毫无顾忌的和陌生人说话,真好。
当然啦,我们还吃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东坡肉,西湖莼菜汤,西湖醋鱼,脆炸响铃,糖醋排骨,尤其是脆炸响铃,那味道和口感我到现在都记得。旅程中因为有了美食,多了一份回忆,味觉被调动起来充当记忆工具,时隔几年再次尝到曾经的味道,心里涌起的竟然是激动,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间。
第一次吃张生记还是在北京,学GRE的空档和哥哥一起吃的,一晃都3年了。那天晚上我们点了东坡肉,清蒸鲈鱼,蚝油生菜,还有烧饼,吃完了又去星巴克喝东西,然后去散步消食。以后这样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还会有嚒?大家都各忙各的,各奔东西了。好吧,不说这些话题了。
恩,依然张生记。我和妈咪去吃的,位置挺偏的,在中信五牛城的楼上,本以为这么个位置不会有什么人来,结果一上去大厅里那叫一个喧哗,那叫一个座无虚席,俺娘当时就冒出一句深刻的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秋葵双瓜山药,很好吃,颜色搭配的很美。

广东菜心。

糯米蟹。这个很喜欢,可以自己回家炮制。据我分析的做法,膏蟹切大块,裹上面粉入锅炸制,糯米提前浸泡若干小时,拌入酱油,黄酒,炸好的膏蟹,姜丝,香菜包入荷叶上锅蒸熟,因为糯米是提前吃饱水的,所以比较易熟,整个烹饪时间不会很长,我觉得控制好的话半个小时肯定没问题。

炸臭豆腐和响铃,响铃搭配番茄酱,一如十几年前吃过的味道和口感,但是臭豆腐和辣椒酱都太太太咸了,我都怀疑我妈是怎么把他们消灭到肚子里的。对于我来说那个臭豆腐和辣椒酱吃起来就像直接吃盐巴一样。
东坡肉。比上次自己做的更甜一些,而且这块肉是真正的肥瘦相间,口感比自己做的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