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2017-08-12 12:00:25)
标签:

马尔代夫

杂谈

分类: 致敬自然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图文/降峰侠客
—————————————————————————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故事,不是因为喜欢才去了解,而是因为了解了才喜欢。了解和阅读了许多关于马尔代夫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后,心中的感觉是:马尔代夫的故事就如她所拥有的岛屿一样,无比的灿烂与美丽,却无法轻松、自然地联系地在一起。
  就面积和人口来说,毫无疑问,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暂且把俄罗斯列入欧亚国家),那么最小的国家呢?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标准都可能有不同 的结果,但是无论什么标准,马尔代夫依然是亚洲最小的国家之一。马尔代夫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近年来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接近本国人数数量的两倍,对比中国的面积和人口,几乎改变了我自己心中对国家的观念。

Maldives名字来源
  中国作为大国,在华夏文明的几千年历史中,依旧是战事不断。马尔代夫作为小国,同样如此。这印证了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
  地理位置不仅决定了环境,还决定了战事的多少,所谓的世外桃源,都是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地方。马尔代夫虽然人烟稀少,但是位置位于印度洋上重要的航线上,是商业和贸易的重要枢纽,谁控制了这样的位置,就控制了很多人的温饱与繁荣,因此,毫无疑问马尔代夫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理位置上,长期和其邻国印度与斯里兰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航海技术还未发达,远行就如今天的登天一样难的时候,马尔代夫的很多文化和经贸都和其邻国印度与斯里兰卡紧密相连。或许是岛上房屋受到海洋气候腐蚀或者被淹没等原因,少见有关马尔代夫的古老文明记载或传说在流传。直到16世纪,世界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逐渐展示自己的强大与野性,拓展自己的空间,利用航海技术把自己的文明、文化输出到所到的海岛甚至大陆,也造就了一个鼎盛的殖民时代。那个时代,印度洋上的许多岛屿被占领作为贸易基地,马尔代夫也无法置身其外。首先是葡萄牙,然后荷兰,然后法国等相继干预殖民马尔代夫,后来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并成为英联邦一员,直到2016年脱离英联邦。马尔代夫的英文名字(Maldives)还带着这些战争与殖民的痕迹。
  在中国旅行者心中,徐霞客(1587-1641)作为明代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其旅行游记和去过的许多景点仍然是许多人前进的方向与指南,也是很多旅游景点至今包装的文化热点,也是人们热爱自然,探索未知,执着追求的榜样。今天的马尔代夫,也和一位热爱旅行的人有息息相关,他是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Ibn Battuta比徐霞客早200年左右出生。一位来自非洲大陆的摩洛哥世界级旅行家,被牛津大学刊物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旅行家之一”,即便是后来在交通工具发达很多的情况下,依然难是以超越的记录。Ibn Battuta出生于1304年,一生用3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路程长达11万7千公里的旅途,经过了现在44个国家的国土,途径大部分穆斯林国家,并把自己的旅程记录在《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厚厚的游记硬生生地被尘封近500年才被世人热捧,可见其游记的生命力完整地继承了其旅行中坚韧不拔的品质。从目前已知记录看,在蒸汽机和火车发明之前,Ibn Battuta是旅行路程最长的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人。Ibn Battuta和马可波罗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前者信奉伊斯兰教,后者来自欧洲,信仰基督教,或许因为信仰的不同,他们各自旅行和关注的地方也有所不同。

Ibn Battuta和马尔代夫
  从今天的阿富汗,当时的德里苏丹国逃亡,Ibn Battuta沿东南方下前进,流落到马尔代夫群岛上。鉴于在德里苏丹国担任法官职位的经验,所以到马尔代夫也担任了法官职务,并被迫娶了国王的女儿,短暂的几个月之后,又被赶出马尔代夫,几经折腾,据说最后来到了中国福建一带。Ibn Battuta在游记中把马尔代夫称为Mahal Dibiyat (محل دبيأت),在阿拉伯语言中,Mahal意味着宫殿(palace),我觉得用中文的“天堂”更适合。虽然Ibn Battuta在此地呆的时间不久,但是这笔遗产却跨越千年遗留下来了,至今马尔代夫的国徽上仍然用这个称呼,我觉得这保留了伊斯兰文化。古代波斯和阿拉伯人把马尔代夫称为“Dibajat”,后来荷兰殖民时代,修改成 “Maldivische Eilanden”,荷兰语Eilanden也是岛屿的意思,然后作为英国保护国,英国首先把这个名字改成了“Maldive Islands”(Islands英语也是岛屿的意思),然后修改成今天使用的英文名"Maldives"。无论什么语言给这个国家取名字,都没有超越其地形(岛屿)和景色给人的感受(宫殿,天堂)的范畴。
  梳理好马尔代夫的粗略历史因缘,我发现自己无意中打开了一个自己未知的黑洞,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历史值得去挖掘和品尝,打开许多许多地方与景色的窗口。世界,值得期待!

入关印象
  虽然乘坐马尔代夫航空,空姐依旧没有在飞机上给大家分发入境单供乘客提前填好入境单,然后可以快速入境。我第一个走向入关的柜台前,早已忘记还需要填入境单这回事,看见几个“Passport Control”柜台都没有旅客在办理,海关移民官都在等待。我直接拿着护照就直奔最近的柜台,移民官微笑着问我是否有入境单(英语问答),我告诉他飞机上没有分发入境单,是否需要到旁边去拿单子填好再来(斜眼看了一下,填入境单的地方已经排满了人),移民官看了看护照,说“NO",然后直接拿起笔帮我填写了,问了我入住酒店地址,计划呆多久等信息,然后很快盖章,入关了。NICE!这是马尔代夫人在其土地上给我的第一印象,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国外入境时由移民官帮忙填入境单并且快速通过,而且全程没有任何主动询问小费的话语和行动。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云中马累————马尔代夫首都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云中马累————马尔代夫首都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Maldives】马尔代夫,一晃而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