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批判性思维和概念构图
(2016-12-28 23:17:2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笔记 |
思维导图与八大思维图示法相比,更加的生动有趣,容纳的信息量更大。思维导图由中心主题和分支构成,分支又可以分为主分支和子分支两种。中心主题用彩笔画出,并给每个分支线涂上合适的颜色。思维导图适合画在白纸上,中心主题画在中心。绘制分支时从右上45度开始,顺时针绘制。分支线由粗到细的平滑曲线。每个主分支用同一种颜色,不同主分支之间颜色互不相同。主分支与子分支之间的层次要清晰。主分支的数目不宜过多,尽量在7个以内。不同分支之间如果有联系,可以用带箭头的虚线连接,但是虚线不宜太多。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时间管理和活动策划,辅助教学,激发思维和整理思维。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批评找茬的意思。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提出疑问、搜集证据、分析推理、得到结果的过程。
前提、结论和论证是批判性思维的三个基本概念。
批判性思维有九大标准:清晰、准确、精确,相关、广度、深度,符合逻辑、重要和公正。
1、
2、
3、
4、
5、
6、
思考角度可以是:利与弊、不同人、不同时间、地点、领域、想反的角度
7、
8、
9、“公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石和前提。公正的意思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展开思考。公正要求①我们对待观点、问题和人物一视同仁,客观独立地理性思考;②要尽量避免以自我为中心、标准不一、偏见歧视③不要过分自信或自卑,要不要出于某种目的将事实进行扭曲和夸大。
提问在思考过程中非常重要,提问的问题有三类:对事实的提问,对偏好的提问和对判断的提问。第三类是更有价值的。对人或社会发展有意义的、需要深度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更有价值的。
论证过程中的三个概念:结论,即论点;前提,也被称为“论据”;“论证”指的是从论据到论点的推导过程。证据应是清晰明确的事实,证据与结论之间的推理过程应符合逻辑、没有偏颇、符合科学常识。
概念构图将知识之间的关系用图示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扩充和理解知识的意义,最终形成一幅大脑的知识网络图。概念构图可以呈现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概念构图有主题、节点和连线构成,就读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间的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