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轻喜剧<十五桩离婚案>
(2011-07-26 09:33:29)
标签:
刘树纲编剧耿震导演实验话剧院演出艾长绪李野萍 |
分类: 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史话 |
表演艺术史话24
演员艾长绪丶李野萍和《十五椿离婚案的剖析》
《十五椿离婚案的剖析》是一出由说戏人跳出跳入参与表演的将十五起婚姻纠纷串成一体的多场次话剧。
剧本的这种格局,决定了导演和演员在进行二度艺术创造时必须在出入、变换、断连、虚实……等等方面大做文章。
兼顾到人物、情节、时空、理念的多层与多变,必需有一种主要的东西成为串起许多明珠的贯串物,找到这种灵巧的贯串物关键在于处理好说戏人(或“叙述者”)和全剧通用的演出空间景物。
在“十五椿离婚案”中由说戏人当场换装、改变人称、现身说法的“即兴表演”的案例占了全部十五椿的半数,这对演员功力是极大的考验,要求演员能快进、快出,进得去、出得来,进去是他(她)、出来是我……进进出出全赖一个“变”字,身份要变、关系要变、心理状态和情绪色彩要变、语言要变、形体感觉要变、具体到高、矮、胖、瘦、文、野、精、粗……等等心理的和形体的特征都要变,而且要变出反差、变出特点。变得精彩,观众看得津津乐道;变得平庸,观众会兴味索然。演员的表演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令人欣悦的是,我们的中年演员艾长绪和青年演员李野萍紧密搭配,以流畅、生动的表演经受了这场特殊考验,完成了在全剧中的可谓“功夫戏”的表演创造。虽然他们的表演并非无懈可击,但是“看花容易绣花难”,不若您去试试看!因此他们的成绩是显著的。
关于全剧演出空间的处理,尽管有易令人生零碎之感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和谐、统一、完整并富有节奏感的,特别是在不断迁换的装饰画幅衬托下的那组积木式多变的主体平台,使用得相当巧妙。若干个可拼可拆的小方块组成的平台,随意加减去留,成高坡、成平地、变桌椅、变墙壁……运用自如,随剧情需要而变,再借助演员以假当真唤起舞台真实感给予合理……人与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在演出形式和表演风格上确实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有意义的艺术实践。
面对这一演出,我们油然想象出导演耿震和美术设计薛殿杰当时在统一演出构思的情景,他们围着舞台模型,定然入迷地象摆弄魔方那样为加强舞台表现力而潜心地反复调动了组成平台的那些方块。耿震导演,年过花甲,但面对艺术,总见童心的燃烧、奇趣的荡漾;薛殿杰舞台设计经验丰富,但每戏求新,总在进取。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合作是成功的。
当然,他们所处理的这台戏,从剧本到演出,不无值得推敲处,但单单从艺术探索的角度就相当值得赞赏与倡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