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太原,看北昆剧院演出<生死牌>

(2011-02-07 23:37:13)
标签:

北方昆曲剧院

戏曲艺术

十五贯

红霞

传统

分类: 老文新阅

    52年前写此文时,我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在校生,寒假

由京返并, 恰遇北昆到太原演出<生死牌>,我到长风

剧场后台看望侯永奎老师(他给我们全班男生教授了全本<林冲夜奔>),顺

便看了演出,尔后写了这篇短文在山西日报发表,意在向较少知晓此剧种的

当地一般观众介绍国宝昆曲.半世纪后,昆曲已成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令人欢欣振奋.从旧紙堆中寻得此文,亦觉快乐.故以博文发之.

 

 

昆曲和北昆剧院

    按:北方昆曲剧院将于春节前夕来太原巡回公演, 27日起在长风剧场演出《红霞》、《生死牌》等剧,本报特刊此文,以响读者。

                                                        ——编者

 

对于山西观众来说,“昆曲”似乎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剧种。其实,它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所接触的戏曲艺术中,都有昆曲的潜影。比如山西地区的几个主要剧种,几乎都是和昆曲有着血缘关系的。

“昆曲”在我国戏曲艺术领域中,是最古老的曲种之一。溯其源流,自南明魏良辅、梁伯龙创始昆山腔以来,这一种戏曲艺术很快流传开来,先在昆山一带(苏州一带),以后遍及江浙,再后则传遍全国。几百年来,在戏曲发展史中,昆曲以其优美的词曲,婉转的歌调和丰富的舞蹈,滋润了多种戏曲。影响之广,不亚于弋阳高腔。现代的许多地方戏曲中,都有昆腔的血液;晋剧也是这样。但到最后,昆曲这个影响最广的独立剧种,几乎不能独立存在。

新中国的成立,党的百花齐放文艺政策,使古老的昆曲艺术重现青春,放出芳香。南方的昆曲,前几年以<十五贯>的巨大成就震动了剧坛;以后又在党和政府的不断关怀下,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北方昆曲则是昆曲在北方的一个流脉,1957年政府集中了北方的昆曲演员,组成了北方昆曲剧院。于是,在北方具有了一个完整的、专门的昆曲艺术团体,使广大观众能够通过他们的演出,欣赏昆曲艺术。

北方昆曲剧院,集中了许多优秀的昆曲演员,如白云生、韩世昌、侯永奎、侯玉山、马祥麟等先生,他们都有广博的舞台经验和高深的艺术造诣。北昆剧院还有许多由表演新歌剧、舞蹈转到昆曲的青年演员,如李淑君、丛兆桓等同志,他们认真刻苦地学习和研究传统艺术;对民族艺术遗产的热爱和他们高度的创作热情,使他们很快便能成功地在昆曲中扮演了许多角色。

北昆剧院建院以来,在整理传统剧目和培养新生力量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而且在贯彻“戏曲艺术两条腿走路”方针上,也有巨大成就;现代剧《红霞》就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它在首都广大观众中博得了很高的赞誉。

北昆这次来山西演出,不仅给广大观众带来一次优美的艺术享受;同时我省戏剧界也将通过他们的演出学习到他们整理和发展传统艺术,以及贯彻“两条腿走路”等方面成就的宝贵经验。

 

                                                     山西日报第三版

一九五九年二月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