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里坤,喝了腊八粥,开始过大年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八)初八原为佛教节日,后演变为民间传统节日。相传腊月初八是佛祖迦牟尼修行成道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日。佛寺于此日设坛诵经,纪念佛祖,并取香谷果实造粥供佛,名“腊八粥”。
腊八这天,佛教寺院及佛教信徒为何吃粥?这来源于民间传说。据传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有一次曾由印度去尼泊尔。当行至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断了口粮。他艰难地移步前行,终因饥渴无力,昏倒在地。

此时,一农妇路过见状,便将其背回家,煮杂粮粥喂其吃,终于救活了奄奄一息的佛祖。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经农妇无微不至地照料,佛祖身体复原重上征途。不久便修行成道,创造佛教。佛祖大难不死且创立佛教归功于农妇及其所煮的杂粮粥,所以每到腊八这天,佛寺便煮粥供佛并大肆施舍,以表纪念。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以后广为流传。原为佛教的腊八及其习俗也随之流传于民间。据说腊八粥是佛祖的救命粥,带有佛气,普通人吃了可以免灾避祸,健康长寿。巴里坤的腊八粥不同于其他地方,因本地不产其他豆类,只产豌豆和扁豆,便用扁豆煮粥。

扁豆粥的做法是先把扁豆淘净,用碗和小盆浪去沙石,放在清水锅里熬煮,为促其快熟,加入少许食用碱。待煮至烂熟食打入面芡,浇上清油炸的葱花,一锅清香美味的饭食即可出锅。近年来扁豆不多,人们用各种豆子及香米、黑米等煮成八宝粥,其意义是相同的。吃腊八粥也有讲究。在人吃之前,须先给鸡鸭等家禽喂食,旧有“腊八豆儿饭,鸡鸭吃了肯下蛋”的俗语,并在院落能放置的地方如窗台、房顶、畜棚、井边等处放置一些粥,给飞禽食用,这种举动也含有施舍的意思。腊八粥要在当天天不亮就开始做,日出前食用,这可能与佛祖遭难的时间有关。

熬粥
天还没亮,各家各户就开始煮粥了。70岁的徐月梅老人,打开燃气灶,将前一天晚上淘干净的扁豆,放入清水锅里。水开了,扁豆翻滚着,她放了一点碱面,催它快点熟。
徐月梅在巴里坤生活了50多年,是老巴里坤人。她对记者说,巴里坤人,年年过腊八节,讲究得很。首先要早早几天,挑选最好的豆子,前一天,淘洗干净,泡上,以便第二天煮时,熟烂得快。煮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扁豆软了,再加豌豆、香米和黑米。加早了,米烂,豆子没烂。晚了,豆子熟了,米没熟。另外,清油也必须是巴里坤地地道道的老油坊制作的,等到豆子煮熟了才能炝锅。哪个环节没按老传统做,味道都不会纯正、劲足。

腊八蒜
硬硬的扁豆,慢慢变软了。徐月梅向锅里一点点加入了豌豆、香米和黑米,继续煮。30多分钟后,锅里的豆子,滚得烂熟,她打了半碗面芡,浇上清油,炝点葱花,撒入锅。瞬间,一股浓浓的清香,溢满了整个房间。
不等招呼,儿子、儿媳和孙子争着伸胳膊,递上碗。
“吃腊八粥有个讲究,要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开始煮,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前喝,这可能是对佛祖当时遭难时间的一个纪念。”她说。
喝完粥,天亮了。徐月梅只匆匆喝了一小碗,来不及细细品味,便穿上艳丽的服装,腰里扎上红绸带,出了门。

放粥
10点半,仙姑庙、地藏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放粥活动开始了。
气温已达零下30摄氏度,冻得我们直缩脖子,紧裹衣服还怕冷。但寺庙里,热腾腾的腊八粥和人气,让我们很快忘记了冷。
徐月梅和她的舞伴们,踏着鼓点,扭起了欢快的秧歌。喧天的锣鼓,舞动的脚步,震醒了平日沉寂的巴里坤,吸引全县各乡镇农牧民群众,都跑到这里喝粥。
两口大锅,架在院子中间。锅里热腾腾的腊八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口味不同,一甜,一咸。

巴里坤县文物局干部赵志,穿着僧服,装扮成僧人的样子,和另外一位同事,给大家放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古时候佛家僧人们放粥时的情景。
赵志向记者介绍说,过去巴里坤人喝腊八粥,都是各家各户在自家喝。或者自家煮好粥,给周围邻居端一碗,相互品尝,极少聚到寺庙里来喝。6年前,巴里坤人重新恢复了这种传统民间文化,在寺庙里举办放粥活动。
赵志一边给记者介绍,一边给大家盛粥。不一会,院子里所有人,每人都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喝粥
院子里,站满了喝粥的人。记者喝一口,一股热流顺口而下,全身开始热烘烘的,再细细品尝,满嘴的酥软和香气,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不想停下。再看其他的人,端着碗,“呼噜”“呼噜”,低头使劲喝着,顾不上说话。香甜的腊八粥,让每个人都忍不住咂咂嘴,不停地夸赞;“不错”、“真好喝”。
尝了咸味,再尝甜的。喝了一碗,再来一碗。不一会,记者和很多人一样,一口气喝了3碗。抹抹嘴,还想喝,肚子却盛不下了。

香甜的腊八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据《新疆巴里坤传统美食》一书介绍,腊八粥是佛祖的救命腊八粥,老百姓吃了,免灾避祸。
一位巴里坤老人给记者讲了一种老说法,就是喝了腊八粥,脑子糊里糊涂,过年了,乱吃乱喝乱花钱。不过,这个老说法已经过时了。现在,巴里坤人给它赋予了新内涵。一是喝了腊八粥,全身暖烘烘,可以抵御冬天的严寒。二是要用自己的勤奋,更好地去生活。
两大锅腊八粥,很快见了底。欢快起舞的徐月梅老人和她的同伴们,停下来,每人盛了一碗腊八粥,和院子里的人,一起又喝起来。晨光照在他们脸上,飘游的热气,映得他们的脸红彤彤的。
喝了腊八粥,巴里坤人开始过年了。
又到腊八节又喝腊八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