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黑的眼睛

(2013-11-27 08:49:28)
标签:

来了

每一次

光明

生命

弯月

分类: 新疆的文化艺术

黑黑的眼睛


 黑黑的眼睛

王蒙


伊犁民歌《黑黑的眼睛》歌词

 

黑黑的眼睛啊

我情愿为你奉献生命

为你奉献生命而无悔,

美人

渴望永远与你相依的眷恋

令我忧郁至极,备受熬煎

黑黑的眼睛啊

你的眉毛像一轮弯月

弯弯的眉毛

令人销魂的眼睛

它会流泪吗

它的每一次流泪

都令我忧郁至极,倍受熬。

 

黑黑的眼睛

 

      在遥远的伊犁,几乎每一个本地人都会唱《黑黑的眼睛》这首歌,几乎每一次喝酒的时候都要唱这一首歌。喝酒和唱歌这二者,从声带医学的观点来看是互相排斥的,从情绪抒发的角度来看却是一致的。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一九六五年冬天,在大湟渠渠首——叫做龙口工程"会战"的"战场"。我与农民们一起住在地窝子里。那里临时开设了几个食堂。寒冬腊月,食堂的厚重无比的棉帘子外面挂满了冰雪,也许不是雪而是霜,食堂里的水汽从帘子边缘逸出来,便凝结成霜。掀开这沉重得惊人的门帘,简陋的食堂里热气弥漫、灯光昏暗、烟气弥漫、肉香弥漫。更重要的是歌声弥漫,歌声激荡得令人吃惊,歌声令人心热如焚,冬天的迹象被歌声扫荡光了。

       关内的时候,我们也听过一些新疆歌曲。但是伊犁民歌自有不同之处,它似乎更散漫,更缠绕,更辽阔,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抒不完的感情连结如环,让你一听就陷落在那里,痴醉在那里。

      从此我爱上了伊犁民歌。在伊宁市家中,常常能有机会深夜听到《黑黑的眼睛》的歌声。是醉汉吗?是夜归的旅人?是星夜赶路的马车夫?他们都唱得那么深情。在寂寥而寒冷的深夜,他们用歌声传达着对那个永远的长着"黑黑的眼睛"的美丽姑娘的爱情,传达着他们的浪漫的梦。生活是沉重的,有时候是荒芜的,然而他们的歌是热烈的,是愈加动情的。

 

黑黑的眼睛

 

       来我有几次与农民弟兄们一起喝酒唱歌的经验。我们当中有一位歌手,他是大队民兵连长,叫哈里·艾迈德。他一唱,我们就跟,随着每一句的尾音,吐出了无限块垒。我傻傻地跟着唱,跟着唱,却总觉得跟不上那火热的深沉与辽阔的寂寞。

     也有时候我不跟着唱,只是听着,看着哈里和别的人们的那种披心沥胆地唱歌的样子,就觉得更加感动。
     一九七三年我离开了伊犁,一九七九年我离开了新疆。1981年中秋节前后我重返伊利,诗人铁依浦江与我同行。我们一同出席伊宁市红星公社,就是西公园附近的一次露天聚会。饮酒之际请来了盲艺人司马义尔,他弹着堵他儿唱起了歌,当然首先唱的仍然是《黑黑的眼睛》。他的身影非常温柔,他的歌声不是那么强烈,却富有一种渗透的,穿透的力量。那是一份万分依恋的歌,那是一种永远思念,却又永远得不到答案的爱情。那是一种遥远的阻隔万千的呼唤,既凄然又温暖。
      能够这样刻骨铭心的爱,刻骨铭心的思念的人,有福了。能唱这样的歌也就不白活一生了。看不见光明的歌手啊,也许你的歌声里充满了对光亮的向往和想象。在伊犁辽阔的草原踽踽独行的骑手啊,也许你唱这首歌的时候期待着人群的温暖。歌声是开放的,如大烤包子,维吾尔语称“沙木萨”。烤包子是在馕坑里烤的。用未经发酵的面做皮子,皮子要擀得很薄,做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油丁、洋葱、孜然粉、胡椒...建议配点黄瓜呀,苦菊呀…之类的一起吃,太香腻了风如雄鹰 如马嘶 如季节河里奔腾而下的洪水。歌声又是压抑的,千曲百汇 千难万险,似乎有无数痛苦的经验,为歌声的泛滥,立下了屏障立下了闸门 立下了堤坝。
     一声黑眼睛双泪落君前。他一唱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伟大的维...'

 

黑黑的眼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