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热情的草原上

(2013-09-27 01:00:35)
标签:

精神风貌

性格

游牧民族

男子汉

饥寒

分类: 伊犁塔城阿勒泰

在热情的草原上

 

 

在热情的草原上


我爱草原的哈萨克族,

真诚热情,豪爽强悍;

 

我爱草原的哈萨克族姑娘,

美丽大方,情意绵绵;

 

我爱草原的游牧民族,

勤劳朴素,热情慈祥;

 

在热情的草原上

 

这位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还曾上过“星光大道”呢!

 

我爱草原的白毡房,

寒夜中,给我多少温暖,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烈酒,

让我早日成了男子汉;

 

在热情的草原上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手把肉,

曾为我排解多少饥寒;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奶茶,

飘着奶香,水烫茶酽;

 

在热情的草原上

 

       男性生殖崇拜,从父系氏族社会开始,逐渐取代了女性生殖崇拜。石人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这些石人来自何方?是谁人所为?是哪个民族或部落的文化遗产呢?他们是向后人传递信息,俺就象孙悟空到此一游一样,留下这记忆和纪念。欢迎您有机会也来探讨考察吧。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诗歌,

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冬不拉,

声韵廻荡在遥远的天边;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胸怀,

博大宽广,吸纳百川;

 

在热情的草原上

 

      在哈萨克人的传说里,金雕是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的神鸟,他们相信,不论捕食或飞行,金雕永远是蓝天中终极的猎手。这些石头是不是大地上的金雕呀?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性格,

爱憎分明,光明磊落;

 

我爱草原哈萨克族的一切,

  她的一草一木,昨天今天。


我爱这片哈萨克族的草原,

她和我紧密相连,

 

我爱这片哈萨克族的草原,

直到永远永远……


 

在热情的草原上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直从事畜牧业,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为了搬迁方便,每年春、夏、秋三季,都居住在一顶简易而灵活的毡房里,只有冬天才住房子。毡房,在哈语称为“宇”,用白色毡子做成,故被称为“白色的宫殿”。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及门组成。顶上有直径1米左右的圈孔,用顶毡遮盖,平时半开,遇风沙雨雪则遮合,门为雕花双扇木板门,高1.5米,宽0.8米,外挂芨芨草编织并有一层花毡的门帘。房内中间是火塘,右上方是床铺,正上方是垫桌,上放箱子被褥等。围墙上挂着锈花毛毡,地上铺满地毯。白毡房坚固耐用,防寒防雨防震,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居住舒适。

 在热情的草原上
  哈族人热情好客。待客无生熟,礼遇无族别。每到有客来访,在客人面前的台布上摆着包尔萨克、油饼、奶疙瘩、酥油等,倒上飘香的奶茶,端上马奶酒和清凉的酸奶,宰杀一只羔羊或小马驹,献上动听的劝酒歌,以表对来客的欢迎与祝福。哈族人的饮食最有特色的是奶食,种类繁多,有奶皮子、酥油、酸奶子、马奶酒、奶茶等。

 在热情的草原上
      节庆日是每个民族重要的民俗内容。哈萨民族的节日有肉孜节(9月),古尔邦节(宰牲节),那吾鲁孜节(3月21日)。庆礼有降生庆礼、骑马礼、割礼、猎礼等。婚礼有定婚仪式、娶亲仪式、典礼仪式。
    哈萨克族人的一生,始终是在诗歌的海洋里度过的。比如婚礼、节日等,无一不是歌的世界,所以“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这句谚语,正是哈萨克民族习俗的写照。

 在热情的草原上
  哈萨克族还有许多体育活动如:姑娘追、叼羊、赛马、马上抢布及马上射元宝等,这都体现了“马背民族”热情、奔放、豪爽、大度的精神风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