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瓦人的“点灯节”

(2013-07-25 07:49:21)
标签:

自然

民间

纪念日

远远

空间

分类: 伊犁塔城阿勒泰

图瓦人的“点灯节”

 

 

图瓦人的“点灯节”

 

    当第一颗星星升起的时候,图瓦人的酥油灯晃悠悠的火苗迎风燃起,此时,漆黑的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拉起了一个生命之网,在这深山之中,神湖之畔,生命可以用酥油灯来延续,祝福从图瓦人心中传递到灯光中,再递接到满天星光中,让点灯节那天,生命如星星般闪亮、永恒。

    一直以为图瓦人的村庄就是个酒乡,没想到,一个安静的点灯节,让我彻底颠覆了自己的想法,对图瓦人从此凭生了尊敬与向往。

    2008年似乎与蒙古族图瓦人有了不解之缘,因为好奇所以深入,又因为不住的深入,更加的热爱,于是,当得知农历10月25日是图瓦人的点灯节,迫不及待的进山追赶节日,与图瓦人的春节、敖包节、麦德尔节不同的是,点灯节是图瓦人唯一一个与酒无关,没有庆祝活动的节日。

 

图瓦人的“点灯节”
     11月22日,正是农历10月25日,中午,我们开始进山,此时,喀纳斯已经是两场雪后,路上的积雪几乎高达40厘米,一路上,车跑的不如夏天那么快,而温度也不低,太阳暖暖的照耀着,正好不失时机的观赏初冬喀纳斯的美景,四小时后,我们进入禾木村,此时的禾木早已没有了夏、秋两季的喧闹,群山、村落、湖水、森林都已经被白雪覆盖,纯洁而又宁静,村庄中依然很少见到村民,偶尔有狗在来回串门,还有飞驰而去的马爬犁。

    第一次经历一个安静的节日,没有大规模热闹的庆祝活动,只有每个人心中的祝福,尤其是知道是节日,却又如此宁静的感觉,真让人越来越憧憬傍晚点灯的情景,那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图瓦人的“点灯节”

   

     于是,我们早早来到禾木村委会委员铁梅家中等待,铁梅站在院中,一直在抬头看着夜空,终于,当第一颗星星在天空中时隐时现的时候,铁梅回身进家双手捧出了自制的简易酥油灯,摆放在自家院中东南角的一个台子上,虔诚的点燃,然后回到木屋中点燃了自家供台上的一盏灯,带领全家人敬拜,此时,夜空中星星陆续显出身影,安静的村庄中,家家户户门前刹那间都亮起一盏小小的酥油灯,夜色中,与星光辉映,迎风闪烁着,却顽强的燃烧着。

    初冬的夜色中这顽强燃烧着的灯火代表着喀纳斯三千多图瓦人坚强的生命,当灯火燃起的那一瞬间,铁梅眼中闪过自己的丈夫蒙克,祈愿与丈夫一起共同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幸福,灯火柔柔的亮光中,仿佛自己八岁的女儿蒙根齐齐格和五岁的女儿德德玛的笑容,期望女儿的笑容能在点灯节的祝福中长久,祈愿两个孩子远离病痛磨难,快乐健康的成长,铁梅就那样在灯火前站立了许久,为自己的亲人、朋友一一许愿,虔诚的一遍又一遍的许完愿望,才转身回到房间。

 

图瓦人的“点灯节”
    图瓦人的点灯节,点的都是自制的酥油灯,其实就是一个茶碗,盛满酥油的茶碗,中间插着灯捻子,那灯捻子是用爬山松的树枝或松针外面缠上棉花插入油碗里,多少岁数的人点的酥油灯,灯捻子就包多少个松针,每年都会多一个松针,点燃的灯会一夜不熄灭,一直到第二天天蒙蒙亮时,酥油灯才算完成它的使命,逐渐自然熄灭。

    和铁梅一道站在她家院中的酥油灯前,静静的感受灯光晕染的生命,此时,宁静的夜中,四处飘荡着与灯火一样暖暖的祝福,生命在这一刻扩散,希望也浓浓的升起在铁梅的木屋里,一家人的心中。

  图瓦人的“点灯节”     

   进行完点灯节的仪式后,一家人落座等待村民们前来互相祝福,铁梅摆满了一桌丰盛的点心、糖果和奶制品,并端上了热气腾腾的奶茶。铁梅介绍,点灯节也叫邹鲁节,我们喀纳斯湖畔图瓦人也叫“入冬节”,为什么叫“入冬节”?铁梅说,这是由一个宗教纪念日演变而来的,图瓦人相信每个人的生命就像灯一样,每年必须点燃一次,这样生命才更旺盛,同时也祝福每个人又长了一岁,期望年年点亮的酥油灯,能保佑每个人长寿。

    今天的点灯节,家家户户已经只点一盏灯,而在传统的节日里,一般都是家里有几口人点几盏灯,另外多点一盏灯,是为家中的狗点的,而家中其他牲畜却没有这种殊荣,可见,这图瓦人的狗在图瓦人生活中的地位。

    因为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宗教节日演变的,于是,我们来到禾木村中唯一的喇嘛庙,喇嘛蒙克巴依尔和徒弟天未黑便来到这里,在喇嘛庙门口点燃酥油灯,在庙里的供台上依次点燃酥油灯,然后虔诚的摆上经书,开始默默诵经,当第一颗星星升起,第一盏酥油灯点燃时,村里的老人、中青年和少年,分批依次来到这里磕头祈祷,接受喇嘛的祝福,之后才三两成群的四处串门,互相祈祷生命长久,年长的直接回到家中,煮肉烧奶茶,等待村民的拜访和问候。

 

图瓦人的“点灯节”

   

    禾木喇嘛庙的主持蒙克巴依尔是喇嘛世家的后代,到他已经是家里的第三代喇嘛,而禾木的喇嘛庙虽说是2005年才建起来的,但附近村庄每逢敖包节依然请蒙克巴依尔前往主持,蒙克巴依尔向我们介绍了“点灯节”的由来,点灯节最先是一个宗教节日,传说农历10月25日星星出来的时候正好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圆寂时辰,宗喀巴的两个弟子班禅与达赖共同发起佛灯节,为纪念师父,在满长的演变中,也有传说说宗喀巴逝世这一天正好108岁,于是,点灯节也是为宗喀巴祝寿,蒙古人于是借宗喀巴的大寿,互相走动,共同祝福彼此又添一岁。

    蒙克巴依尔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点灯节,每年阴历10月25日,是天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每到这一天,整个夏秋季在外放牧的牧民都会回到村庄过冬。为了吉祥,返村的牧民在这一天从山上采集一些爬山松堆成一堆,在傍晚时分,将爬地柏点着呈冒烟状,然后牧民们围坐其周,作揖、祈祷,希望能平安地度过漫长的冬季。仪式结束后,人们各自回家,点上油灯取光,然后吃点灯节特有的食品“达拉罕”,其实就是现在的炒面,但村民并不互访祝福,也不煮肉和饮酒。如今这个宗教节日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民间节日,不仅要到庙里跪拜、祈祷,回家点灯延续生命,而且还要煮肉相互祝福。

 

图瓦人的“点灯节”

   

     走出喇嘛庙,身处神秘的酥油灯光的村庄,恍然间却不知身在何处了,远远望见山上森林间也隐隐约约的闪烁着灯光,这一天在外没有回到村庄的牧民都会在临时居住的地点点燃酥油灯,相信整个喀纳斯甚至阿勒泰山系南麓都在这酥油灯的笼罩下,星星点点,仿佛图瓦人旺盛的生命力包围着喀纳斯。

    期望时间走的慢些,独自走在漆黑的禾木村庄,享受着灯光带来的宁静心境,图瓦人家门前闪烁的昏暗却执着的灯光,这盏盏代表着生命与祝福的酥油灯与与天上的星空相连成片,仿佛拉起了一个生命辉煌的空间,在这个深山之中,湖水之畔的村庄中,燃起了图瓦人对明天单纯的希望,对生命永远的热爱。  采访后记:

    两年多的采访,经历了许多少数民族节日,第一次参加这么安静的节日,有些意外,有些沉淀,原来生命可以这样演绎,点灯可以点起生命的辉煌,一个民族的骄傲。那么,还用说什么吗,静心体验点灯的神秘,迎接生命的洗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