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吾 吃百家饭 过清泉节

(2013-06-07 05:37:06)
标签:

旅游

摄影报道

这一天

人品

坎儿井

分类: 昌吉哈密吐鲁番
伊吾 <wbr>吃百家饭 <wbr>过清泉节




     六月九日,新疆哈密伊吾县下马崖乡的农民在泉眼旁欢度一年一度的清泉节。人们相约在一起清理泉眼,吃百家饭,演唱木卡姆等,用这种形式来教育人们增强节水、爱水的意识。清泉节上,下马崖乡当地居民都会自发的带上家里最好的食物,支起大锅,把家家户户带来的肉、胡萝卜、洋葱、米、面等材料放到一起,熬制“苏乃孜阿西”(百家饭),既有肉的清香,又有胡萝卜的爽口,吃起来颊口留香,回味无穷


伊吾 <wbr>吃百家饭 <wbr>过清泉节


    一年一度的清泉节,这一天,人们相约在一起清理泉眼,吃百家饭(又称团结饭),演唱木卡姆等,用这种形式来增强人们节水、爱水、增水的意识。伊吾县下马崖乡的清泉节已有百余年历史,是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人独有的节日。2007年被列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天山网讯(记者曹馨月摄影报道)6月9日,新疆哈密伊吾县下马崖乡的农民在泉眼旁欢度一年一度的清泉节。这一天,人们相约在一起清理泉眼,吃百家饭,演唱木卡姆等,用这种形式来教育人们增强节水、爱水、增水的意识。哈密伊吾县下马崖乡的清泉节已有百余年历史,2007年被列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伊吾 <wbr>吃百家饭 <wbr>过清泉节

“清泉节”上的百家饭

     举行完祈祷仪式后,嘉宾、游客和当地的各族群众一起开始清理泉眼淤泥。在清理活动开始不久时,马崖乡的天空中忽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降雨丝毫没有影响大家过节的好心情。阵雨过后,众人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甫。

  当看到像记者一样的外乡人越聚越多,托万买里村83岁的阿里木老人乐呵呵的说道:“清泉节习俗到底持续了多少年,我也说不清楚。我从小就参加清泉活动。现在比以前活动规模更大了一些,参加的人也更多了。”说完,老人也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甫。

伊吾 <wbr>吃百家饭 <wbr>过清泉节

      身穿节日盛装的维吾尔族姑娘给来宾献上[馋嘴]甘甜的泉水,伊吾县下马崖乡的一位维吾尔族姑娘请客人品尝泉水。清泉节中的“清泉姑娘”

  当日,演奏伊吾十二木卡姆的大部分是中年妇女,还有一些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除了表演木卡姆外,还伴着木卡姆的音乐节奏演唱红歌,极大地丰富了伊吾木卡姆的唱腔和内容。

  清泉节,寓意亲水、爱水、节水之意。每年的这一天,下马崖乡当地群众,都会自发来到泉眼处,清理泉水流经沟渠中的泥土、砂石。在清理泉眼的时候,长辈们也会告诫孩子要对坎儿井心怀感恩,以增强大家节水、爱水、增水的意识。随后,下马崖所有参加“清泉”活动的居民都会聚在一起,把带来的食品放在一起,不分你我、不分贫富,相互品尝着“百家饭”(也叫做“团结饭”),饮坎儿井水。接下来,大家还会一起唱歌跳舞,演奏十二木卡姆,当地质朴的居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祷今年风调雨顺。

  伊吾县县委书记王跃斌说,如今,“清泉节”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民俗节日了,它已经是下马崖人聚会、交流、欢乐的载体,是生产民俗的节日,更是精神的盛宴、文化的传承。我县将继续深入挖掘、整合、创新“伊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凸显当地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三大亮点,向人们展示“水城伊吾”团结、和谐、文明、生态的魅力形象。


伊吾 <wbr>吃百家饭 <wbr>过清泉节
[鼓掌]大家围坐在一起欣赏十二木卡姆表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