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 我就是你的娃娃鱼

标签:
也是现象瓶子灾难可持续 |
分类: 伊犁塔城阿勒泰 |
温泉 我就是你的娃娃鱼
睡在你怀里
梦里丢了你
喊着你的名字 难过的 想哭泣
拥你在怀里 却喊那么急
原来在你的梦里 我仍是 你的唯一
如果梦是个海洋
醒来后它就是陆地
多想能够双栖 拥抱着呼吸
我就是你的娃娃鱼
千山万水跟定着你
新疆(温泉)北鲵--世界最古老的珍惜动物之一
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著疗效。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由于它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 目前面临的现实是大鲵这一珍贵野生资源,主要因为人的因素,尤其是生存环境丧失、栖息地破坏以及过度利用对大鲵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种群急剧下降,分布区成倍缩小,处于濒危状态。

1989年9月1日,新疆师范大学生物学的教师王秀玲得知一名温泉县的学生从家里带来一只有尾象四脚蛇一样的小动物时,二话没说,直奔学生宿舍去看标本,途中她问:"小动物身上有无鳞片?""没有","皮肤和尾是什么样?""跟青蛙一样,尾侧扁,""在哪采的?""一个牧民在高山泉水渠沟里捉到的。"听完这些王老师心里暗暗高兴,这可能是一种没见过的小动物。观察了死去的小动物后,王老师激动地不知说什么,举起泡着小动物的瓶子说:"这就是新疆北鲵"说到这,大家一定都会问,王老师没有见过新疆北鲵的标本,怎么就完全确信它就是新疆北鲵呢?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的动物学工作者都关注着它的存亡,新疆的动物学工作者尤为关注,对它的形态特征基本上掌握了,从几十年动物学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知识,也就不难下结论了,为了进一步确认新疆北鲵栖息地的地理位置、生存现状及为今后深入开展研究作准备,王老师带着考察小组一行三人赴离乌市600km外的温泉县考察,历经艰难又徒步往迈30km,终于在9月6日采到标本,向世界证实了该物种在中国依然存活,结束了我国无标本收藏的历史,而王秀玲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新疆北鲵之母。"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疆北鲵的保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11月正式批准建立了"温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设在温泉县的苏鲁别珍,总面积694.5平方公里,保护区成立后,温泉县专门设立了保护站,专门负责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工作。1998年又投入5万元加强了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派专人看管保护,有效地防止了非法偷捕和牲畜破坏栖息地现象的发生。使新疆北鲵的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新疆北鲵的种群数逐渐得以恢复,目前在6000尾左右。
科学家们声称"新疆北鲵能从3亿年前存活到今天的确是一个奇迹。"因为在漫长的时间里,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数次的灭绝性灾难,像我们熟悉的恐龙,就是因此而灭绝的。而新疆北鲵甚至比恐龙还要早1亿年,它几乎经历了地球生命中所有的沧桑和劫难。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游在塔里木古海中快乐的鱼,后来古海抬升,水越来越少,它们就爬上岸,过着游与走相结合的日子,再后来沧海变成沙漠,巨大的天山横空出世,它们的末日来了。(科学家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乌鲁木齐等地均发现鲵类化石,说明2亿年前两栖类的全盛期准噶尔盆地的广阔水域,鲵类广泛地分布着。)有一批幸运者随着天山的抬升上升到海拔2000米的山脊处,恰好天山在这里有无数的泉水涌出,这为鲵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更加侥幸的是这泉水一流就是上亿年,才使得我们今天能有幸看到这种"活化石。"而科学家们把这种逃过地球生物大劫难而活到今天的动物叫"孑遗动物。"
目前科学家们仍在对北鲵的人工繁殖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北鲵的发现为动物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生物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机会,这是它的科学价值所在,我们相信,科学家们的研究能更大地发挥出北鲵的价值。我们要做的是与我们身边的动物、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谐共处,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也是它们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