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沾铜臭的斗狗游戏
斗狗,是一种有很强的猎食欲的动物,生性好斗,种类繁多。在古代人们把斗狗表演做为一种观赏的娱乐活动,开始是相同犬种之间的争斗,但慢慢演变成商业化,狗于是成了人们赌博赚钱的工具,不同犬种及小同大小的犬类同时列入比赛当中,很多比赛相当惨烈,甚至残忍之极,为了赚钱,很多人不择手段,根本也无视狗的死活,一直到今,不过近些年由于政府的干预,更多斗狗比赛由地面转到了地下。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最忠诚主人的动物,但这并不能改变它们的命运。最早的打狗,让它们成了“过街老鼠”,养狗政策宽松后,斗狗出现了。有人说斗狗跟西班牙斗牛、俄罗斯斗鹅、印度斗羊和泰国斗鱼一样,是一种“民间文化运动”。
动物保护者认为,斗狗是血腥、残酷和人性冷漠的综合体现。而斗狗的人说,斗狗生来就是为了斗,没有了斗也就没有了价值。真是如此吗?战争结束后当斗狗伤痕累累地离开时,主人却在一边忙着数钱,倘若狗能说话,它将有何感想?这究竟是在斗人性还是在斗金钱?
可以设想,假如斗狗不是那么血腥、斗狗不再是沾有铜臭的赌博,这种比赛可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运动了,更多人也就更喜欢接受了。
斗狗就和斗鸡、斗牛一样是一项流传于古代宫廷和民间几千年的一项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斗起来对斗狗来说不算什么,它天生痛觉神经迟钝,皮糙、肉厚、骨头硬、伤口自愈强,只要几天就会痊愈。斗狗看见四条腿的动物都会异常暴躁,如果长时间不让它斗,其脾气将非常暴躁,对家里的东西有破坏性。所以就算没有钱,也会有人参加斗狗。
在新疆最早的斗狗应该追溯到500年前,它是一个民间体育项目,至于斗狗何时走入当进人们的生活,知道的人很少。
斗狗比赛属自发性,大家都是养狗之人,各自夸奖自家狗,互相不服,于是有人提议让狗斗一场分输赢,这也激起了其他养狗人的兴趣,也报名参加,就这样,首场斗狗比赛开始。
斗狗场地选在一个旷野上,所谓的比赛区是行内人围成的无防护的圈子,参与者就是两个斗气的养狗人。主人提着桶子,拿着毛巾,随时准备给狗擦洗。
两条狗开始了拼杀撕咬,战场也在一点点扩大。

占上风的狗主人看见自家狗头上有血,拿毛巾擦拭,处下风的狗主人认为对方影响了他家狗的战斗力,两人争执不下,狗的拼杀还没有结束,人的战斗又拉开序幕。
主人打起架来,两条狗撕咬得反而更起劲,一帮人拉人架,另外的人拉狗架,第一场斗狗就这样在混乱中结束。
有人也开始对获胜的斗狗收益很感兴趣了,他们认为能得到眼前的金钱才是最重要的,于是,金钱在斗狗赛里开始起作用。
一场激烈的维吾尔传统斗狗大赛吸引附近村民前来围观。斗狗是广泛流传于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乌孜别克、回等少数民族之中的传统娱乐活动,一般在每年农闲季节开展,尤其是农闲季节里逢喜庆日、节日、集市举行斗狗活动,会有数千人参与。比赛开始后放两条狗入场,使其扑打厮咬,两名裁判则卧在地上观察斗狗情景。如果两狗缠在一起,裁判则将其分开,重新让其厮咬。如果一条狗将另一条狗厮咬得逃离现场或一条狗将另一条狗厮咬得呻呤哀叫、夹尾痴立,即可判定胜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