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毯上飞旋的梦想
文 侯菲
游牧民族将梦想寄托在毡毯上,而农耕民族则将家园固定在地毯上。
他们将自己辛勤栽培的无花果、巴旦木、石榴编织进一张张华丽的地毯,灵感在瞬间凝结成了艺术品,把简朴的家园妆扮成宫殿。仿佛包含着深刻的寓意: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国王,主宰自己的命运。
地毯是姑娘的嫁妆,主妇的骄傲,孩子的游乐场……那一场场欢快的买西热甫也是在地毯上飞旋。随便走进一个维吾尔族老乡家里,你都能看到墙上挂的、地上铺的,炕上垫的,全是一张张艳丽的毯子。
地毯和丝绸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最迷人的身影,它们在胡椒、胡萝卜、孜然、茴香的熏陶下将中原与欧洲连接,让罗马帝国为之疯狂,让中原贵族为之倾倒。
繁华的丝绸之路使千年前的新疆俨然一副国际大都市的派头。汉人、波斯人、粟特人、罗马人来往于丝绸古道。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地毯中开始出现壁龛、希腊神话人物等图案,甚至融入了汉文化的炉、鼎、琴、棋、书、画的内容。
聪明的维吾尔族人还从伊朗、土耳其等国艺术风格中吸取灵感,将小小一张地毯演绎得包罗万象、繁花似锦。
帕拉孜的华丽蜕变
新疆是中国地毯的发源地,地毯和中国瓷器被认为是提高西方人生活质量的两大贡献。在乌市西北路自治区博物馆400平方米的展厅内,有一间独为《新疆清代地毯展览》准备着。为了这次展出,自治区博物馆领导和副研究员阿迪力·阿不力孜老师精心准备了很久。
展厅中不仅陈列着数十张华丽的古地毯,还生动复原了和田民间的地毯作坊,陈设着古色古香的织毯机,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些手工编织的地毯采用天然植物和矿物染料,历经百年色彩依旧如新,图案清晰精美,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地毯产生于和田是很自然的事。由于农牧业的发达,新疆羊毛资源使毛纺织业迅速发展,地毯就是由毛织毯发展而来。
在自治区博物馆古尸陈列馆里,静静地沉睡着3800岁的楼兰美女。她身上包裹着一件用简单的平纹组织法织成的简陋毛织物,这便是地毯的祖先了。这种古老的毛织物,大概是人类在兽皮和羽毛之后,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衣服。
3800年后的今天,我曾有幸在拜城县明布拉克村见到维吾尔族老乡在用最原始的方法编织这种古老的“帕拉孜”织物。在这个偏远的村庄,古老的文化竟被鲜活地保存下来,这比任何一个博物馆中的文物都要可贵。
在漫长的岁月中,帕拉孜终于完成了它的华丽蜕变,产生出毛线织成的花毯、用通经断纬法织成的缂毛毯、毯面布满毛绒纤维的毛绒毯,以及后来发展而成的栽绒毯。
栽绒毯维吾尔人称之为“古兰姆”,它是新疆毛织毯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因为其编织方法形似栽秧,《新疆图志·实业志》中记载“其绒植若秧,名曰栽绒”,故称为栽绒毯。今天我们最常见的地毯均属栽绒毯。

文化精髓繁花似锦
早在2000多年前,和田人就能编织出图案精美的地毯。维吾尔族织毯艺人传承西域先民的织毯技艺,吸取东西方文化精髓,创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地毯。
维吾尔族传统地毯,分为恰其曼式(散花)、阿娜古丽式、开力肯式、拜西且克古丽式(五枝花)、几何纹地毯、博古式、风光毯、拜垫毯八大部分,堪称民间艺术的奇葩,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明清时期的新疆地毯发展十分繁荣,形成了和田、喀什、莎车三大织毯基地,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品种繁多、品质精细,吸引来大批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各地的商贩,和田地毯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维吾尔族传统地毯图案中,经常可以见到石榴的身影,这便是“阿娜古丽式”地毯。
石榴纹饰多在地毯中央部位,将一组经过变化的石榴花、枝、叶、果实等,从二方连续向中央延伸,对称布局。其效果犹如鲜红的石榴镶嵌在蔚蓝色的背景中,十分美丽。
“开力肯式”地毯是较为古老的一种图案。开力肯,维吾尔语是开阔、广大之意。这种菱格纹的图案在1500多年前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就曾出现过。在不同色彩的多层菱格纹内,点缀着四瓣花纹及巴旦木纹样,犹如洪水暴涨时形成的旋涡。
看上去最考究的当属“博古式”地毯。这种地毯图案是汉族同维吾尔族同胞在长期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图案。在红色或蓝色的背景上,织出炉、鼎、瓶、罐、琴、棋、书、画、茶花等中国传统图案,边框大都饰以回纹、云纹、古钱纹等,充分体现了文化融合之美感。
除了以上三种,还有朴素大方的伊朗式地毯、雄伟大气的风光地毯、富于春意的“拜西且克古丽”地毯等等,繁花似锦的新疆地毯深藏着无数文化精髓。
历史教训沉痛代价
如果有人说和田是一个边远落后的地区,那只能说明他的无知。在和田随便踏出一脚,那漫漫黄沙下埋藏的就可能是举世震惊的古老文明。
从古到今慕名而来的学者、专家、探险者络绎不绝,他们将和田文化宣传出去的同时,也带来无尽烦恼。

和田民间收藏的古旧地毯以明清时期最华丽,那古老的编织工艺、丰富的自然色泽和独特的图案艺术,一直让外国人垂涎欲滴。二十世纪80年代,很多外国人利用和田老乡的朴实热情,以很低的价格大量收购和田民间收藏的古旧地毯,一批又一批保存完好的地毯珍品就这样流失海外,并堂而皇之地在外国博物馆中展出……
提起这些,阿迪力·阿不力孜老师眼中流露出难掩的心痛:“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历史教训,自治区博物馆这次举办《新疆清代地毯展览》就是要让人们了解和田地毯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还要唤醒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当我被这些华美至极的地毯包围,有些恍如隔世的感动。难以置信,这色彩如新、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居然已有百年的历史。
那一张张散发着丝绸般迷人光芒的新疆地毯,仿佛阿拉丁的飞毯,承载着无数个花团锦簇的梦,飞过人间一千零一夜。
|
地毯之父:
新疆和田美丽的传说
关于和田地毯,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于阗国王命令一个最有名的织工在一个月内织出一条大地毯。织工为了如期交差,夜以继日地不停赶织。小女儿古兰见父亲如此劳累,就十分懂事地在一旁帮助父亲,终于将地毯如期织完。国王看到雍容华贵、美丽异常的地毯,十分高兴,决定重赏古兰父女两人。然而古兰父女没有接受国王的赏赐,而是请求国王免除与他们一样贫苦的村民三年的赋税,国王被他们的爱心所感动,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村民们对古兰父女俩充满感激之情,和父女俩学习织毯的技艺,并将他们织出的地毯以古兰的名字命名。从那以后,和田地区的地毯就被称为“古兰姆”。

关于和田地毯,在当地还流传着动人的故事。据说东汉时期,在和田的玉龙喀什河畔有位叫阿克西凡的农民,他聪明勤奋,充分运用当地的棉花、羊毛特产,研究出用棉线做经线,用羊毛线做纬线织扣栽绒的办法织出地毯。同时,还用当地盛产的核桃皮、石榴花、沙枣皮等植物的果皮、茎、叶拌上铁锈发酵染色,使织出的地毯绚丽多彩。他的发明创造很快流传到和田、喀什等地,后来人们把阿克西凡称之为“地毯之父”。(徐氏地毯)
和田人脚下的艺术品就是久负盛名的地毯。和田是世界地毯的发祥地,和田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驰名于世,是和田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新疆是中国地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那里气候高寒,有相当一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人们需要大量的毛织品,以防湿御寒和美化生活。传说昆仑山下玉龙哈什河畔和田地区的塔马沟是新疆地毯之乡,聪明智慧的维吾尔族老艺

人那克西万·巴吾顿是新疆地毯的创始人。
和田地毯已有3000年的历史。在罗布泊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汉代精绝国)和古楼兰遗址等地出土的一些地毯残片便是最好的证明。和田最早的毛织品,维吾尔族人称帕拉孜,薄的可以做衣服,厚的可以铺地,即组织结构为平纹的编织地毯。后来又发明了过粗细纬,栽绒组织结构,更加厚密的栽绒地毯即手工打结地毯,维吾尔语称孜勒卡。
和田地毯不仅国内驰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和田地毯,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更具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的地毯图案,在国际地毯业中也独树一帜。和田地毯作为新疆重要的传统名贵出口商品博得了世界各地用户的好评,被称为独具一格的“东方式”地毯。
和田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和田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这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于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
和田地毯是以本地产的优质羊毛——和田毛作为原料。染色过去采用就地取材的植物如红花、茜草、靛蓝、槐花、石榴皮、乌尔丹和一些矿物原料,色泽艳、不褪色。
最名贵的地毯出在和田,海湾富油国的达官显贵们,以拥有古老的和田地毯为荣。伦敦、法兰克福的博物馆中都珍藏有和田地毯。出高价觅古地毯者多为美国和日本人。和田地毯的收藏在国内是全新的领域,但其所蕴藏的升值潜力终会得到国人的认可。
在和田几乎村村都有织地毯的作坊,民间手织仍靠脑记图,口传徒。大规模的地毯生产有和田地毯厂,这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位于玉龙喀什大桥东侧,距市区3公里。1950年4月建厂,占地面积132.75亩,主营东方式手工打结地毯。它的品种从地毯、挂毯到坐毯,还可织飞机、船舶坐舱铺毯和车辆坐毯等。形状有方形、圆形和长条形,花色也由植物向人物、风景发展。1992年地毯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制作的大型艺术挂毯“天山颂”,面积56.7平方

米,540道,成为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艺术挂毯。
和田地毯构图和纹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多层宽窄不同的大小边,中心部分大多是几何形的二方或四方连续,空间内加添各种巴旦姆花(新疆扁桃)、四瓣花、石榴花等变形的花卉、枝叶、瑞兽等吉祥纹样。
和田地毯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是理想的家庭、宾馆陈设的高级用品。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进行了装修,在众多的地面装饰材料中,地毯以其雍容华贵、脚感舒适、隔潮抗湿等诸多优点,在人们的装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又对地毯的一些缺点感到很头痛,如地毯易脏且不易清洁,不易收藏,易褪色,不抗压易留痕等等。
介绍几个地毯保养的小窍门。
1、地毯的清洗:将一定比例的面粉、精盐和石膏粉,比例为(6:1),用水和成糊状加温冷却使之成为干块状,然后压成小块,撒在地毯脏处,再用硬刷使之在地毯上滚动,直至滚成粉状,用吸尘器吸净即可。
2、巧除地毯焦痕:如果不慎将地毯烧焦,在烧焦较严重时,我们可用修补法去除。先将烧焦处尽量用硬毛刷刷掉,然后可将在家具下面的地毯毛刷起来后,用剪刀剪下,再用粘剂把它粘在烧焦处,用相当于书本轻重带平面的东西压在上面,待粘合剂干燥后,粘上的毛牢固了,最后用毛刷轻轻梳理一下便可。
3、地毯的恢复如新:地毯用久了颜色就不再鲜艳,要使旧地毯颜色变的鲜艳起来,可在头一天晚上把食盐撒在地毯上,第2天早上用干净的温抹布把盐除去,地毯的鲜艳颜色就会恢复。
4、地毯上污渍的去除:地毯上动植物油迹,可用以棉花蘸纯度较高的汽油擦拭;果汁和啤酒迹,要先用软布蘸洗衣粉溶液擦拭,再用温水加少许食醋溶液擦洗;墨水迹,新迹可在污处撒细盐末,再用温肥皂液刷除。若是陈迹宜用牛奶浸润片刻,再用毛刷蘸牛奶刷拭即可。
和田地毯历史悠久,质量上乘,是我国地毯业的一朵绚丽奇葩。 编辑插画
龟兹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