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可爱幸福的一家
我可爱幸福的一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79
  • 关注人气:1,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 散文   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2011-04-07 17:56:44)
标签:

那拉提草原

野花

哈萨克族

云杉

绿色

旅游

分类: 伊犁塔城阿勒泰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诗歌 散文   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那拉提草原,孕育神奇。在伊犁的高山沟壑中,有着无数神奇而美丽的野花,有的纯洁美丽,有的奇特诡异,下面的这些花,如有机会在春夏时分来那拉提,你一定要一睹它们的芳容!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话儿要交代
虽然已经是百花开
---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记着我的情
记着我的爱
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
我在等着你回来
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话儿要交代
虽然已经是百花开
---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
记着我的情
记着我的爱
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
我在等着你回来
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话儿要交代
虽然已经是百花开
---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
记着我的情
记着我的爱
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
我在等着你回来
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不知名的野花


     你不为谁绽放
     也不为谁存在
     你是原野上自由自在的天使啊
     你用别样的期待
     别样的精彩
     展示你的美
     千姿百态
     凋谢了又如何
     只为春暖花开
     一切
     从头再来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伊犁:那拉提草原
  
  所有被压抑的时光,都得以释放
  所有被禁锢的泪水,都得以流淌
  那拉提。被荒芜昼夜驱赶的大草原
  此刻,从隐匿的山里跑出来
  一把,就把我,揽在怀里……
  
  我就这样被动地,被她柔软的胸
  贴着,受用于温馨的撩拨
  别说是人,即使是强硬的钢铁
  也会在瞬间——软化
  那拉提,你倾斜的肩胛
  倾注的,不是塔松,不是青草,不是
  流苏飘逸的伊犁马,不是雪绒丰腴的
  阿勒泰寒羊
  ——汩汩作响的,是我毕生的震撼
  是我酣畅淋漓地,一次最完整地
  ——大宣泄
  
  点缀在草原最深处的野花
  及时唤醒我,没有彻底地沦为色盲
  躺在白云下的那拉提,绿得太浓,绿得太腻
  就连偶尔经过的微风,通体都透着翠绿
  那拉提,神仙居住的地方
  请允许我搂着假想的女人
  从坡上忘情地滚下,不知可否
  抓住神仙的裙摆……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那拉提  塞外绿色的海

   

文 / 寒菊秋霜 


 那拉提,新疆最大的草原,美丽的风景区。                                    ——题记

离海洋最远的地方
一片大海绿波荡漾
绿浪里起伏着
哈萨克族的热情与奔放
五颜六色的野花
点缀着马背上民族
绿色的梦想
那拉提塞外绿色的海
你牵动了多少悠远的憧憬
和美丽的遐想

白色的毡房如浪花
飘出缕缕
哈萨克族少女的羞涩
和奶茶的清香
氤氲在苍茫的海面上
马蹄声声是划过海面的
亘古绝唱
八月的阳光尽情的在大海上
挥洒金色的畅想
那拉提塞外绿色的海
在游人的祝福声中
你绿得让人陶醉]

空中草原在高处俯瞰
盘山路和那些绽放着
笑脸的野花
都作飞翔状
和鸟儿一齐向高空生长
思想伸手可及
蓝天的纯净与慈祥
赛马场向游客发出了
大海一样的邀请
来自四海的朋友
怎能不跃跃欲试
驰骋在绿色的海面上
那拉提塞外绿色的海
在祖国的最西部
草原海洋天空
是这样亲近和谐安详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路边的野花            插画   龟兹胡人


美 丽 的 那 拉 提 草 原

 凌寒花之俏 散文

      那拉提草原是新疆境内国家四A级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它地处伊犁地区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镇。位于楚鲁特山的北坡。旅游区域 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中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多个景点。

那拉提,是蒙语太阳的意思。传说是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军队向伊利进发,部队在天山深处的大山中行军,虽是春天了,大山之中风雪漫天,数日不见天日。季度的饥饿和寒冷几乎让部队丧失战斗力。他们翻过又一座山岭的时候,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草原,看到了太阳,好像进入了仙境。于是乎所有的官兵都高呼: 那拉提!那拉提!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地名。

      这里的山势和缓,坡度不大,地上长满了密密匝匝的草,一眼望去,就像是铺了一张特大的绿色的厚毛毯,国际比赛的足球场也无法和他比美。每年的5—9月,五颜六色的野花把山岗和草原装扮得的绚丽多彩。迷人的景象,令人留连忘返。

      走进那拉提,满山的绿色层层叠叠的。就是一幅巧夺天工的风景画。墨绿的松树屹立在山脊,翠绿的小草铺满大地。白云围绕着山腰,各种野花恰到好处的点缀在草地上,路边的小河里流水孱孱,远处的羊群像天上的星星,撒落在银河里,骏马三五成群的集聚在一起悠闲的吃着草,翠绿绵亘的草原上,山花烂漫的山坡上,到处都点缀造型别致、独具风格的牧民住宅── 哈萨克毡房……这一切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步入幽深的松树林,高大的松树下面丛生着相对矮小的灌木,灌木的脚下是碧草,各种植物层层叠叠,相互交错的生长着。走在静寂幽深的林子里,你会有一种忘我的感觉。仿佛时间都已经停止,刹那间的感觉就是自己完全的融入了其中,心灵得到了彻底的净化,变得高尚了,纯粹了……

     遥望河谷两岸,绿色山脊与飘忽不定的白云相拥,蓝天无比洁净,纯洁得没有一丝渣滓。一位哈萨克牧民清脆的鞭子声划破寂静的天空,那鞭子声的回音接踵而来,不绝于耳。那珍珠般的羊群洒落在草地上,迟迟不肯移动,牧人挥动着鞭子,俨然一个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屹立在山脊上,构成一道异样别致的风景。

     踏上观景台,这个观赏整个草原的最美的地方。无数的有人拿着相机,DV记录着这里的人间仙境。被松杉覆盖的连绵不断的群山,被绿色淹没的遍布的沟壑送塔,五彩缤纷的野花,四处可见的牛羊,勇敢的哈萨克牧人,独具风格的毡房……在这天然自成的美景中,我迷失了自己,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对那拉提的无比绻恋。我只能用心去拥抱那拉提,去感受草原的壮丽,感受热情好客的哈萨克人。

      眺望远山,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无数山峰傲视群雄,巍然屹立。用他们融化的雪水浇灌着,滋润着那拉提草原。才有了草原的俊美,才有了松林,灌木,小草,野花,牛羊,牧人感恩的回报。

     感谢那拉提的哈萨克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双勤劳的手,很好的保护了大自然的景观。用他的勤劳和勇敢谱写了那拉提经济腾飞的乐章。如今,全国各地的旅行者络绎不绝的来到这里,那拉提正张开双臂用哈萨克人最隆重的礼节,欢迎你!

那拉提,我的太阳!我来了!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送你送到小村外    插画   龟兹胡人

 

那拉提大草原

 

    上了高速,一日之间大巴疾行五六百公里乃“家常便饭”!第一日,从乌鲁木齐到布尔津,再到五彩滩,车行八百公里左右!八百公里,那就等于上海到济南的距离哟!
  数字是枯燥的,而色彩则是如此生动!
  身披北陲的金秋的灿烂,来到那拉提!你却看不到一张黄叶,一丝“秋色”。
  草原,满目葱绿,草丛中依旧点缀着野花,黄的、白的、蓝的,星星点点;
  云杉,郁郁苍苍,生机盎然,挺拔而又秀美,散落在广袤起伏的高山草甸;
  空气,湿润润,清幽幽,散发着清香,那是牧草的香味,还是野花的芬芳?
  自幼,印象中的草原是平原,一望无垠,“草”天相接。可是,那拉提的草原却是一个“另类”。
  江南的山,绿意盎然,漫山遍野长满了绿树、绿竹、绿草,而那拉提的山,除了散落的云杉林之外,就是绿色的草地。那拉提的山,没有陡坡,更没有峻岭,山势极为和缓,坡度大约只有20 —30度,远远望去,整个大草原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绿色地毯,被风吹得有起有伏,而云杉林则是则是这幅绿色大毯上的的绿色镶边。
  -- 云杉真美!
  -- 我们叫它‘雪岭云杉’,这种树喜阴不喜阳,所以全生长在北边背风的山坡上。
  我仔细观察四周,发现果然大多数的云杉林靠北坡生长。
  -- 别小看它,最高它能长到五六十米,它深入地下的根系也达十多米。一棵雪岭云杉,能蓄水2.5吨,等于一个小型蓄水池了。雪岭云杉还有一个‘三千年’说法,活时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 这不是成了胡杨树了吗?
  -- 是啊,别以为新疆只有胡杨才有三个“一千年”的精神。
  -- 哦 ……。
  20多匹马,载着团友,走上山坡,渐渐拉开了距离。
  山坡渐高,视野渐广,近处,绿色山坡,起起伏伏,绿茵茵的,柔丽而又润泽;云杉林,高高低低,绿葱葱的,挺拔而娇美。牧民的屋舍和毡房点缀其间,三三两两的马匹和牛羊,时隐时现。
  一望无际、“平铺直叙”的草原,和眼前的那拉提草原相比,似乎显得单调,显得乏味。
  上世纪80年代,社会流行挂历,尤其流行欧洲自然风光的挂历。有“荷兰郁金香”的,也有“瑞士牧场森林”的,挂历上的风光让当时的国人眼睛一亮!大树底下的郁金香,成片连毗,红的,黄的,白的“花毯”……,鲜嫩欲滴,如梦如幻;30年过去,郁金香在我国已不再稀罕,仲春时节,北京植物园,上海鲜花港,杭州太子湾……,成群的游客徜徉在郁金香的花海!
  牧场森林 - 云杉、马群、草地、野花、碧空、白云 – 如诗如画!挂历上的“瑞士草原风光”,在我来新疆之前,仍属“梦境”!

  猛然间,骑在马背上的我意识到:此时此刻,眼前的一切,不是让昔日的“梦境”化为现实了吗?
  -- 我们那拉提美吗?
  -- 美,真美!(想赞美,可是,顿感词穷)
  -- 见了这么美的草原,有的上海客人会在马背上哼歌哩!你咋就不哼歌?
  -- 我,我在心里哼着呢!(思绪悠悠,古丽丹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
  -- 你真幽默。
  -- 不,这是真的。
  -- 小倔倔可能要喝水了,你可别拉缰绳哦。
  说话之间,马儿来到一条溪流边,流水潺潺,溪水清清。果然,马儿停步低头,开始饮水。
  -- 我们要下马吗?
  -- 别,马儿没那么娇嫩。-- 哈哈哈!
  两分钟后,马饮水毕,又开始上山坡的路程,沿着流水潺潺的溪流。
  马儿的步伐似乎更轻捷了,马背上的我,也放松了许多,居然可以单手抓缰绳,我的身体随着马背的起伏而起伏,晃晃悠悠地,没有了开始的惧怕感,甚至还能腾出一只手拍照。
  -- 你听,溪流里的水声,真好听!
  -- 昨天这里还下了一场大雨,今天是个大晴天!
  -- 新疆不是很少下雨吗?没有想到,那拉提还下大雨。
  -- 我们那拉提的年降水量有1000毫米。
  -- 据我所知,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毫米左右。
  -- 我们那拉提被称为“塞外江南”!你看,这里像不像你们江南呀?
  -- 这里既然是“春秋牧场”,怎么见不到马群,羊群呀?
  -- 为了保护草场,这里已经禁牧好几年了。
  -- 我原来以为草原就是一马平川,一望无边!(话一出口,便觉不妥,是否太文绉绉了?)
  -- 草原有两种,一种是平原草原,一种是河谷阶地草原,我们那拉提草原就是后者。你知道吗?我们那拉提还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哩!
  始料未及的是,古丽丹的说话比我还要文绉绉,居然用了“后者”!
  就这样,无边无际地,我和古丽丹在马背上闲聊着,偶尔,和从身边走过的团友打打招呼!原来,古丽丹是新源县中一名高三学生,这两日学校临时放假,她就和哥哥一起,牵着家里的马来打工,挣点学费。

  -- 那拉提,这个地名有点儿怪怪的,哈萨克语是什么意思?
  -- 那拉提不是哈萨克语,原来是蒙古语。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当时已是春天,可是,山里面却下着鹅毛大雪,这支军队忍受着饥饿和寒冷,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越过一座山岭,云开日出,阳光灿烂,眼前却是另一个世界。大片大片的草原,百花盛开,还有奔流的山泉,还有成群的牛羊。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成吉思汗的军队齐声大喊“那拉提,那拉提!”
  -- “那拉提”就是“太阳”的意思?
  -- 对啊!从此,我们这个地方就叫“那拉提”了。
  -- 堆在那儿的,就是冬草吧?(我发现了三四堆草垛)
  -- 对啊,那几间平房就是我的家,那冬草,就是牲畜过冬的粮食啦。
  -- 哦,你家就在这里?
  -- 是啊。
  -- 到你家去看看吧?
  -- 不,现在不去!
  -- 你的意思是……。(我觉得古丽丹话中有话)
  -- 现在不告诉你!(古丽丹有点神秘兮兮)
  -- 我们从北疆的布尔津那边来,没想到这里野花还盛开!
  -- 唷哟哟,这点花算得了啥?你要是五月到这里来,各种野花开遍山岗,那才叫百花齐放哩!你要是早一个月来,草还没有割,细茎鸢尾、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高达60--70厘米,你见了一定会大声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你咋会肯定我会诵诗呢?
  -- 咦,刚才你自言自语,好像在做诗呐。
  -- 哦,我在马背上,一时兴起,哼了一首打油诗。
  -- 那就朗诵给我们听听!(这时,正巧“诗人”又与我们“狭路相逢”。)
  -- 你就朗诵一边吧,我想听!(古丽丹怂恿)
  -- 一首歪诗,听了可别笑!
  上下牧场两小时,稳坐马背景如诗,
  今日过足马背瘾,此生难忘那拉提!
  -- 好诗!好诗啊!(“诗人”和古丽丹同时鼓掌)
  -- 我最喜欢“稳坐马背景如诗”!“景如诗”比“景如画”更妙!
  -- 没办法呀。
  -- 怎么没办法?(古丽丹问)
  -- 你想想,用“景如画”,全诗就不押韵了呀。(“诗人”替我解释)
  -- 哦,对!
  -- 所以,诗歌押韵不仅好听,而且还逼你选用新词。(我解释)
  -- 团友都叫我诗人,其实,应该叫你诗人才是啊!(诗人冲我说)
  -- 哪里,哪里!我的打油诗只讲押韵,不讲平仄。
  -- 你们都是我的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到真不少哩。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山顶的一块平坦开阔地 – 目的地到了。
  二十几匹马,“聚会”于此,正在低头吃草。游客大多站在开阔地的边缘,观赏山上山下的风景。
  -- 以前唱新疆歌曲,只是用嘴唱,现在见过了新疆的美景,要唱的话……。(一位高个女团友说)
  -- 现在唱的话,就是用心唱了吧?(诗人打断了她的话)
  -- 那现在你就唱一首吧!(众游客异口同声)
  -- 我先唱,唱完了,你们接着唱哦!
  就这样,身后是二十几匹马,面对的是起起伏伏的山坡、直指蓝天的云杉林、湛蓝湛蓝的天空、如絮如烟的白云。歌声响起。
  -- …… 我们新疆好地方,我们新疆好地方啊,
  -- 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
  -- 来、来、来、来、来、来……,
  -- 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
  -- 麦穗金黄稻花香啊,
  -- 风吹草低见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
  一曲终了,掌声响起。
  -- 唱得真好!再来一个!(我扭头一看,发现二十几个哈萨克驭手也围拢了过来。站立在古丽丹身旁的一位帅哥大声说,男孩和古丽丹十分相像!)
  -- 再来一个!(掌声再次响起)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点缀在草原最深处的野花       插画   龟兹胡人

-- (歌手正清嗓子,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一位头发有点花白的老先生说)唉,我不能独唱到底呀。昨天车子经过克拉玛依的时候,你不是在车里唱了“克拉玛依之歌”吗?现在何不唱一首呢?
  -- (话音刚落众游客齐吼):是啊,你来一个。
  没想到,老先生落落大方,在这山头的旷野,引吭高歌起来。
  -- 啊……,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 到这里来驻马我嘹望过你,
  -- 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
  -- 我赶紧转过脸 向别处走去,
  -- 啊克拉玛依 我不愿意走进你,
  -- 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
  -- 啊克拉玛依 我不愿意走进你……;
  唱毕,又是一阵掌声,更响了。
  在他歌唱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几乎所有的哈萨克驭手,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全都随着歌声,手舞足蹈起来,动作是那么合拍,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不少游客也参与其中,不少游客在一旁鼓掌。
   -- 现在我唱完,应该轮到谁的节目啦?
  -- 他,表演马技!(古丽丹的哥哥成了众团友的目标)
  一时间,歌声、笑声、掌声、在这高山草甸的山顶飘荡开去……。
  -- 好,现在,我给大家表演马技。
  古丽丹的哥哥言既出口,便飞身上马,朝开阔地的山坡奔去,在五六十米外马停,转身。
  刚才还是谈笑声一片的游客,霎时凝神屏气,目光投向已在开阔地高处的哈萨克小伙子。只见他在马身上拍了两记,那匹枣红马,飞起四蹄,箭一般地从远处快奔而来。快到我们眼前时,小伙子用力收紧缰绳,枣红马立刻举起两只前蹄,整个马的身体全靠后蹄支撑,身体呈垂直状,与此同时,马匹昂首朝天,发出一阵悠长的嘶叫,高亢而又激奋,马嘶声,久久回荡在高原草甸。
  掌声响起。--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 我哥哥两次获得乡里的马技比赛的金奖哩。
  -- 不是我要故意表演,我们哈萨克族人讲究礼尚往来,你们的歌唱得那么好,我们也不能白听呀!(古丽丹的哥哥翻身下马,跟众团友说)
  闻此,又是一阵鼓掌。
  正在众游客纷纷上马,准备打道回府。忽闻:
  -- 啊,我想变成一匹骏马,在这里驰骋;
  -- 我想变成一朵小花,在这里绽放;
  -- 我想变成一棵小草,在这里生长;
  -- 我想变成……
  原来,诗人独自面对山下的美景,在即兴作诗哩。
  -- 别惊动他,让他……。(一游客一边摆手,一边悄声说)
  -- (不料,此言让诗人听见,他转身,又说道)我想变成一只小小鸟,在这里展翅飞翔……!
  掌声响起!

  -- 那你就留在这里,别回上海,回啥子家哟!(诗人夫人是四川人,故意面作嗔色)
  -- (高个子女歌手趁机又哼唱起来)
  --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
  -- 想要飞却怎样也飞不高,
  -- 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
  -- 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 这就唱对头了嘛!你就留在这里展翅飞翔吧(诗人夫人故作嗔怪)
  -- 哈-哈-哈!
  -- (等我们20多位位游客上了马,准备走下山坡的时候,古丽丹的哥哥又对大家说)上海的游客,你们好!下山要经过我的家,我和我妹妹请大家到我们家去喝酸奶,喝奶茶!
  此刻,我才恍悟古丽丹刚才的话中话!
  -- 好啊,我们付款!(诗人说)
  -- 你们要付款,我和妹妹就不清你们啦!
  -- 我们哈萨克族人,有一个说法,你们也许不知道。(古丽丹说)
  -- 啥说法?
  -- 哈萨克人是好客的,按我们待客的传统,自家财产的三分之一应属于客人!(古丽丹哥哥说)
  骑在马背上的游客再次掌声响起!
  浩浩荡荡,下山去了。
  远远的,古丽丹的家已经在望。
  马背上的我,思绪难平。


编辑插画   龟兹胡人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诗歌 <wbr>散文 <wbr> <wbr> <wbr>独爱那拉提路边的野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