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与富蕴——因大地震而轰动了世界的地方
富蕴--青河新疆地震断裂带
文 阿邦
新疆也是地震多发地带,其中富蕴——青河地震断裂带就是地震的产物。该地震断裂带是1931年8月11日发生的8级大地震的真实纪录。
1931年8月11日05时18分47秒,在青河县、富蕴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地震波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有感范围达数千公里,地表破坏集中分布于富蕴县可可托海至青河二台之间的狭长地带,形成一条规模宏大的地震断裂带。断裂带全长176公里,一般宽数十米,最大宽度在震中区达4公里,断裂大部分地区发生左旋错位,错位最大达14米。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断层、滑塌构造、陡坝、鼓包与拢背等。尤其是震中所在地的卡拉先格尔附近,在长1500米,宽350米的地震塌陷区内,地裂缝纵横交错,不仅发生在松散堆积物中,甚至坚硬的岩层也被拉开了宽6米,深10余米的深槽。长约20公里的高山竟然整体下降了10米,并因山体的断裂,在塌陷区还形成了高度在60米以上崩滑破、裂面。时至今日走进该地区,当年那雷霆万钧、山崩地裂的场景还是如在眼前,令人触目惊心。好在当时这一地带人烟稀少,牧民又住在毡房里,虽然这是位居世界十大地震之一,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大。

由于地处气候干旱的内陆偏远地区,地表流水侵蚀和人类活动影响都很微弱,因此大地震在地表形成的断裂、断陷遗迹保存十分完好,堪称世界上最好的地震断裂带现场博物馆。对研究地震断层、区域构造环境,应力场、动力源及地震所造成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变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大自然的力量虽不可抗拒,但我们要尽量认知它。以减少它对人类的伤害。这里的一段断裂带称得上是世界地震断裂景观“最伟大的奇迹”,堪称是一道神奇的“魔鬼绝壁”。

走进卡拉先格尔断裂带,那十分清晰、类型齐全完整的断裂地貌及其复杂多变的断裂组合,犹如一个尽显新构造运动风貌的“地震断裂大观园”,把右旋走滑脆性剪切破裂带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显的线性特征历历在目。置身于此,恍忽中,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人在断裂中”的活的动态博物馆,任时光在倒流,天崩地裂的怒吼声,山岩倒塌的呼啸声,犹在耳边回响……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 富蕴地震
展出的珍貴稀有礦石可可托海这个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的聚宝盆,并不是一个平静之地,在晚近地质时期,它以特有的方式在活动,从而给人类留下了另一类地质遗产。
|
1931年8月11日凌晨,在可可托海以南的卡拉先格尔一带,发生了史称“富蕴地震”的里氏8.0级大地震,极震区南起青河县的阿尔曼特山,北达可可托海盆地,造成了长达176公里的断层破裂带。强烈的地震波迅速传遍全球,有强烈震感的范围直径达2500公里,北京鹫峰台和上海徐家汇台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地震台,记录下了这次地震的震波图形。包括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渥太华、英国牛津在内的全球数百家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远离震区达12000公里的南美洲圣安胡地震台,也记录到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震波。地震对于人类也并非完全是坏事。正是由于富蕴地震断裂带的长期活动,才沿断裂带形成了一系列宽阔的断陷盆地和湖泊洼地,例如可可托海、可可苏海,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成了哈萨克人聚居繁衍的乐园。

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是一个走滑型地震断层。富蕴县地震断裂带位于新疆富蕴县和青河县境内,又称可可托海——二台地震断裂带。
该地震断裂带是1931年8月11日发生的8级大地震的真实纪录,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全长176公里,最大水平位移14米,最大垂直错距1.4米,居中国首位。一般宽度10米,最大宽度达4公里,对研究地震断层、区域构造环境,应力场、动力源及地震所造成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变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专家、学者有极大的科考价值,对普通游客有观光、游览、科普价值。其各种破坏现象保存之好、规模之大、自然景观之雄伟是全国最好的一个。

在位于青河县萨尔托海乡境内的震中卡拉先格尔地震烈度为十一度,并在乡牧民居海和莫勒汗的放牧草场上形成了一处典型的地震塌陷区。该塌陷区长1500米,宽350米,滑塌面陡崖高63米。在东侧山坡上还形成了北东走向的基岩张性裂缝宽6米,深达10米。走进卡拉先格尔会首先叹于大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而遍地散开的野花和葱绿如毯的夏牧场,又会使人感怀自然的柔和之美。

编辑插画 龟兹胡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