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江南—温宿县
欢迎来到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温宿县参观旅游。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各位朋友们相识。我将为大家介绍温宿县的风景名胜和历史传说,衷心希望大家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我们的目的地是共同去温宿县欣赏有千年园林和神山圣水之称的天山神木园。我先不给大家介绍世间独有的天山神木园。朋友们来到温宿县,也许问过温宿是什麽意思,温宿是维吾尔语十个水的音译,原意为水源丰富的地方。原来温宿县城内就有10处昼夜喷涌不停的自流泉,因此而得名。
温宿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北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境接壤。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辖5镇5乡12个农林牧场,总人口21万,有维吾尔、汉、柯尔克孜、回族等21个民族。温宿县交通便利,北距乌鲁木齐直线距离660公里,公路行程1000公里,距阿克苏市12公里。温宿县农业土地东高西低,以这边的卡坡为界,两河流域(库木艾日河、台兰河)灌溉着300万亩的农田、林网和草场。卡坡上人工营造近20年的100多平方公里的柯克牙防护林工程,为温宿、阿克苏挡住了曾经铺天盖地的沙尘暴,柯克牙防护林工程现在已经为温宿、阿克苏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有气候调节林的美称,万亩林区内每年可产出30万吨各种优质果品。
请看车外的连片的水稻田,这里就是15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基地—新疆著名的优质水稻生产之地,每年可生产纯净无污染的温宿大米6万吨。这里的大米究竟如何,您可以向您新疆的朋友了解。香米、苹果、葡萄、香梨、薄皮核桃等农副产品独具特色,使温宿县自古以来享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几年,温宿旅游业发展迅速,温宿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新开发的景点和农家乐休闲园到处开花,当地决心利用这个近距离的优势逐步把温宿打造成阿克苏市的后花园。温宿县还是新疆白绒山羊、细毛羊繁育生产基地。温宿的乌参1井已探明为中国最大的亿吨级整装挥发性油气田,现已探明的石油总储量约为5亿吨。温宿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称姑墨国,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公元前59年,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归属西汉政权。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为龟兹国(今库车)属地。公元672年,唐代高僧玄奘经新疆去印度取经,路过温宿,当时称跋禄迦国。1001年,北宋真宗称温宿末蛮,辖属于喀喇汗王朝。1306年至1320年,温宿的名称是阿速,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后王巴先不花汗东察合台汗国属地。1839年,清朝道光在回城之西筑汉城(今天温宿县第一中学和县医院卡坡土崖处),1884年光绪改新疆为行省,设阿克苏道和温宿直隶州,州道衙门均设在温宿回城。同年,在温宿老城南三十里择地建新城(即今日的阿克苏市)。道、州各官佐移驻新城,老城温宿仅留巡检,守备各一人。1902年,温宿州改升为府,撤老城巡检,增设温宿县,是建县的开始。
1949年解放。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温宿合并到阿克苏县,撤消建制,1962年又从阿克苏分出,恢复建制至今。大家请往前方看,那是温宿县的北面,温宿北面雄踞天山南脉,南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连。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分为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两部分。南部平原即前面讲到的温宿的两河流域。温宿北部山区占行政区总面积的一半多,山区平均海拔1500—7435米,6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座,托木尔峰为境内最高峰,也是天山山脉最高峰,海拔7435.29米。山区雪线多在4000米左右。5000米以上是千百年来日积月累的冰川,2500米以下有云杉等树木构成的原始森林,高山草地、亚高山草地散布其间。温宿县的水资源极为丰富,这也是十水城的由来之一,所以我们沿途看到了成片成片的稻田和林网。
托木尔峰山区是温宿水资源主要发源地,这里共有现代冰川629条,冰川面积3895平方公里,冰雪总储量为5000亿立方米,比祁连山和珠穆郎玛峰地区的冰雪总储量还要多,是座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其中属于我国境内冰川510条,大部分分布在温宿县山区。现在,我们开始进入到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城—温宿,温宿县城有5万多人居住,维吾尔族占多数。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温宿县城的小:一个馕(烤饼)从东街头滚到西街头,还是热的,可想而知县城的小。温宿县城虽然小,但它布局合理,规划整齐,街道宽阔,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我想,通过大家一路上的亲眼所见,也许有所感触。温宿县城的北面,是新疆最大的穆斯林古墓群所在地,《西游记》传说中的高老庄、无底洞、白骨精的故事,在温宿县城的北面卡坡上都可以找到传说的依据,那里还有一处非常出名的建筑群,也就是传说中猪八戒招亲的高老庄遗址。
这是刚刚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商业步行街。在我的左手边是温宿县委、政府的办公大楼,这是两个相邻的单位,右手边是温宿县公安局、幼教中心、人民法院和广播电视转播中心。一会儿工夫,我们的车就开出了小小的县城,我们又看到了路两边的稻田,现在,即将进入温宿的水稻大乡—托乎拉乡,汉语意思是野鸡出没的地方,这个乡50多年前的土地绝大部分是沼泽地,各种动物在这繁衍生息,尤其以野鸡为多,通过当地各族干部群众50多年的艰苦努力,现在,托乎拉乡已经成为新疆第一批小康示范乡,也是新疆最大的水稻种植乡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之一。温宿,就像托木尔峰的雪莲,盛开在天山的最高峰上。
看,一块红色的石碑,上面写着自治区交通厅援建工程,温宿—天山神木园。我们现在走的公路全长65公里,直达我们的目的地—天山神木园,这条公路2001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区内外游客游览天山神木园和一路的绿洲风光。这既是一条旅游公路,又是一条边防公路。温宿这块土地在1亿年前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上升、海水逐步退去时形成宽阔的河流,在漫长的年代中大河逐步改道、变小,不断冲刷着地表,留下了这犹如土长城般的河岸和拥有上百万亩良田的巨大河床。
从这个正前方两侧的景观发现点什麽吗?对,反差强烈,这就是绿洲生态景观,左边生机盎然,右边寸草难生。再往远处眺望,那个山脉就是把新疆从地理上一分两半的天山山脉。我们看到的这座连绵1000多公里的山脉中,有天山山脉第一高峰—托木尔峰,它是天山的群峰之王,我们在这里看不到它的雄姿,托木尔峰山区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高山自然保护区。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保护区汇聚了天山最高峰和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1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60%,有冰川510条,面积2750平方公里,分布集中,为我国现代冰川最发育的地区。保护区内各种特有的植物、野生动物如受国际、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雪豹、雪鸡、雪鸽、北山羊、盘羊等随处可见。
托木尔峰山区不仅是天山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也是古冰川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尤其以温宿县境内的托木尔峰山区南坡更为典型。在冰雪覆盖的高山区,共有现代冰川629条,其中属于我国境内冰川197条及东部冰川144条的大部分都在温宿境内。山区冰川的总储水量为5000亿立方米,相当于珠穆郎玛峰地区冰川储量(1326亿立方米)的近4倍。巨大的固体水库,不仅为绿洲经济提供了生命的源泉,而且构造了一个独特奇绝的旅游胜地。唐代以来,途经此处的人们都对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峰景、气候等留下了生动的记载。在《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玄奘高僧最早记载了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奇观。清代著名文学家、方志学家洪亮吉曾随伊犁将军书麟亲临此处,著有《冰山赞》,文中写到:阴阳显晦,倏尔万变。
飞仙失足,亦堕无间。冰梢烁日,波末闪电。清商夜聆,奇鬼昼见。危兹达坂,高乃百盘。南池于阗,北走大宛。汹汹隆隆,地轴半拆;燏燏烁烁,天宇五色。据科学考察报告,由于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移,强大的向北挤压应力,通过刚性的塔里木地台,传递到天山,形成了巨大的断裂带和复杂的褶皱构造。由于塔里木地台向北凸出,在天山南北各断裂层面板块的作用下,塔里木地台正好顶撞于托木尔峰一带,应力集中,因而上升最高,使托木尔峰上升到7435.29米的高度,应力继续作用,这种上升现象至今仍在进行,托木尔峰也就不断升高。托木尔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吸引着大批中外科学考察和登山、探险旅游团队。50年代以来曾先后接待来自美、日、苏联、新加坡等国科考、登山探险队40余人次。
1954年,苏联登山队在攀登托木尔峰途中,12人中有11人死于雪崩。1977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登山队17名成员胜利登上托木尔峰顶,将红色金属觇标第一次竖立在托木尔峰上,并准确测定其高程为海拔7435.29米。1990年8月12日,日本天山山脉登山队、横滨市立大学13人攀登托木尔峰时,在5800米处发生雪崩,3人遇难。目前,天山主峰托木尔峰是国内少数难于被人类征服的山峰之一2003年12月,在这座天山山脉的南坡,温宿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峡谷群,它的名字叫库都鲁克大峡谷,维吾尔语是空旷的意思。大峡谷距温宿县城东北约70公里,峡谷观光探险区约有30平方公里。峡谷谷口宽约160米,入口处河床平坦,沙细柔软,河床顺峡谷缓缓升高,间有清泉从时宽时窄的河床涌出。
峡谷两侧群峰耸立,山体以棕红色为主体,间有淡绿色、米黄色、乳白色穿插其中。进入谷中约800米后,大峡谷相继分为10余条较大支谷,小支谷约有100多条,各大、小支谷风格迥异,色彩斑斓,视野时而开阔,时而郁闭,峰回路转,时暗时明,峡谷群峰叠嶂,气势磅礴,极具震撼力。峡谷内分布有少量灌木、胡杨树和耐旱植物,峡谷两侧断崖因风吹日蚀,雨水冲刷,形成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如:群雄荟萃、万僧朝圣、古堡雄风、外星来客、驿路烽燧、狮首望天、鹰击长空、千古阳刚、牛头马面、兔狗相争、星河飞瀑等气势壮观的山体造型。目前,大峡谷还是原始的自然景观。我们马上就要看到温宿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通往乌参1井的路口。温宿县早在1995年就建成了两座装机容量较大的电站,是国家第二批实现农村电气化县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