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龟兹 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2011-02-18 09:19:02)
标签:

龟兹

榆树

克孜

旧唐书·西域传

库车县

分类: 魅力龟兹是我家

  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龟兹  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克孜尔尕哈烽燧    吉尔诗歌

我所看到的苍老,全然不是真

在克孜尔尕哈烽燧

是怎样的空茫占据了我

风沙从时光的那头赶来

是要完成我们之间的赴约吗?

是的,没有比荒凉更适合我

也没有比忽然到来的严寒更适

合我

我已隐居的够深,已看不到你们

的苦难

在火光熄灭的一瞬

号角被另一种

更为生动的琴声代替

而这琴声是他们内心的苦海

那些被抛弃的魂魄,在西域

你没有一双可供练习的舞鞋

而你必须站立下去  你站立下去

放鹰人翻过沙丘

在蔚蓝中,红褐色是一团流血

的伤

______ 一个凝结的光影

边塞的风抽打着,它举起沙粒

它坠入沙粒

是的,只有你,虚怀若谷

深陷在浓雾中,不沉思、不冥

此刻,我不能占用,不能妄想

除了静默,我不能拥有任何一

掠夺的心境

 库车, 古称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东方艺术瑰宝——龟兹文化的发祥地,素有“西域乐都”、“歌舞之乡”、“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库车是国家塔里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同时,库车县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新疆的石油化工基地和南疆的煤炭、电力基地,新疆的旅游基地、粮食基地、畜牧业基地以及国家的优质棉基地,同时还被自治区规划为南疆北部的中心城市。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库车县总人口45万,其中城镇人口20万。由中央、自治区、地区、兵团、外省区驻库车企事业单位300多个,城市已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国道314线与217线在库车成“+”字交汇,铁路与亚欧大陆桥相接,航班直达乌鲁木齐等城市,形成便利快捷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尘封千年的龟兹古国,以新疆的库车绿洲为中心,是我国古代的西域大国,素以神秘久远著称:这里的石窟艺术在现代石窟艺术家眼里是“第二个敦煌莫高窟”,但却比莫高窟的历史更为久远;这里在伊斯兰化以前,一直以佛教为国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这里的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这里又是古国盛产铁器、酿造葡萄美酒之地……

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1906年1月,几个德国人走进了新疆库车附近被称作克孜尔的石窟佛寺,这些千里迢迢而来的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外国人,是为了考察中亚的佛教艺术。

    为首的勒柯克永远不会忘记进入石窟的奇妙感受。

    他在20年后的著述中说道:“在清除沙石堆后,我们提着灯摸黑进去,石窟里没有一扇窗子,整个窟室除了禅房有窗洞之外,伸手不见五指,此情此景,令我永远难忘。最初看见的是供养人画像。他们双脚叉开,踮着脚尖,身穿织锦长袍,头戴三角帽。从画中人物的服饰衣着,以及绘画技巧的成熟洗练,可以推论该地的文明水准,要比同时期的日耳曼国度高出许多。根据我们推算,这些石窟在5至8世纪之间曾盛极一时。”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供养人们除了脚尖着地,还都穿着大翻领的衣装。显然,这是当时当地居民的流行服饰。

    距克孜尔石窟40公里是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城,县城里居民的主要人口是维吾尔族,库车在维吾尔语中是十字路口、通衢之路的意思,这形象地说明了库车地理位置的特征。

    1000多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龟兹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著名的丝绸之路在穿越塔里木盆地时,最初分南北两道,
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龟兹位于北道中部,后来有南、北、中三道,龟兹是北道和中道的必经之路。住在这里的古龟兹人,那时还不是维吾尔族,龟兹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称呼。
龟兹是古代西起巴楚、东到轮台、南面是塔里木河、北边是天山这一块生活的当地人对自己国家的一种称呼,意思是白颜色或是白色的意思,后来称呼上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公元9世纪,从漠北迁过来的回鹘人,把这个地方称为库车。

    “龟兹”二字最早见之于《汉书·西域传》。在新华字典中,当“龟”发“丘”的音时,只有一种解释:汉代西域国名。
《旧唐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人“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距库车县2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苏巴什佛寺遗址,从所剩残墙判断,寺中有高大的讲经堂和众多的佛塔,寺中有一座基座相对完整的塔庙。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塔座里面挖掘出了坟墓,而且葬的竟然不是僧人。

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种种迹象表明墓主人具有相当高的身份,从骨骼和牙齿状况分析,这是一位年轻女性,墓中还有一堆细小的碎骨,专家们猜测,这可能是死于难产的龟兹王室成员。    《旧唐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人“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克孜尔第80窟、第114窟的人像是短发齐肩,如果说剪发是一种习俗,那么,不剪发便会成为特权。事实果真如此,国王虽然前额短发中分,但头部后面却长发披肩。

    何谓王、何谓民?从龟兹贵族的衣着上我们可以分辨。克孜尔尕哈第14窟绘有贵族供养人,头上带着光圈的是国王或王后,画面虽已破损,但仔细观察,仍可发现国王的外套是半袖,再看王后的画像,她的衣装花团锦簇,质地更加华贵,外面也套一件半袖锦衣,或许半袖装表示国王的身份。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在克孜尔第14窟穹顶的菱格画中,画的是佛教本生故事,人物形象却是现实中的龟兹人,骑在同一匹马上的两个人,也身穿双领对襟大衣、高筒靴、束腰带,可见这就是一般龟兹平民的衣着。

       库车有棵地标大榆树    库车县伊西哈拉镇有一棵树龄300多年的大榆树,十几年前,库车县高楼还不多的时候,这棵大榆树曾经是库车县的标志之一。

    笔者在全疆各地见过许多古树,如塔城的古橡树、和田的老核桃树等,其中有着不乏号称地球第一棵大榆树的哈密老榆树。然而,来到树干直径超过了两米的大榆树下,盘点记忆中曾经见过的人工种植的各类大树,眼前这棵老榆树果然与众不同,堪称真正的树王。

    大榆树位于乡公路一侧,树干有围栏围护,围栏上坐着几个休闲的农民,树身挂着一个字迹模糊的牌子——大榆树是县级文物保护古木。

    绕着大榆树溜达一圈,让人不由感慨万千,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际上,人根本活不过一棵树。假如林木也能开口说话,恐怕免不了要引起这样的争论:究竟是人能树木,还是木能树人。

    2006年春天,大树主干西面4米以上的一根枝干被大风吹断,大树发生了侧斜,不过,这次断腕之痛却给古树带来了另一种效果。从西面观察整棵大树,简直就是一座原木堆积而成的山。

    坐在围栏上休息的几个农民好奇地注视着我。我请其中一个中年人说说这棵树。他抬头看了会儿大树,摇了摇头。

    一个年轻一点的农民插话说,斑鸠和麻雀多。春夏季大树婆娑的枝叶是斑鸠和麻雀的藏身和栖息之地。其中,斑鸠最喜欢在大树高端枝头安家落户。生活在大树上的斑鸠有两种,一种体形稍大,外形类似鸽子。还有一种体形较小,长相也不如大斑鸠漂亮。它们有个共同点:肉质鲜美,极具营养价值。

    居住在大榆树上的斑鸠胆子非常大,夏季村民们在树荫下吃瓜,斑鸠便从树上飞下来抢食瓜子。夏天村里的孩子经常上树,掏斑鸠窝。不过,斑鸠很狡猾,窝做得很高,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根本掏不着。龟兹 <wbr>消失的绿洲古国《一》

    另一个年龄稍长的男人说,过去,库车人出远门归来,远远地看到大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看到大树就快到家了。

    树大成精。我问他这棵树有没有故事。他笑了笑答道,他从小在树下长大,没听说过精灵鬼怪的事情。

    古榆树不远处还有两棵百年以上的大树,一棵是桑树,一棵也是榆树。据说,该乡还有许多百年以上的枣树、杨树等。

    老榆树北面约百米之外即为库车河。当地老人回忆,许多年以前,老榆树所在的位置实际上是库车河河岸位置。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建筑增多,老榆树虽然还在原地,但是,库车河河岸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于大树现在被圈进了村庄。

    分析当地大树多且长盛不衰的原因,除了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之外,主要与库车河有关。库车绿洲由库车河携带泥沙沉积而成,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壤及依傍河流而生,保证了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再者,库车干旱少雨,罕见雷暴天气过程,因此大树几乎没有遭受过雷电袭击。(姜乔)


           插画  龟兹胡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