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籍中已经预见到了玉器市场的现状

(2022-09-03 12:00:00)
标签:

和田玉

和田籽玉

收藏

玉器

玉文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NDqKVjhBc2G88kicH7kR655h4J4wukqwbHvW0ZibkcN0BmtlWJUCQuVRhPb5fpKF9h4EfwnzY8emns6CfkQ76eQ/640?wx_fmt=jpeg

古籍《太平御览》中有这样的记载:“玉者,色不如雪,泽不如雨,润不如膏,光不如烛。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覆十万之师,解三千之围。”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为玉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采玉的艰难,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正因为采玉、琢玉的艰难,玉才更加珍贵、更受尊崇。

即使在当今时代,有了强大的挖掘、运输和加工设备,但采挖和田籽玉的成本依然很高,这中间就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物料成本、场地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所有这些成本都是附加到每一件和田籽玉的成品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NDqKVjhBc15yVp74KB2qmeD772LoeGOnbu3hbWPjulbqBSo6P5xcia6xBXSFJCKVzdApy66FmhaNxLeCYib1MDw/640?wx_fmt=jpeg

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要有收获就必须付出,而且是高昂的付出。而这种高昂的付出已经成为和田籽玉的高门槛,不仅新进入很困难,即使已有的从业者也面临着很高的淘汰率。

从2000年到2013年的十几年间,和田籽玉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火热的年代,也是从业者规模最庞大的时期。如果以这个时期的从业者作为基数,已经有多半在近几年中被淘汰了,而且随着和田籽玉资源趋于重度稀缺、加之经济环境低迷,这种市场的淘汰还在进行中。

最终劫后余生能幸存下来的很可能只是当初的几分之一。这就印证了: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和田籽玉的稀缺和珍贵,其价格也就始终维持在高位,这就让和田籽玉从源头到零售端全程都形成了高门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