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I今相玉
I今相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76
  • 关注人气:6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2022-05-11 18:31:46)
标签:

和田玉

和田籽玉

收藏

玉器

玉文化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NDqKVjhBc3XDeYy2NcXuKtA3yeIiaueZyZgicegEwWnd8TJjOicyUJPn5128qKjiaBD4Av4xf4GEM4YYQkDxakeBw/640?wx_fmt=png

中国人对玉,一向有着特殊的尊爱之情,从而延伸发展出一种优秀而古老的玉石文化。中国最早为“玉”定义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之方也。”

事实上,《说文解字》除了点出“美”,更强调光泽、透明度、声响等物理特性,以区别玉石。中国历代玉器温润圆熟,晶莹剔透,长久以来接受古老文化的渲染附会,逐渐被赋予各种神秘色彩。

财富象征

玉器是财富的象征。早在原始社会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时代,玉器就成为财富的标志。在这个时期出土的大型墓葬中,作为陪葬的玉器就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可见墓主的身份之高,财富之多。

当进入奴隶社会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著名的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大墓等商代贵族和方国墓葬中,葬玉更是丰富,表明大的奴隶主拥有贵重的玉器。

到汉代,葬玉之风更加兴盛,著名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皆出自于此。另外,最能说明玉器经济价值的是商代的玉币,用玉制作成贝形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NDqKVjhBc0b8mR5I5lMr8cX5t3xiaBgDePlwAcb9GmdwW5RibcVTtAmZO7G3QqU09fxWx0dBl8DPiaQfVRgstppw/640?wx_fmt=jpeg

审美文化

作为配饰和赏玩,是玉器的原始功能之一,也是玉器最广泛的一种用途。“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在古代,玉不是简单的装饰,还表明了一个人的身份、一种社会风气,甚至可以起到感情与语言交流的作用。

春秋时,佩玉之风盛行。隋唐之后,作为佩饰的玉器,品种更为丰富,主要有耳、腕、手和头饰等。

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如仿古玉礼器、瓶、炉、壶、山子、人物、动物等,占据了玉器的主要地位。

历史见证

作为文物的玉器,还是历史的见证,有着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更为当今世人所器重。玉器从作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到简单的生产工具,然后融入各种礼制内容,被人格化、道德化,继而被看成是财富的象征、宗教图腾的崇拜……这些无不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爱玉的心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