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直至4月24日,A-T学院为大家带来的《KC运动控制》认证课程的第一阶段已经圆满地告一段落。各位完成课程的学员,也获得了由讲师Patrik Pedersen签发的结课证书。
但无论多么先进的理念或完备的体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其价值所在。在诊疗病患的过程中,多尝试使用KC的思路来观察和解决问题,能够更好的去融会贯通,用KC理论和体系构建新的诊断思路,完善康复计划,提高物理治疗的效率及效果。
在《KC运动控制》课程北京站结束后,A-T运动物理治疗中心接诊了一位“弹响髋”患者,A-T物理治疗师 任明芳,将KC的内容及时反馈在患者的诊疗环节中,AT君借此机会,也和她简单聊了一下:
A:病人大致什么症状?
任:弹响髋,左侧2周前出现,右侧症状出现约1年,行走时感不适。
A:这次的治疗方案有什么不同?
任:恰好刚刚结束的KC课程包含了髋关节的运动控制,所以我采用了髋关节旋转运动控制再训练,激活臀中肌。
A:具体如何练习?
任:起始位置为侧卧位屈髋屈膝,上侧下肢髋关节保持稍外旋,然后缓慢屈伸髋关节(类似步行姿势)。练习两组,共20次后,再次步行时,左侧髋弹响症状基本消失,右侧髋弹响症状明显好转。
A:这么有效么?那是不是这样就可以治愈“弹响髋”了?
任:当然不,要保持无弹响症状的话,需要重复上千次的臀中肌认知运动控制练习。传统治疗中也会练习臀中肌,但很多情况下是臀中肌单纯的肌力训练而忽略了其在整体运动中的功能控制作用。在运动中,稳定肌的作用就像是为运动保持好最优轨道,当稳定肌运行良好时,才会有高效的运动模式。
A:稳定肌被很多次提及啊?
任:是的,在运动损伤后、运动劳损后、手术后或制动后等,稳定肌会失活,造成力线不正确,进而导致运动损伤。所以在实际治疗中,KC课程中的运动控制的测试,观察与认知再训练非常重要。
正如A-T首席体能教练Even所说:
“KC系统且相对完备的体系和成熟且辩证思维模式,讲述的是问题的解决之道,而非单纯的方法和乏味的理论……很多东西之前虽然也一直在应用,但基本不成体系,对相应内容的生理机制和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期待下一期!”
在本次《KC运动控制》结束后,KC中国行的第一阶段将会告一段落。下一阶段的KC课程,将于9月中旬先后于北京和广州两地开讲,内容主要集中于颈椎和肩关节及其全身协同运动。
届时A-T学院会通过官方微信帐号:yachaoliat
官方微博:A-T运动康复中心
提前开放课程的报名通道,同时还有A-T学院独家代理的APA、Mulligan等课程陆续启动,欢迎大家随时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当今运动物理行业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