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教学中做到思路清晰

(2017-11-15 12:19:40)

如何在教学中做到思路清晰

      昆明市周丽蓉语文名师工作室 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 李廷梅

        --听王思懿老师和陈灏文老师的《藤野先生》群文阅读教学

教学思路清晰的课堂是老师教得明白,学生听得明白、学得明白。一节教学思路清晰的课堂,老师的教学是高效的,学生的学习也是高效而轻松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很难做到老师教得清晰,学生也学得高效轻松。

2017年11月7日以听王思懿老师《一线串珠出华章》陈灏文老师《鲁迅笔下的他们——从藤野先生说开去》为例,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思路清晰。

一、导入环节:

首先,由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为什么串?

在导入环节王思懿老师做得非常出彩,王老师用盛着各色美丽珠子的玻璃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散落的珠子变成精美项链学生答串起来

其次,指出什么是一线串珠?

王老师由生活中简单的道理导入到写作的方法——一线串珠,并点明“珠”就是写作材料,“线”就是行文线索。

再次,让学生思考如何“串”

王老师给出“闹钟,课堂,篮球三个词”,让学生思考如何“串”一个同学用时间串起来了,这是非常智慧的一个设计环节。

最后,引出教学的文章是用什么串起来的?

萧乾先生的《枣核》、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思考这文章是用什么串起来的。从不同侧面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时间”、“事物”、“人”和“情”都可以是串起文章的线索。并总结线索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这是导入环节的四个设问,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学的思路非常的清楚。引导出的这组文章也非常自然巧妙。这是非常智慧的一个设计环节。

二、 《藤野先生》群文阅读教学过程。

王老师的教学环节如下:

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所写事件,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其次,根据事件与刻画人物的关系,把学生找到的事件进行分类。

第一类:写藤野先生其人,直接为刻画人物服务。

第二类:写作者离开藤野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

  总结,通过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第三类:字里行间并未写藤野先生的事情。

第三类事件的作用是什么?

至此,我们对作者选材及其作用已基本理清。那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从以上教学设问可以看出,指向已出现偏差。在导入的环节王老师已经带领学生找出时间”、“事物”、“人”和“情”都可以是串起文章的线索。这一环节设问就应该让学生找线索,紧紧抓住线索不放,用线索来带动材料。

可以设问成:《藤野先生》的线索又是什么呢?学生会答是:藤野先生。

哪些事情是围绕藤野先生写的?

再看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事有哪些?为什么要写?

这样就由线”自然过渡“”,只有线,没有珠教学是无料的,只有珠,没有线教学是散的。我们的教学与“一线串珠”的写法是相通的,老师的教学只有紧紧守住教学目标,准确的对准教学目标设问,教学的过程才会清楚明白。  

就像最后师傅(周丽蓉老师)评课时所说最后的结语部分应该回顾总结整堂课,留一点遗憾也可以慢慢探讨。    

  师傅也指出教学过程思路的不清晰,是因为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不清晰。老师们要认真钻研和学习如何写教学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