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文阅读中的几点落实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之(四)

(2017-03-21 16:16:25)
分类: 听课与评课

群文阅读中的几点落实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之(四)

和志茹

2016315,我们在呈贡的云南师大附属中学进行了第四次“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执教者是邵炜玲和陈灏文,两位老师都是初中老师,每节课45分钟。

第一,落实群文之“文”的选材。两位老师的“群文”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第一节课,邵炜玲老师,围绕刘禹锡,精选了刘禹锡贬谪生涯中的几首诗,作为阅读材料。第二节课,陈灏文老师,以演讲为主题,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自由读写单元为阅读材料,在讲了“演讲”的特点之后,让学生自学第六单元的课文。

   从“群文”的组合来看,这些作品都不满足我们研究的要求。一是诗词,一是演讲。但是正因为有了两位老师大胆的尝试,我们才看到了,在其他文体的教学中“群文”阅读这样的教学方法大有可为。比如诗歌的教学,要达到让初中的学生,在一节课里多做积累的话,选材的标准,以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来选材,是一个可供借鉴的方式。同时,还可以思考,不同地教学目的,选材的标准就可以多元化。比如对于初中学生的诗歌赏析,以中考为指挥棒的学习,就可用同一个主题下的学习。多个作者面对相同的人生困境时的不同的态度来选材,如 :贬谪人生中的刘禹锡、苏轼的对比;寄情山水中的“情”的陶渊明、白居易、李白等的比较学习等等。这样的学习,因为主题已定,学生学习起来有方向感,在认知上会有较为深入地思考,这样的学习应该是有益的。

     第二,落实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读”。群文阅读教学,因为时间短、阅读量大的特点,群文阅读如何落实学生的读,这是一个重点。从这两节课来看,学生的读在两位老师的课上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的阅读。比如,第一节课,师:你能从这首诗里读出怎样的刘禹锡?学生也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些端倪,可是这种割裂的学习,于诗歌的诗情、意境的理解是无益的,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因声求气”的诗歌教学。读出诗意,读出站立在文字背后的作者,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节课,把演讲的文本作为文本来学习,也是忽略了“演讲”为何物。如能在学生的读中去落实“演讲”这样的形式,教学目的也就达成了。也就在“读”中有生成,在“读”中完成了“学”。

第三,落实教学小常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也要重视课堂常规的落实。比如两位老师对黑板的使用的忽略。第一节课,老师写了“知人论世——品读刘禹锡的真性情”后,黑板就闲置起来。第二节课,老师则直接没有利用黑板。

以第二节课为例,老师带领学生完成“演讲特点”的学习时,就应该把演讲的特点进行板书,而不是一味地依赖PPT的播放,而且还不同步。老师的板书既是对学生学习的示范,也是对接下来学习的一个标准。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我们仍在路上。总而言之,两位老师的实践,也是对我自己的有益的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