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农业智慧路

标签:
随笔 |
集约化农业智慧路
——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瞥
土地,是世世代代农民赖以为生的命脉。
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经济,无论土地是租佃而来,还是私人拥有,都是以个体农户为单位,在大小不一的地块上劳作。即便在土地集体化的年代,严格的分级所有制度,有限的劳动生产力,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当土地流转逐渐成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基础,当田间劳动迅速插上农业智慧化飞升的翅膀,传统的农业经济就出现了脱胎换骨的神奇变化。
位于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依托土地流转而产生的集约化效应,走上农业生产智能化之路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公司。
虽然这家公司成立于2021年底,但所创立的业绩,不仅让世代种田的农民啧啧称奇,连呼做梦都没想到,就是对现代农业略知一二的新农人也大呼新潮,惊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到公司名下的两万余亩土地上,很快就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变化。
最初的真刀实枪高调亮相,是在2022年5月的一天清晨。碧空如洗的蓝天,不时飞过白鹭等各种鸟群。蓝天下的田边地头,则聚集着许多来自近村和外地的观众,他们亲眼目睹在公司的高标准农田上,正往来穿梭大显身手的各种现代农机,有水陆两栖的履带式拖拉机,也有在水田奔走的早稻直播机,还有在天上飞行的无人机。它们各司其职,有的忙于耙田,有的专注播种,有的擅长除草……
通过采用因土配肥、因土施肥的测土配方等新技术,终于迎来了大面积丰收的黄金时节。公司的收割机如期而至,在田间忙碌着将早稻全盘收下,确保满含科技成果的粮食颗粒归仓。
当晚稻还在田中茁壮成长,公司已考虑好下一步的种植计划:收割晚稻时无间隙衔接种植过冬的油菜等,打造“稻—稻—油”或“稻—稻—菜”的农作物产业链条,在有限土地上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良性循环。
眼下,当万亩金黄色油菜花散发着浓郁香气,弥漫在田间旷野之时,公司全体员工仍紧绷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新一轮的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大家都在赶进度,拼质量,奋力建设5000亩数字化粮油+主要经济作物新品种与新技术、新装备、新机制与新模式的筛选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稻—稻—油”全程机械化无人农场示范基地以及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数字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加紧联合种业企业、种业专家及科研机构共建“粮油数字科研基地”,还有一个占地2300亩智农智旅的“一粒米乡村振兴生态公园”也在如火如荼般建设之中。
从长远发展计议,公司在已创建的鄱谷侯贡米、鄱谷侯香米和鄱谷侯生态米等企业特色品牌基础上,努力创建“一粒米新建新米”地标品牌与“万寿宫”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此外,与相关公司组建粮油联盟,构建产供销一体的数字农业科研平台,全面开展粮油产业化数字化经营,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循环生态链的形成……
要做的事很多很多,要实现的目标很大很大。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公司的主要创始人熊模昌。正是这位已在上海创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本地人,审时度势,带着助力家乡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梦想,怀着把新农业理念和科学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志向,毅然回到联圩镇,带领大家再创新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助江河造就的冲积平原和丰饶水系的地理优势,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条件,公司又在谋划着生产与销售结合、产研学互动、农文旅融合的新型发展大格局。
我们由衷相信,有着集约化优势的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必将在智慧农业的康庄大道上发展得更快更好。
因为光荣与梦想,只属于不断进取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