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小吃

(2023-07-05 08:49:47)
标签:

美食

 

北京的小吃

 

也许北京有许多小吃,但我一是吃过的种类太少,二是吃过的次数太少,所以能残留下来的印象就很浅。时间稍长,也就渐渐淡忘了。唯独有一种价廉味美的街头小吃,只因为有段时间我多次品尝,竟让我至今难以忘怀,那就是或可称之为“摊蛋饼”的小吃。我不曾问过,也不知道它究竟算不算得上是地道的北京小吃,但在我的下意识里,是把它当作正宗的北京小吃的。

上世纪90年代,因工作的缘故,我每年都要去好几次北京,多数时间住在位于北太平庄的江西驻京办。如果不坐出租车直达南方“七省办”门前的话,乘公交车在一个叫“马甸”的站台下也行。那时的四环路还没通呢,连三环路亦颇觉几分冷清。

如果大白天沿新街口朝北走,就在连接三环与四环的空旷大路旁,隔不多远就可见到一两个正在“摊蛋饼”的流动作坊。这种“流动作坊”的当家大件,其实就是用一个废旧大汽油桶改造成底窄口宽的煤炉,里面的火势不旺,但热量足以把上面覆盖的那块大铁板烤出热气。这个大煤炉通常站立在板车或三轮车上,偶尔也有倚靠在人行道边的。炉边忙碌的多是一个约摸三四十岁的北方农村汉子,难得有高大威猛的粗壮汉子干这营生。

说来摊蛋饼也是个需要眼明手快的技术活。只见摊主先用一把秃头歪脑的小猪鬃刷往装了食油的小铁桶里一蘸,然后麻利地移到铁板中心位置由内而外地旋转着刷上两三圈;再从蛋篓中取出一个生鸡蛋,朝铁板边缘轻轻一敲,两手四指一掰,蛋清蛋黄立刻滚落到发烫的热板中央。紧接着,摊主操起一根长尺般的油亮铁片,以看似轻柔无力却干脆利索的“嚓嚓”几下动作,就将混合成一团的蛋清蛋白均匀地刮向铁板的四侧;洒上星星点点的葱花、细盐、味精等佐料后,摊主一只手用那把长尺般的铁片挑起嫩黄微焦喷香的蛋饼,顺势折成四叠,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粗糙的小黄纸,包上蛋饼。剩下来的事,就是一手交给已急不可耐的顾客蛋饼,一手接过顾客递过来的两元钱了。这一切,都是以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快速动作完成的,不能不让人感慨叹服。

在我的眼里,摊蛋饼的确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北京小吃。屈指算来,我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这个口福了。倘若偶尔想起站在炉边等待购买蛋饼的情景,那浓郁的香气仿佛仍阵阵扑鼻而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其间又到过几回北京,但再也没有见过那正在摊蛋饼的人和炉了。或许这么多年来严峻的城市管理,早已把这种不入流的“小吃”从北京扫地出门了吧?

只是,我还在执拗地思念着这种北京小吃。

                                     201111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