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胜古迹篇】资中古城墙·城楼(一)

(2016-06-16 17:00:06)
标签:

旅游

分类: 资中风光

中古城·城

英 文

()

 

登临过北京八达岭、秦皇岛“天下第一关”,游览过西安、洛阳、南京千年古都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古城墙、城楼的雄奇瑰丽。许多的人只是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图片上看到过古城墙、城楼。

http://s10/mw690/0024ISuygy70z5SALOx59&690

1960年前的资州古城图

然而,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县城,至今却保留下来约2公里长的古城墙、五个城门(二个已改建)、一个城楼和二个碉楼,这在四川仍至全国是极少见的。19826月,资中县政府公布大东门古城墙及古城楼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12月,经四川省政府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7/mw690/0024ISuygy70z5UwQ3s46&690

          1993年前的资州古城前西街

资中地名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全国实行郡县制,改蜀国为蜀郡,蜀郡下辖成都、郫县、临邛、广都、资中、梓潼、汉阳等19县”(见四川电大教材《巴蜀地域文化》)。据地方史料记载,资中古城始建于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古城西北依山、东南临江,方三里,位置基本上是现今重龙镇所在地。但后来经考古发现,东汉高祖十年(前197年)由萧何管造的未央宫东阙砖落户资中,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特制的“资中城”铭文汉砖在资中问世(《内江史志》20131期,中共内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P8“内江早期历史一瞥”文中有述),表明资中古城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存在。   

http://s11/mw690/0024ISuygy70z5X8oYOaa&690

     古资州大东街建春门城楼实景(始建于宋代)

唐德宗贞元年(785),西川节度使韦为保社会平安,在资州设立“安夷军”。屯于资州其间,增修城池,扩建城坦,使资州城成为了规模较大的中等城市。宋代淳祐年间,资州太守余(为南宋末年大将、升任主持军政的四川制置使兼任重庆知府)对州城加以增修。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知县邓概将县城拓宽至东北隅,环城郊重龙山全以石砌内外城垣,将重龙山环入城内。城墙全部用石头垒砌,高一丈六尺,周四里九分,八百八十二丈,城门九道。明正德、嘉靖、崇祯等年间,县令丁裕、严杰、施一中、陈銮、吴中尧、沈希圣等都组织人员对城墙进行过增筑加固。

http://s10/mw690/0024ISuygy70z5Zm78J79&690           前西街临江一侧古城墙(实景)

清朝又屡经培修和扩建,增高、加固城墙。康熙初年,资县刘振基对城池予以补修,并在城外环以护城壕沟(护城河),以增强防御能力。乾隆辛卯年(1771)、嘉庆二年(1797)和嘉庆四年(1799),资州州牧本著、赵立忠、吴士淳相继督修城墙,长一千三百六十三丈二尺,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一尺;垛墙高二尺五寸,马墙高三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州牧舒翼令从重龙山后增修内城墙一段,使外山不致逼城。

http://s8/mw690/0024ISuygy70z61vmHJ07&690

   古城安澜门(明代)实景

咸丰九年(1859年),州牧金旃在每城门上筑一炮台,共八个炮台。咸丰十一年,州牧刘彝德在州城东、西、北三门添砌月城(障蔽城门的半圆形的小城)。同治元年(1862年),州牧黄济又于古城达江门外修砌水城(俗称瓮城子),以通汲道。同治四年、五年、十二年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州牧杨昶禀、汪景星、陈德薰等也先后对城墙进行过维修和加固。

http://s13/mw690/0024ISuygy70z6528pu8c&690

    上大东街及古城楼

民国十八年(1929)刘文辉部督军旅长兼资中市政总办陈万仞设立市政公所,督修街道,全城除新正街以外的所有街道,统一规定主街中宽24尺,支街中宽20尺,街沿4尺,资中古城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http://s10/mw690/0024ISuygy70z66IAnT59&690

大东门古城墙

2012年以来,资中县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再现古城风貌,建成中等城市,力争申报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古城”的思路,新建成古城滨江路、滨江西路、滨江东路近五公里仿古城墙、九个仿古城楼。

http://s11/mw690/0024ISuygy70z68rPNo6a&6901981年一中后门抵御洪水的古城墙

 

 

原文发表于2008.07.29《内江日报》,《内江新闻网》2012.2《四川政协》(第1期);2012.5.10《四川政协报》、2014.07.08.全国《凯风网》(魅力天府)本文内容已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