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Here,InAfrica大漠有边
(2019-05-31 11:32:02)
标签:
撒哈拉merzouga摩洛哥 |
分类: 半沙半绿摩洛哥 |
国人对于撒哈拉沙漠的憧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毛早年的文字。在那个只有极少数人能出国的年代,三毛和她笔下的撒哈拉支撑了很多人的诗和远方。待摩洛哥对国人免签后,摩洛哥之旅轰轰烈烈,撒哈拉沙漠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对沙漠没有太大憧憬。这世上很多事情,最终都逃不出“看上去很美”。可以想见第一眼视觉冲击之后,大漠的单调、荒凉会铺天盖地而来。我等都会动物,诗和远方都是现代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现世中两天没有热水淋浴、三天不能联网就会足以将人打回原形,大漠无非是众多打卡更换行头晒照的布景之一。这种布景跟那十几套轮番替换仍能退货的行头一样,人畜无害,又恰到好处地传递了诗和远方。
近年行走,时有一个疑问会翻上来,我们越过千山万水,甚至有时是不顾恶劣气象地理条件,千辛万苦到了一个梦想之地,往往发现景致不过尔尔。那我们行走的意义究竟何在?以前觉得旅行是去了解真正的世界,慢慢认识到,这样浮光掠影地看世界,不要说真相,事实都不一定能知一二,每个人只看到自己想看的那部分世界。也因而从某一时刻开始,不再介意每次旅行中要面面俱到、要不留遗憾。这个世界之广阔之多元,远不是几次旅行所能够了解的。于是开始告诉自己不必匆忙赶路,这世界之大是看不尽走不完的,能体验多少便是多少,去尝试观察与自己不同的人、事和观念,无论接受与否。去了解这世界的多元,消除自己习以为常的认知和偏见。
撒哈拉沙漠行也是如此。较之大漠的雄浑,倒是路上的几个片段令我印象更为深刻:路遇穆斯林人的送丧队伍,所有车辆司机停车待队伍通过,他们对于族人的那份尊重;我们的老司机悠然的人生哲学,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还有到了撒哈拉附近的城市换四驱前往沙漠时柏柏尔司机和我的一番对话。
一次旅行,能有这些片段,已经值回票价。
摩洛哥之旅的撒哈拉沙漠,一般都是到梅祖卡Merzouga。此地位于摩洛哥东部,近阿尔及利亚国境线。撒哈拉沙漠在摩洛哥境内的范围其实并不大,向东向南越过国界到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那里才是真正一望无际的苍茫大漠。梅祖卡靠近两国国界的地方,有五十公里长、五公里宽的一块沙漠,被周边的丘陵戈壁包围着,虽然不算大,沙丘沙色都不差。有公路沿沙漠长边一侧,到了沙漠南侧数十公里处便断了头,村镇沿这条公路线性散落。有沙漠、有绿洲、有公路、有村镇,这里顺理成章发展出旅游业。村镇的聚落与旅游业,不知孰先孰后,也许相伴相生。总之,有人久居的地方,游客相关的所有设施也不会太差。
卫星地图上搜索在沙漠的酒店时,深深为这张图着迷。一侧是橙黄的如鳞片般的沙漠沙丘,另一侧是灰绿的戈壁。二者之间是斜贯的公路,以及沿公路星罗棋布的人的痕迹---大些的是网格状的村落,小些的就是一些点块,有道路直接连到公路。此地酒店众多,一些帐篷酒店营地甚至已经深入沙漠腹地,显然这里已经是一处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这里位于梅祖卡北部,离梅祖卡中心区有几公里距离。我们的酒店位于这片区域的边缘,远离梅祖卡的位置。很惊奇地,橙黄与灰绿的对比之间,有线状星星点点以及大片的绿色,是防风林,以抵御大漠的风沙。
十几小时的长途奔袭,到了梅祖卡市区,早有车辆和司机等在那里,立即换乘四驱前往沙漠边缘的酒店。很快进入四下无人、也没有光亮的区域。起初还有这样的一段公路,只有汽车头灯照得眼前脚下这一片区域。很快公路也没有了,只在无边的黑夜中,空间寂寥到没有参照。司机是当地的柏柏尔人。我问他,你不用GPS吗?不会迷路吗?他说,他从不用GPS,也不会迷路,他只有到城市中才会迷路。
车在黑无边的暗中行进,终于看到一点点灯火后,车进了一个围墙后最终停下。一日十多小时的长途奔袭,深夜下车后,我们很惊讶地发现沙漠腹地竟有如此温暖的所在。而且竟然,这种温暖并不粗糙。摩洛哥当地的夯土房子,外墙表面虽有手工痕迹却平平整整。庭院的地面上有铺装,虽处沙漠腹地,却也干干净净,没有细砂粒落在各种表面。最迷人的是各处摩洛哥手工金属风灯和从雕花金属窗内透出的斑驳光影,简直可以说是精致了。
连庭院中的户外家具都没有简陋感,本地的材质和风格,很有设计感。




室内各种装饰做法充满了令人愉悦地域感和手工感
这一日十几小时的车程太令人疲倦,晚饭后迅速回房间。客房两层高,以室外走廊联系每一个房间。夜晚的沙漠,干燥的风掠过,有些寒意。镂空金属灯在风中晃动,光影也跟着摇曳。远离了城市和人烟的地方,这一处宜人的所在,有如精致版的龙门客栈。
客房雪洞一般,与公共区域类似的材质,连家具都手工砌筑。室内照明仍不算十分明亮,因为开了门就是户外,这里的氛围跟一般酒店客房也有些不同,但无论如何,这里的舒适温暖已经超乎我的想象。开四驱的司机说,他们柏柏尔人住在帐篷里,睡觉时帐篷的门不关,他们不习惯睡眠时头顶有覆盖。而我睡下时还是需要一个闭合空间的,这个空间令我莫名地心安。如同他说他在沙漠从不用GPS,也不会迷路,他到城市里才会迷路----这里是我的沙漠,城市是他的沙漠。
一夜酣睡无梦。翌日晨,早早起来去看沙漠,就在院子围墙外,步行不远即到沙丘。没有光的时候,沙漠其实是苍白暗淡的。柏柏尔人向导穿了色彩很对冲的蓝袍子,后来到了马拉喀什我才知这是马茹尔蓝。他也很懂得我们需要什么,颇投入地摆了姿势配合我们。
静静等待第一缕晨光。果不其然,光线如同神奇之手,只一点点,眼前的色彩立即变得鲜艳沉厚起来,而被光处的灰暗仍未褪去。
太阳刚升起时,照射角度地平,迅速使得沙漠表面渲染上一层厚重的色彩。一行朋友太过兴奋,还没来得及拍几张沙丘完整的脊线,就迅速被我们自己的足迹破坏了。
回望我们的酒店,不远处一片水平低矮的土黄色在晨光下闪闪发亮,便是建筑物聚集处,我们的酒店就在这片人迹最边缘最靠近沙漠处。你永远不知道人与自然的边界在哪里,以为已经到了沙漠边缘的荒凉之地,却也还有那样舒适惬意的所在。





没有人迹的沙表面,细看风、植物、光线共同雕琢的细腻肌理。
开始玩起孤芳自赏来
来沙漠必不可少的项目,骑骆驼。待人骑到骆驼上,稳定性完全无法控制,东倒西歪中所幸抓拍到几张还可以看的。朋友们个个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虽然不是传统的阿拉伯人头巾裹法,但也很像回事。
光线拉长了影子,每个人骑了长腿骆驼一般,影子比实景更有趣。




站在院门口眺望我们刚刚走过的沙漠,隔着门前的铺装,黑灰色的戈壁横亘在院落和沙漠之间。太阳完全升起后,沙丘表面重新变得苍白,一切又归于平淡。这里就是沙漠,日复一日的晨昏,重复上演着戏剧般的色彩和场景变化。
我们的酒店,沙漠中的堡垒,给过不知多少旅人以温暖。
离开时,仍是来时的柏柏尔司机开四驱送我们到附近的城市。终于看到了昨晚的来时路,唯一的这一段公路。天光下,昨夜的四下漆黑一片原来是色彩颇丰的戈壁,甚至有植物点缀其间。我们将重返城市,那是柏柏尔司机口中他的沙漠。所幸,我们都还有自己觉得自如的地方。愿我们都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