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masantwerp |
分类: 夏日法比卢 |
安特卫普之行,未入老城先去了河岸博物馆MAS。
我旅行中参观博物馆,常有看展览和看建筑之分。当然二者兼顾最好,比如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那可是绝无仅有同一次旅行中去了两次的博物馆,而且其中一次赶上周末晚开放时间延长,那种情况下,从建筑到展览细细看了个够。时间短、建筑物又极有特点的情况下,经常是舍展览而取建筑物。所以在巴黎蓬皮杜只停了一个多小时那次,鱼与熊掌,真是令人捶胸顿足。
MAS,目的很明确,就是来看建筑物。
MAS是安特卫普最大的博物馆,位于老城边缘的河岸边,有非常开阔的视野。这座博物馆落成对公众开放不过数年,远远看去,一栋红岩和玻璃呈螺旋状交替包裹的见棱见角方方正正的建筑矗立在水岸边的蓝天下。这一区的尺度不似老城密集,使得博物馆建筑与周边单独分离出来,它的色彩与形体使得它愈发触目。
河岸博物馆MAS,方正的形体,一眼看过去红岩与玻璃呈有规律的交替,约摸可以估计到它内部的空间。
近观红岩,它的质感和色彩很有些熟悉。原来是来自印度,在拉贾斯坦旅行时,很多古老的城堡宫殿豪宅建筑都是以这样的红色岩石砌筑。这种石材在印北的晴空下非常有感染力,尤其是晨昏,多变的光线赋予它们别样魅力。绕了大半个地球,在安特卫普再次遇到。
馆内的公共空间。红岩不止用在外墙,更是延续到室内顶棚和墙壁。楼电梯和公共空间一侧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突然明白了建筑物外观红岩和玻璃幕墙交错的逻辑。这座博物馆共十层,楼电梯和公共空间每层呈90度旋转,所以从外观看上去,玻璃幕墙的位置是沿表皮转圈螺旋式上升的,正是竖向交通的位置,封闭的红岩实墙部分则是展厅。这座建筑物的空间组织逻辑十分清晰,而且将这种清晰的逻辑延续到表皮、到材料构造。
这座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全部是曲面玻璃。某些角度看过去,有特殊的视觉效果。
这样大面积、大尺寸的玻璃幕墙并未有竖向支撑,玻璃幕墙结构构造很见心思。水平的幕墙结构构造,在转角处由垂下的锁链拉接,锁固定在上层结构楼板处。整个体系的受力非常清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好的设计没有什么是需要遮掩的。
博物馆门前广场上有一幅1600平方米的马赛克,是比利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亦是基于一位中世纪画家的名作《死亡头骨》。这个图案不知与安特卫普是何渊源,后来在老城中心大教堂外墙上又一次看到。
某层幕墙前,突然三个少女闯镜,行为艺术一般爬上护栏,中间还回头看正在拍照的我。三个女生的装扮很有点七十年代的嬉皮风。年少总是精力充沛跃跃欲试的。
博物馆屋顶提供了360度的城市全景。这一区临河,过去时工业仓储区,城市尺度明显比老城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