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柯芬园covent_garden苹果市场 |
分类: 英伦探幽 |
在英国各处旅行,但觉大城小镇中的市民生活非常丰富。这些市民生活,既有自发的,如许多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广场上的街头艺人,杂耍演奏行为艺术等,类型丰富;也有有组织的,如在爱丁堡巧遇的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利物浦和伦敦的嘉年华等。即便是有组织的活动,个体投入形式也十分放松。而无论常驻市民抑或游客都会有惊喜,即刻可投入,随时也可抽身。这与我国的民间活动形式大相径庭,我们的街头,即便是广场舞唱红歌,到最后也是拉横幅着制服划地分帮派,总能弄出官方味道来。
科芬园Covent Garden,恰是伦敦市区内商业形态和市民生活都非常丰富的一片区域。柯芬园名为Garden,其实不见花园,它以市场为中心,市场前后空地形成小广场,常年有街头艺人在小广场上表演。围绕市场和广场是各色店铺、剧院、博物馆,附近数条街巷都是商业街,永远一派繁荣。
去柯芬园并非一早计划。对伦敦的古董集市垂涎已久,两度伦敦都错过了周末,也错过了所有的周末露天集市。周一一大早弃而不舍去了波多贝露集市,亲眼看到门可罗雀的状态后仍不死心,对着旅行指南一点点查找,终于发现,周一还有一个古董集市开放---柯芬园,而且就在市中心。于是赶忙进地铁直奔这里。
果不其然掉进去就出不来了。柯芬园古董集市不大,总共不过几十个摊位,我却把几乎整个下午耗在这里,只恨现金带得不够。在一个银器摊子前,手上把玩的一个银质茶滤刚放回摊位上,就被两个背爱马仕的台湾女生拿在了手里。心里暗自叫苦,跟背爱马仕的女生拼价格那是自讨苦吃。两个女生悠悠闲闲细细慢慢手上拿了好几件东西,消磨良久,我一直在附近兜兜转转心里起急。终于,两个女生放下茶滤,将手上的其余东西交摊主付款。见状我立即拿起茶滤在手,先前已经问过价格,直接付钱给摊主,这下连价都没得讲了。摊主的老爷爷老太太将整个过程看在眼里,很心领神会地冲我笑笑。
第二日离开伦敦前,尚余一个多小时,朋友们让司机把大家放在大英博物馆门口,决定把在伦敦的最后的一点时光放在这里。我在伦敦暴走数日,对这附近方位感竟然已经非常强,知道柯芬园离此不远。略一迟疑,跟同伴打了个招呼,转身朝柯芬园走去。
一次伦敦,两次光顾柯芬园,不用说我对这里的喜爱。
一出地铁口,柯芬园附近的商业步行街。此君大约在此常驻,很多影像中都可见他。英国的街头艺人不喧哗不嚣张不会追着人要钱,安安静静雕塑一样,有人投下硬币才会突然有所动作,给人惊喜。这大约也是饥饿营销的一种吧,比伸手讨要不知高明体面多少。
一度柯芬园。柯芬园市场就是这样一个两栋老房子之间加盖玻璃屋顶的半封闭半开敞市场。市场前后的小广场上,不知是否因为周一的集市人潮耸动。
玻璃顶棚下的苹果市场,周一的古董集市,各种五光十色有趣的小物件,价格都不高,很多品相相当好,若有耐心能淘到不少心头好。其实伦敦集市上物件的价格比起伦敦之外的地方还是高了不少,但比起国内来价格可爱太多。我买下的一些后来在北京的古着店里看到类似的,标价已经是高得离谱。柯芬园市场的东西还是属于价格比较低的,也去过伦敦的Grays,那里的古董不乏文物级和珠宝级的,除了钱袋必须充盈外,眼力不够是断然不敢出手的,然而那里的价格较之同级别在国内的价格也是可亲太多。旅人时间不够充裕,很多物件不能耐下心来讲价,囫囵就收了,这样对以后的游客其实不好。后来曾到巴黎圣图安古董集市,价格已经高得不像露天集市,据说是前些年日本人台湾人太多抬高了价格的缘故,这些年欧洲的古董集市大约是国人在接棒。
大部分时间逗留在摊位间,市场建筑内的其他店铺都只能走马观花粗看一下。快离开时,市场玻璃顶棚下的一角,一组街头艺人在玩杂耍。互联网时代见到如此古老的杂技,有时光倒流之感。卖艺人也有些年纪了,手上身体动作的同时还要适度调动现场氛围,口里也不能停,几只瓶子在二人四手间轮替飞舞,速度越来越快,直至眼花缭乱。最后老者将几只瓶子一一收入手中,紧锣密鼓戛然而止,他也半夸张地单膝跪地,大口喘气却是真是的。架势做足,诚不欺客!
第二日再度光临柯芬园。大英博物馆门口灵机一闪,跟欲再进入博物馆参观的同伴打了个招呼,转身朝柯芬园走去。伦敦暴走几日,对市区某些区域的方位感已经出奇地好,知道从大英门口朝泰晤士河方向一路向南,没有多远就能到。穿过牛津街,街角这栋色彩浓烈的房子就像我的心情。后来偶然发现,这栋建筑竟然也是皮亚诺大作。
柯芬园市场前后各一个小广场,沿两翼室外的步行路放宽,使得市场四周形成略为宽阔的空地。四周建筑围绕着广场和中心的柯芬园市场,有高大上的皇家歌剧院和伦敦地铁博物馆,一路之隔的Jubilee市场,其余各式餐厅店铺,室外座位形成组团街头艺人混迹其间,各种元素混杂。
柯芬园市场,大跨的钢结构玻璃顶棚连接了两栋红砖建筑,使原来的室内外连为一体。原本室外地面和地下一层也笼罩在大罩棚下。现代建筑常用的中庭百多年前就已在这里形成。
周二的苹果市场,摇身一变成了手工艺品集市。原来这里每周只有周一是古董集市,其余日子都是手作集市。
柯芬园市场店铺形态非常丰富,排列组合也出人意料, Chanel彩妆店隔壁是可以买到火漆封印的文具店,再过去是百多年历史的老牌茶叶茶具店Wittard,接下去是Godiva巧克力店和Links of London银具店。。。大牌潮牌百年老牌,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
市场两栋红砖建筑都有内走廊,使得许多店铺有两个出入口,可以从内走廊一侧穿店铺到达中庭,空间非常丰富。
中庭地下一层两侧是餐厅酒吧,日常总有街头艺人在此表演。时有精湛演出,原本嘈杂的人群被渐渐吸引,演的听的都投入,渐入佳境引得所有人安静屏息,一曲结束,大家将掌声喝彩毫不吝惜地给与演奏者。在这里,精彩每日上演。
柯芬园市场后部的小广场,教堂三角形屋顶柱廊的下方形成天然舞台区,有艺人在此踩高教独轮车抖空竹。
端得精彩
街头艺人非常善与观众互动
黄衫小女生几次想帮助艺人捡拾故意掉落的陀螺,怯怯跟在旁边,奈何都被别的小男生抢先一步,终引来艺人亲自与小女生交流。将陀螺交还到艺人手上,小女生满面通红地跑开。我年幼时亦是害羞的小女生,却没有遇到这样耐心的陌生人。
从柯芬园返回大英博物馆,附近的这几条街亦是商业区,中间还横穿著名的名店街邦德街。沿途建筑、店铺、橱窗皆有趣,连锁的Costa
coffee都比我们的城市中日常见到的有型格。
离大英博物馆门口最近的店铺,这辆古董自行车进过很多人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