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petra_by_nighttreasure |
分类: 迦南纪行 |
佩特拉Petra,所有去约旦的旅行者的终极目的地。
有关佩特拉,无数文字影像已经传递了它的前生今世,几个著名的角度深深印记在世人脑海中,几乎所有“今生必去的XX景点”的排行榜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它于我们,实在是熟悉又陌生。
到达佩特拉,正是一天中光线最好时分。酒店几乎就在景区入口旁边。不知是否因为佩特拉,荒凉的大漠中在此出现了村落的痕迹。几条通向佩特拉的公路交汇处形成人的聚集区。最后这一段汇成一条道路直通景区入口,周边几乎都是酒店。
旅行前做功课,网络上无数关于佩特拉的照片中,一张夜景牢牢抓住了我的目光。照片中满地星星点点的烛光摇曳,佩特拉最著名的景点Treasure的古典立面在半明昧中格外神秘巍峨。瞬间倾心。立即搜索,发现了Petra by Night这个夜游项目,每周几个固定的晚上,在Treasure前的广场上有一个贝都因人的表演。话说我对各著名景点的歌舞表演之类的项目素来不感兴趣,这个夜游项目从入口要步行两三公里才能到达表演场地,能趁着夜色一探佩特拉才是吸引我的原因。
佩特拉Movenpick Resorts,
离景区检票口最近的几家酒店之一。夕阳倾洒在酒店大堂,这般光影,心已飞出门外。
酒店大堂悬挂着约旦国王王后的照片。拉尼亚王后和西班牙王后莱蒂齐娅是当今各国王后储妃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一直觉得她们两个在长相身形气质上都颇多相似之处。
Check-in后立即冲出酒店去订晚上演出的票,很幸运在佩特拉的那晚刚好有表演。这个项目的门票不能在网上预订,我们到酒店的时间几近傍晚,一路上都在担心是否当时能订的到票。所幸淡季人不算多。
订好票有了闲心四处走走。景区入口旁只这样一条公路,单侧有建筑物,都是酒店、餐厅、纪念品店之类,总共不过十几家。另一侧山坡上稀稀落落一些两三层高的房子。走到一处高坡,远远望去就是眼前这幅景象。佩特拉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华。应该是景点出名之后,围绕这里开始有人居住,都是靠景区吃饭的人。
此处店铺寥寥,纪念品店里的东西乏善足陈。热情的贝都因小哥非要教我缠阿拉伯人的头巾,用了我自己的披肩,色彩太对冲,出来的效果颇有太平天国的红灯照的风格。对着镜子想留下一张红灯记,一再对不准焦,倒是把店里镜子上的渍迹拍得一清二楚。
等着出门看表演的这段时间,天色渐暗,室外实在没有太多可看,遂回酒店看室内。也是职业习惯,这些年住酒店,凡是有特点的酒店都会里里外外细细看过,包括一般住客不太会去到的地方。这间酒店其实并没有太多特点,唯大小不等几个中庭,使得平淡的空间顿生趣味。最大的这一个中庭,三层以上的区域就是客房区,朝向中庭的房间原本自然采光并不好,夜晚反而造就了有如古老阿拉伯客栈的效果。
终于等到夜晚入场。从检票口要走两三公里才到表演场地,沿途只两行烛光牵引,没有其余照明。眼睛要好长时间才能适应这种昏暗,同时又要注意脚下的路。影影绰绰中只直觉道路越来越窄,两侧峭壁铺天盖地压下来。所幸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摸索着向前,并不会觉得害怕。
终于,Treasure前,两三公里的连续蛇形小道尽端,第一次出现了一片开阔地。地上无数只蜡烛映红了场地和Treasure端正古典的立面。第一眼的佩特拉,能在这样一种时间与环境下,也是幸运。
人们席地而坐,自发形成了表演区和观众区。除了烛光和若隐若现的月光再无其余光亮,前排人的轮廓融入黑暗中。没有三脚架,手持不成片,连对焦都难。将ISO调至最高,噪点无数,勉强得此几张。
表演很简单。两个贝都因人,轮流以笛和不知名弦乐演奏,中间大段吟诵,估计是佩特拉历史和贝都因民族史之类。完全听不懂,唯语调铿锵,单音调的弦乐笛管,寒冷中有金石的锐利激越在峭壁间碰撞回荡,和着夜风和摇曳烛火,愈发有金戈铁马的荡气回肠。
表演时间不长,结束后人群迅速褪去。多数人扛不住寒冷和空寂,也有部分人留下来,在空旷迷人的烛光间停留。
最后看了一眼烛光摇曳的场地,沿来时的狭窄路口离开。
一路都是这样的烛光指路。狭窄处抬头看天一片漆黑,两侧峭壁压面而来,忙将目光收回,地面这一路迤逦格外令人心安。回程不似来时,大队人马延绵不绝。因为在Treasure前逗留,我离开时后面的人已经不多,又一路拍片停停走走,好几次发现周边只余我一人,前后也听不到谈话和脚步声。于是快步追赶前面的一队人,好不容易赶上了,拍几张片发现周围又空无一人。就这样停停赶赶。
离入口越近,峡谷越为开阔,到此处终于可见些天光。
离开入口前,最后看了一眼这些纸灯笼。一路的黑暗多亏这些烛光所带来的温暖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