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意外收获之V&A Museum

标签:
v&a_musuemexhibition_roadlondon |
分类: 英伦探幽 |
V&A 入口门厅上空的雕塑
V&A Museum是个意外收获。
在伦敦众多的博物馆中,若只能选一间参观,大英无疑是首选。除此,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也在我的must-visit list上。一次不长的旅行中,一个城市中不是走马观花地造访两个博物馆绝对算是奢侈了。因此,尽管V&A是我的个人偏好,也不得不叹着气将它从最初的行程上划掉。
较之纯美术馆,我对V&A这类实用艺术博物馆十分偏爱。纯美术馆中那些令人屏息的名作所释放出来的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纵之才,仅供膜拜和欣赏。而工艺美术馆内的收藏,许多精美的器物本身具有实用功能,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和设计水准外,其后更蕴含着独立匠人的智慧与专注。匠人水准自有高低,但天分之外的勤力与执着无疑是普通人可以碰触得到的,而这种执着与专注又透过器物之美影响和感动了我们。
到伦敦的第一天,除了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所要参观的项目几乎一一落空。下午最后一项参观是肯辛顿宫蛇形画廊的夏季临时展廊。当然它不错,但是这个临时展廊更像一个装置艺术,很迅速看完。然后一行人慢慢朝肯辛顿花园南侧入口走去,对面就是皇家阿尔伯特堂The Royal Albert Hall。
这时,地接说,今天是大家第一天到英国,走了一天累了,可以在附近自由活动,一小时后晚餐,之后早点送大家回酒店休息。此刻下午四点,酒店在市郊,回去了估计就没可能再出来了。迅速查阅一下地图,发现博览会街就在附近,伦敦数间著名博物馆集中在此,包括V&A。于是跟同伴打个招呼,告诉大家我要自己走走,晚上自己回酒店。
伦敦的博物馆,多在五点多钟关门,V&A提前十五分钟就已经开始清场。所以实际在里面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时,然而已经无比满足。
V&A全称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名称来自于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阿尔伯特亲王。在V&A入口information处取了一张博物馆地图,展区跨越地上地下数层,有按地域、有按年代、有按类别,一时难以研究清楚布展规则,也无从取舍。展厅大部分为开放式,一些宽敞的走廊也做展示空间。一进入就被各色展品弄得眼花心慌,进了大观园一般。眼前的还没看清楚,一转头看见连通的另一个展区,心就飞了过去,满眼是焦点又满眼聚不到焦。我一遇到心仪的地方就犯这个毛病,是震憾、是情怯、是贪心,是处处想看又处处抓狂,心神与身体分裂,谁也控制不了谁。想想只有一个小时时间,赶忙深吸口气,定下神,决定先去中国馆看那对花梨顶箱大柜。
终于,站到中国馆的花梨顶箱大柜前。长舒一口气。
这对大柜分立在对称的位置,光身素面,只见黄色花梨的润泽在聚拢的柔和光线下安然释放。两件完全相同的大柜宽厚高大,从整体到细部尺度合宜。通体光素,甚至没有线角,仅在柜脚之间的牙板上有雕饰。构件间咬合严密,间不容发。选材讲究,门板、侧板几块大料都是整板无拼接,花梨优美的木纹也近乎是对称的,十分罕见。形、色、工臻于完美。
这样的美丽是有安神作用的,绕着这对大柜细看的时候,呼吸渐趋平稳缓慢,先时的抓狂也慢慢褪去。
中国馆有一部分是不允许拍照的,因而这对华美的花梨大柜并未录得任何影像。网络上也能搜索到照片,只见其形,气韵嘛,只有亲临现场。
从中国馆出来从容许多。这次V&A之旅本来就是意外收获,看到任何一点都是赚来的,又何必介怀错过什么呢。日本馆就在中国馆旁边,还是放弃掉了。什么时候有机会到日本再看吧,正仓院停留在计划单中已经很多年,那也是一个深坑。。。
肯辛顿宫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每年请一位名建筑师在此设计夏季临时展馆。这一年是日本建筑师藤本介壮作品。几乎就是一个装置艺术。
肯辛顿花园南侧入口正对椭圆形的皇家阿尔伯特堂the Royal Albert Hall。也就是在此,我突然发现,博览会路就在附近,于是告别同伴,转身直奔V&A Museum。
V&A入口处的信息台,在这里取一张免费的博物馆地图。到这里才知全英国的博物馆都是不收门票的,在这个物价出了名高的国度!仅凭这一点就能让人立即爱上这个国家。各博物馆都在入口处设捐助箱,有些博物馆的地图是要收费的。
一进门的宽阔走廊是雕塑展厅,还没来得及细看,被旁边的服饰展厅吸引,一头扎了进去。这里不乏近现代名家名作,很多是耳熟能详的名牌。第一张蕾丝与金属和宝石交织的项链便是出自Dior。时尚,在我们这里代表奢华与潮流;在V&A,它是艺术与设计。
服饰按年代展示。很多我们只能在古装剧中看个皮毛,在这里,化作真实的物料和手工。
走马观花看雕塑
波斯瓷器。后来在大英,也是波斯和中国瓷器给人印象最深。最后一张风格的瓷片,至今在土耳其很多地方都有模仿。
博物馆是古香古色的老建筑,做展厅会有些先天不足,却也造就了与现代博物馆不同的空间感受和光线效果。此处中庭天窗几乎布满活动遮阳百页。
此处空间应为老建筑间的加建,四方形庭院中间是圆形建筑,以玻璃屋顶围合周围建筑和圆形建筑之间的夹缝,形成非常有趣的室内空间,是布置雕塑等不怕日光的大件艺术品的绝佳场所。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木制楼梯、阳台布置在这个空间中,展品与建筑和室内空间相得益彰。
图拉真圆柱Trajan's Column。这个应该是仿制,真迹至今仍屹立在罗马城内。尺度非常大,真迹的内部是楼梯。
珠宝馆,不允许拍照。这两张纯属侥幸,刚进去时不知规矩。珠宝馆面积不大,从古至今各种流派材质的珠宝密密匝匝,亮瞎双眼,女人站到这里实难把持住自己。几年前卡地亚在北京籍故宫午门博物馆做了珍藏展,那一次已经让我惊叹得无言。V&A无疑更胜一筹,它的丰富性与艺术设计成就是单一品牌难敌的。
在珠宝馆只看了很短时间,已经有工作人员提醒大家闭馆时间快到了。随着人群向出口方向走,路过开放式的博物馆店铺时,对着丰富的陈设只能咽下口水。暗沉的前厅和明黄的入口,每天上演着芝麻开门芝麻关门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