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RUPGAARD MUSEUM EXTENSION BY ZAHA
HADID
到过ORDRUPGAARD MUSEUM之前,对于扎哈Zaha
Hadid的建筑,虽然在各类书刊媒体上无数次见过,在北京的两个SOHO工地晃过,一零年初在罗马MAXXI现代艺术馆开幕前一个月在围墙外隔着距离看过,但是从未在一栋完全落成的建筑内外仔细走过。ORDRUPGAARD
博物馆扩建部分,竟然成了第一个进入到内部的ZAHA建筑。
这位伊拉克出生的女建筑师从作品到外形性格都极具辨识性,令人过目难忘。从早年直折尖锐的的建筑小品发展到今天曲面奇突的城市巨无霸,其作品的戏剧性一如既往。十多年间,建筑师本人成功跨界建筑、室内、家具。。。乃至时尚界,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拜时代所赐,曾经默默无闻的建筑师与光芒万丈的明星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如今也能合二为一,明星建筑师一词应运而生。能够的上如此称谓的建筑师,ZAHA无疑公认是其中之一。此明星绝非绣花枕头,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曾经评选全球百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百人共分四组,扎哈位列Thinker一组的第一名。娱乐明星组的第一名是Lady
Gaga。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业界流传的关于此姝的强势以及对其作品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与她的思想一样彪悍的还有她的五官身形。曾经两次在北京的Galaxy
SOHO目睹其本人,从头到脚例牌一身黑,略一低头,粗眉大眼间竟是少有的温柔。万众注目中走过簇拥的人群,重新裹紧身上的一袭宽袍大袖,双手交错着抓紧衣物的边缘,这个动作竟生出些许柔弱感,身形也远没有镜头前的夸张,不过是正常发福的中年妇人。女魔头也有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
ORDRUPGAARD
博物馆扩建是扎哈2001年的作品,位于哥本哈根北部。一如ZAHA早年的建筑,多数都是几百数千平方米的小品,这个博物馆的加建也不过1150平方米。ORDRUPGAARD
博物馆掩映在绿树葱郁的花园中,原馆是一栋不大的古典建筑。加建部分表面覆盖黑色石材,安静伏卧在满园绿意中。沿两个长立面是通透的玻璃幕墙,室内室外之间,一眼看过去穿透几个空间,建筑物另一侧的景致就在眼前。新建部分虽然是充满现代感的流线型曲面,却与古典建筑毫不冲突。
ORDRUPGAARD
博物馆设计于2001年,2004年完工,一千多平方米的加建前后用了四年时间。将近十年之后的2010年,七万平方米的广州歌剧院落成,如珠江岸边的两块黑色砾石。这个歌剧院至今还无缘去参观过,无以评判。看过的朋友评价不一。据闻,歌剧院施工期间建筑师本人从未去过现场。上个月,北京的银河SOHO落成,三十三万平方米的巨无霸,从2009年到2012年同样也是历时四年。这个庞然大物如此昂然,一张灯火通明的夜景照片使周围的这城黯然失色。它所在的位置,曾经是北京旧城内的跨越了数条胡同的一个街区。朋友家那间平房前我们曾经把酒谈天、听夏虫鸣的那个小院,如今是Galaxy
SOHO的一个配电室还是通风竖井?
两年多前Galaxy
SOHO开盘时,一位外籍建筑师向ZAHA本人提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当今天面对的都是如此规模庞大的项目时,是否依然保有十几年前做小房子时的那种真诚。建筑师本人气势依旧,顾左右言它。
十年之前,无论怎样的意气风发和锋芒,这些如岩石般小房子深深沉到土地中仍然保持了对周遭的敬意。十年之后,曾经有意无意的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已被建筑师本人呲之以鼻。
十年之后,“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ORDRUPGAARD
博物馆坐落在哥本哈根北部。这一区环境十分优美,植被密度大,建筑密度低。一栋栋独立住宅被绿色包围着。

ORDRUPGAARD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座花园,从铸铁雕花大门进去,建筑深深地掩藏在密林后面。

沿青翠的草坪向前是博物馆加建部分的入口。加建部分包括了整个博物馆的入口接待厅和一座餐厅。



如一块黑岩静卧在神秘的绿色花园中。

尽端的餐厅的玻璃幕墙通透轻盈,透视与反射交织,融合了室内和室外。

不大的主入口和售票厅。外墙的倾斜和曲面一直延伸到室内。清透的玻璃隔开的是室内外,延续的是空间。


入口售票厅也兼纪念品售卖厅。一点颜色使得黑白灰的室内活泼起来。

建筑师早年的作品多倾斜,多锐角。小小卫生间是平行四边形,连洗手池也跟着房间形状特别设计出锐角。



两侧以窄窄的坡道通向后面的空间,身边就是满目青翠。


尽端是开敞的餐厅。


白色从餐厅地面、墙面一直爬上顶篷,与室外的黑色石材形成对照。一把红色椅子点亮了整个空间。

阴的或晴的午后,安静地坐在此就好。

餐厅室外。

两片玻璃幕墙相交处,一块弧面玻璃使得这里成为有趣的角落。

这块安静的黑石,将自己嵌入环境中,最终与环境水乳交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