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旅游摄影时尚云存储 |
分类: 数码电子评测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络存储已经从移动硬盘时代逐渐转化为“云时代”,对于家里成堆的移动硬盘来说云存储早已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网络数码达人重视,不计其数的网友都在逐渐把自己硬盘上的视频、音乐、图片上传到云空间,从而能够整理出更多的空间留给其他程序运转或保障网络游戏的顺畅运行。
从另一层面来说,云存储相对也因为更加环保和安全、保密性更高而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款西部数据(WD) My
Cloud 3TB NAS个人云存储,虽然产品上市已经有段时间,但是当真正把它拿在手上的时候还是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你平时也喜欢摄影、旅游,那么西数的这款个人云存储在确保网络稳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替换你随身携带的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工具,从而更大程度上节约上传的时间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一般拿到新的数码产品总是习惯性拍摄一些产品外包装及外观的照片,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留念,一方面万一遇到外形等产品缺陷时也可以留作证据,便于退换货,当然没有人真的希望自己买到瑕疵品,但是有备无患。

单从外观来看,产品本身极具时尚感,如果搭配欧美系家具或者苹果系电脑都是非常的合适。
用西数同款1TB的移动硬盘来做大小的对比,不难看出这款产品本身还是很小巧迷你的。

烤漆的外观简洁明快,虽然本质还是塑料的外壳,但是给人第一感觉像是合金的错觉,厂家在设计上还是很下工夫的。看似小巧的机身但是分量并不算轻,三围分别是139.3x170.6x49mm,产品重量则为0.96kg,所以其本身并不像它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拿在手上还是非常有质感的。

机身上下都布满了散热孔,而实际使用当中也并没有发现有发热发烫的现象产生,和电脑机箱的运作相比,它几乎是静音运行。

机身后的结构也非常的简单,电源插口,网线插口以及一个USB扩展插口,将来如果觉得空间不足的话也可以继续链接其他硬盘或云空间进一步扩大存储。
此外,产品支持USB3.0扩展,直接上传数据,读取数据更加方便。电源插口插上既可以启动,紧挨着的是一个锁孔位,也可以防盗。

机器标配自带3个国际转换插口,几乎适合在任何国家直接使用。同时提供电源线和网线一根,简单明了

因此实际的安装也变得非常轻松简单,只要将电源线连接,网线连接路由器,WD My Cloud就会自动开启运行,而无需其他额外操作。
如果对于产品的外观或内部数据有任何疑问也可以通过浏览官方主页做更多的了解
http://www.wdc.com/cn/products/products.aspx?id=1140

开箱检验完毕后,可以开始尝试安装所需程序。
http://setup.wd2go.com/?mod=download&device=mc
所需安装程序在官网即可直接下载,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系统的安装程序。

安装程序可以通过官网的链接,也可以先从使用说明看起,下载完安装程序双击安装即可。


系统会自动搜索链接到WD MyCloud


看到上述的字样代表已经安装完毕。

桌面会增加4个快捷方式,分别是云存储、学习中心、控制面板、公用共享。

那么如果此时仍对整个云的操作方法一头雾水的话可以先看看学习中心,这样之后再操作就会相对舒畅一些。

其次可以打开唯一的黑色程序控制面板

那么一开始打开的时候系统默认为是英文的,这个可以首先通过最后一个菜单进行简单的设置,选择中文,保存就可以了。

于是我们得到接下来的这个画面,那么明明说是3T的为什么显示是2.9T呢,其实这个道理其实和硬盘,移动硬盘的道理一样的。

那么实际系统默认安装的一些程序软件就站了810M,所以说可用空间大约是2.9T,不要纠结为什么不是3T了。

用户代表的是可以登录云空间的账号。

还可以添加共享的菜单

云访问

Safepoint是西部数据为用户提供的安全备份,一旦出现故障则可以直接从Safepoint中恢复用户的数据。有点类似电脑自带的备份记忆点,道理类似。
在设置界面的诸多功能中,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即使远程访问的设置,开启了这个功能,也就意味着可以让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即使不在局域网内也可以直接访问到My
Cloud中的内容,不受地点限制充分发挥其在存储方面的优势,毕竟现在已经步入4G时代,公共WiFi在大城市中也比比皆是,有了功能基本可以基本抛开移动硬盘或U盘类的存储工具。

当设置完成后我们可以选择打开WD My Cloud程序,进行实质性的传递文件。

第一次打开时也会看到学习中心和入门指南。

那么无论上传还是下载功能在电脑上操作几乎与硬盘之间的上传下载没有很大差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传的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一个5G的视频上传大约只需要10几分钟即可,如果换做其他云空间可能需要1-2个小时也有可能。

那么无论上传还是下载功能在电脑上操作几乎与硬盘之间的上传下载没有很大差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传的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一个5G的视频上传大约只需要10几分钟即可,如果换做其他云空间可能需要1-2个小时也有可能。

传输完毕后我们可以从公共共享里去查看已经传输到云空间的文件。

图中的文件就是刚才通过云存储传递的文件,实际还是相当方便的。
这对于频繁需要上传影音作品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便利的,另外也省去了刻盘或者挂机上传的苦恼。

那么如果是在公司或者有电脑的场所我们可以通过邮箱来登录云空间进行传输或者下载文件


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打开相对应的文档就可以很快看到自己家里电脑的文件了,是不是很方便?
接下来看一下它在手机客户端的表现又如何呢?

平时用的是小米手机,而且很顺利的在小米应用程序里就直接可以搜索到安装程序,太省心了。

链接进入后就可以看到类似PC端公用共享的界面了,点击子菜单可以很迅速的看到自己之前上传的文件。

当然也可以使用手机直接上传手机内的图片到WD My
Cloud内,上传速度取决于你的网速,总体感觉还是非常快的,和手机直接与PC之间的传输没有差异。


那么除了常规的云空间共享外,WD还提供了专门用于照片分享上传的程序,操作相对于前者就更简洁了。

我试着用手机端传输了一些照片到云空间。

然后通过PC端立即就可以查询到文件,从这里不难看出如果有了这个云存储的话,你也再也不用担心手机内存不足了,拍完了视频照片都可以立即上传然后就可以把自己手机内的照片删掉清空再拍,这样是不是等于你也有了一个几乎可以算无限内存的相机?想想也开心啊~

随后用手机端通过云空间查看刚上传的蓝光DVD,完全没有脱卡的现象,表现力也是非常的惊人,这样在有网络的地方你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家里保存的电影或家庭录像了,是不是感觉很神奇?

总评:
作为一款针对普通消费者所推出的私有云产品,WD My
Cloud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改NAS类产品以往给我们带来易用性差的特点,反而是表现得非常的平易近人,即使是对于大多数毫无使用经验的用户来说,也能够方便的使用。

没有繁杂的设置、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产品本身最大的便利是,大大提高了个人云空间与手机端的互动性,同时在网络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无论上传,下载,观看视频都非常的方便,几乎可以抛开日常生活中大家一直携带的移动硬盘,U盘等。而从使用成本来看,西部数据My Cloud的硬件本身售价就已经相当低廉,周边的软件也均为免费软件,加上My Cloud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让用户们无论在购买和使用时都不会有太大负担,的确是入门级用户的不二之选。
前一篇:印象无锡-蠡园之美
后一篇:影像世界中的上海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