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明明是登瓮、击瓮,后世为何变成了砸缸?想不通。
求教:
1、缸与瓮产生的时间及其造型有何区别?
2、有关“瓮”的成语词组甚多,有谁知道带“缸”的成语?
3、有无带缸带瓮的俗语、故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