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狗不像狗

(2020-08-08 14:25:59)
分类: 读书随笔

狗不像狗

/忧者无忧

 

作家尹学芸有一段文字:“城里的狗都不像狗……不像狗的狗才体面,瞧他们牵在手里,像是拉着一捆子人民币……村里的狗都纯得像狗,啥都不像,只像狗……”

这是作品主人公赵庆福心理状态下的眼中狗。

事物和行为都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比如鸟,喜鹊、麻雀是典型鸟,而鸵鸟、孔雀则是非典型鸟。比如单身汉,未婚快递小哥是典型的,未婚神父则是非典型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模型,因而有不同的典型认知。

赵庆福心中的典型狗,是“能逮兔子,能捉小偷,能看家护院”的农村狗。而“像熊、像羊、像鹿”的城里狗,则是非典型狗了。

“狗不像狗”是个有趣的话题。由此可以联想到一系列的“啥不像啥”,啥是啥,有无穷答案。

官不像官、民不像民,男不像男、女不像女,警不像警、匪不像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师不像师、生不像生,医不像医、患不像患……

黑不像黑、红不像红,善不像善、恶不像恶,正不像正、邪不像邪,功不像功、罪不像罪,美不像美、丑不像丑……以及诸多政(者正也)治术语,都可归入那个“啥”。

像或不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你认为像的,他未必认为像。你认为不像的,他未必认为不像。换言之,像或不像,属于各说各话、自言自语。

认知基于视角,基于高度,基于利益,基于学识,基于眼光,基于胸怀……“基于”不同,则认知不同,判断不同。共鸣有边界,异见无穷尽。

2020/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