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三四事
(2018-08-25 15:40:39)| 分类: 人生参悟 |
七八月,三四事
文、忧者无忧
有些事,忘就忘了,没必要记住;又有些事,很担心遗忘,所以应写上几笔。
1、“揪辫”的事
上周六奉命到单位来,接受市委巡察组的谈话,这绝非等闲之事。预定20分钟,实谈50分钟。自以为应对得体、流畅、没毛病,很是高兴。因此,有兴趣安下心来,揪揪永新老头的小辫辫。
动笔之前,并未想好写什么,写多长。原以为写个千字文就不错了,乃至落笔,竟端坐桌前5个小时,码出两千余字。这纯属意外之事。
“揪辫”有风险。常理上讲,自己揪他人小辫之时,必须小心自己留下小辫被他人所揪。而我的“揪辫”文,在发布之时,事实上是一不小心留下小辫的。比如,我本意推介的老家方言“煽”,被错打为“煸”。
写“揪辫”文之前,我已从博客中得知,永新老头家心爱的狗狗“走”了,他的心情极差。但我少许顾虑之后,还是一鼓作气完成并发布了“揪辫”文。本意只为逗乐,但愿不被以为是“伤口上撒盐”。
2、“考证”的事
话说7月17日,我参加了大连市组织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之前半个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被我学了个昏天黑地。
这次参考,并无外力相逼,纯属自我加压。即使不参考,我该干啥还干啥。但我个人的想法是,既然身在执法部门,既然处于这个位置,就应拿到执法证。有了此证,说话办事会更有底气,更有说服力。老袁头直白地补充说“更加牛B”,我笑而不语。
据知,这个考试以前是有旁门左道的。但现在基本没有了,代考之类的弊很难作了。考场有监考人员,考试在网上完成,考题为随机抽取,电脑有远程监控。邻座试题并不相同,没有抄袭的可能性。题量很大,没时间更何况不允许“打小抄”。
题型分单项、多项选择和判断正误三类。参考人员不必打字,只需打钩。可“钩”在何处,这是关键,这得靠实力。我一题不漏地打完了钩,但对其正确性、正确率并无把握。
不过我想,就凭对考试的认真法、努力劲,也应该让我通过。8月22日得到通报:参考34人,通过25人,未通过9人。谢天谢地,我在25人之中。
这令我欣喜。参考有风险,通过了考试让我欣喜,挣得了面子更让我欣喜。主动报名参考,表明了我的勇气。顺利通过考试,平添了我的底气。
3、“落枕”的事
7月下旬至8月中旬,大连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酷暑。气温偏高且持续时间偏长。30度至36、7度的天气,热得大连人受不了啦,空调脱销。
某日起,我的颈椎以及双肩疼痛难忍。起初,以为是睡觉“落枕”惹的祸,没太上心,想着“顶”上三五天便可“过去”。没想到,延续一周后,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
同事及媳妇看我表情痛苦、扭头艰难,建议我去针灸,别再硬撑。“听人劝,吃饱饭”。在“某某某工作室”,针灸师先在右腿肚、脖颈部扎了针,后在颈、肩、背部拔了罐,并说:“50岁以后,这不叫落枕,叫颈椎炎,空调吹的。”
第二次,左腿肚扎针,颈、肩、背拔罐。第三、四次,腹部扎针。至此,疼痛大大缓解。之后,本想再接再厉再去几次的,但因不再难以容忍,再也未去。中止针灸一周之后的此时,仍有隐隐的疼。
4、“练字”的事
由于酷暑流汗,由于颈肩疼痛,由于防台防汛,大约二十天未临帖了。下一步,练字仍将继续。
(2018/8/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