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在欧洲·玛丽亚
(2017-05-09 10:53:13)分类: 山河履痕 |
忧在欧洲·玛利亚
文、忧者无忧
在欧洲,见到了诸多圣母院、圣母堂、圣母像。典型的塑、画像,是“圣母哀子”像,圣母怀抱耶稣,面容悲伤。天主教里,集圣父、圣子、圣灵于一体的上帝、天主,是唯一的“崇拜”对象。而圣母玛利亚,不是崇拜,只是“礼敬”对象。
圣母玛丽亚,基督教《圣经》新约和伊斯兰教《古兰经》里耶稣(尔萨)的生母,她的名字מרים(Maryām)在亚兰文就是「苦涩」的意思。汉语《古兰经》译作“麦尔彦”。
她因圣神受孕,以童身生了基督。在圣殿将其奉献给圣父,并与死于十字架的基督共受痛苦。她只在圣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她是无罪之身,不同于其他凡人。
一般新教却只视玛丽亚为耶稣在地上时的生母,不接受天主教关于玛丽亚无罪之身可以作为中保的说法,有部分教会还否认她具有无罪之身。有些较教会称她为童贞女圣玛丽亚,视她是一位圣徒,但不称她为圣母。
在天主教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祈祷仪式,称为玫瑰经祈祷。玫瑰经于15世纪成形,1495年得到罗马教廷承认。玫瑰经祈祷的核心在于冥想圣母的十五种奥秘,即圣母一生经历的欢喜、痛苦和光荣各5件事,以实现自我净化。
5件欢喜事:天使告知圣母将怀孕生产基督,圣母拜访伊莉莎白,耶稣诞生,献耶稣于圣殿,在圣殿中寻回走失的耶稣;
5件痛苦事:耶稣在客尼玛各园祈祷,耶稣受鞭打,耶稣戴荆棘冠,耶稣背负十字架,耶稣被钉死;
5件光荣事:耶稣复活,耶稣升天,圣灵降临,圣母升天,圣母加冕。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2002年颁布《童贞玛丽亚的玫瑰经》所示,增加光明五端,即耶稣在约旦河受洗,耶稣参加迦纳婚宴,耶稣宣讲天国,耶稣显圣容和耶稣建立圣体圣事。
原本纯净美好的“圣母”一词,在当下中国网络,已被扭成了麻花。有个网语叫“圣母婊”。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使用、借用或利用。
有人说,道德原本就是出发于圣母,但自从有越来越多极端的道德绑架者之后,圣母二字便散发出一股恶臭味。
有人说,圣母婊是指那些无原则底线,对任何人事物都抱有博爱,不讲求客观事实,一切行动以“爱”、“善”为中心的人。
有人说,圣母婊就是不接受别人解释,不收集了解任何相关信息,在无知和盲目前提下散发自己的爱心,谴责别人的“恶行”,满足自我的圣母心、优越感。
有人说,古时圣母(人)是将自己的面包分给穷苦的人,现在的圣母(人)婊是指挥别人将面包分给穷苦的人。
有人说,圣母婊其实就是伪君子,真无赖,嘴炮键盘侠。最典型的逻辑,就是都是别人的错,都是体制的错。最经典的形象,就是键盘怒喷:“制度不公,社会黑暗,你们不敢反抗,有奴性,有劣根性。”第二天上班,溜须拍马请客送礼投机钻营毫不耽误。
有人说,圣母婊已被滥用,变成一顶非常好扣的帽子。很多时候,圣母婊一词就是将无理骂人行为正当化。有人深怀反派情结,厌恶伸张正义的主角,偏爱离经叛道的反派,为了将喜欢反派、辱骂主角的行为正当化,就给正常善良范围内的主角戴上圣母婊的帽子,便于踩骂。
爱国贼,圣母婊,何其相似乃尔!苦涩的圣母,苦涩的玛丽亚!有多少圣洁不被抹黑,有多少高尚不受侮辱,有多少美好不遭损毁?
(2017/5/9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