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2015-09-01 17:07:09)
标签:

文化

分类: 山河履痕

镇江: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文、忧者无忧

 

据知,中国有两大名醋,一是山西的清徐陈醋,一是江苏的镇江香醋。

镇江是江苏省所辖地级市,古时称润州,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濒临长江,史上曾为东吴首都(京口)。

羊年春节,我们夫妻约了朋友夫妻,一行4人,去了江苏镇江。在那里度过了除夕,度过了初一至初四。

去镇江的原始动机,只是为了体验一个别致的、安静的、新颖的春节。作为一个略有所知的历史文化小城,镇江被我们选中了。

自己一贯不写游记,因而当初也未写“镇江游记”。不写游记,非无意也实无力也,非不愿也实不会也。

今天,距游历镇江已过半年之久。但镇江之美丽,观光之开心,仍让我回味不已。

我的镇江游行程:年三十,大连至南京至镇江;初一,上午金山寺,中午西津渡、下午北固山;初二,雨中游览焦山;初三,杨州瘦西湖、关东街、徐园、个园;初四上午南山风景区,下午镇江至南京,晚上返至大连。

五天四夜费用情况:人均往返机票900余元;住宿餐饮门票800余元;出租公交长客100余元;其他100余元。总计人均2000元以内。

所看大项景点:四山(镇江金山、北固山、焦山、南山),四寺(镇江金山寺、甘露寺、定慧寺、扬州法海寺),四塔(金山慈寿塔,北固山铁塔,焦山万佛塔,扬州白塔)、二街(镇江西津渡古街、扬州东关街),二园(扬州徐园、个园),一江(扬子江)一湖(扬州瘦西湖)。

相关文化传说:1、《白蛇传》,白娘子斗法海,水漫金山;李瑞环为被民间传说“污名”的、史上真实的法海和尚“鸣不平”。2、《说岳全传》中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 韩红玉擂鼓战金山;3、《水浒》中“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即今镇江城)”。4、南宋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5、《三国演义》,甘露寺刘备招亲,多景楼,祭江亭,溜马涧,试剑石;铁瓮城,镇江的文化内核。6、焦山碑林石刻,大字之祖《瘗鹤铭》,传说为王羲之作品,其实未必;7、两位隐士:东汉名士焦光,隐居焦山“三诏不起”。南山,是古琴曲《广陵》、《止息》、《游旋》等曲目的创作者,刘宋时期隐士戴颙终身隐居的地方。

离开镇江那天,在长途车上看到的广告语:“镇江,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插播几张镇江人在金山寺“除夕许愿,初一请香”的手机图片。其他更多图片,无力完整转播了。若有肖像侵权,敬请告知,马上改正。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附录相关资料:

0、“镇江三山”主要特点: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北固山“寺冠山”。均为5A景区。

1、金山:位于市区西北,山高44米,周520米。古时屹立长江中流。由于大江东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人们开始“骑驴上金山”。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金山寺门口江天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亲题。

金山慈寿塔:初建于齐梁,距今已1400余年。金山过去曾有双塔,一名荐慈塔、另一名荐寿塔。双塔倒坍后,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逢慈禧60寿辰,取名慈寿塔。玲珑秀丽的慈寿塔立于金山西北山巅之上,高30米,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处,仿佛把这座山都拔高了。塔为砖木结构。宋代王安石诗云:数重楼枕层层叫,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2、焦山:山高71米,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名士焦光隐居山中、“三诏不起”而得名。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被誉为江中浮玉。 焦山大门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山门迎壁海不扬波,意为焦山如镇海之石,驱逐水妖,故而海不扬波。佛教意谓清平世界。

定慧寺: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是《水浒》对焦山定慧寺的描述。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原名普济寺,宋朝时称普济禅院,元代改称焦山寺,清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将其改名为定慧寺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和寂照双融,定慧均等之意。,即去掉一切私心杂念,思想高度集中;,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

焦山碑林与瘗鹤铭:焦山的独特之处,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称的旷世奇碑——“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南有镇江《瘗鹤铭》。焦山碑林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

《瘗鹤铭》全文: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余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声。西竹法理,幸丹岁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鸣语化解,仙鹤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前固重局,余欲无言,尔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将进宁,爰集真侣,瘗尔作铭。

焦山“四古”:焦山以四古闻名,即古寺庙(定慧寺)、古树木(六朝柏、宋代槐、明代银杏)、古碑刻、古崖铭。

焦山炮台:处焦山东侧的山脚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海口。整个炮台是暗堡式,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大弹药库在炮堡南端门外偏西处。抗战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炮台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1842年,顽强抗击了英军发动的扬子江战役。镇江军民的悲壮斗争,引起了恩格斯的关注,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写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焦山万佛塔:位于焦山顶峰,塔体高42米,海拔704米,建筑面积583平方米。是一座明清式具有江南风格的仿古塔。七级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塔内设两套楼梯上下分流,外有栏杆相倚。前后大门两侧墙上嵌有海不扬波中流砥柱八个苍劲有力的石刻大字。

3、北固山: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高55.2 米,长约200米。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

北固山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美图案,造型别致,生动逼真。

甘露寺:高踞北固山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屡建。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刘备招亲遗迹。

多景楼与祭江亭:甘露寺后面的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的最佳处。此楼二层,面对大江,楼名取自唐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为古代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米芾所书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高悬在楼额之上。多景楼之东的凌云亭,又称祭江亭,传说刘夫人孙尚香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曾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

溜马涧、试剑石:相传,一日孙权与刘备在甘露寺中饮酒。刘备见江面一只小船,在波涛中行驶自如,不禁赞叹到南人善舟,北人善骑,信有之也。孙权闻言不悦,质疑刘备谁言南人不善骑?”逐命左右牵马,飞身上马,向山下驰骋而去。刘备见状,飞身打马朝孙权追去。这条岩间小道,因孙刘赛马逞强的故事而得名溜马涧。又一天,孙、刘二人同游,刘备见池中有一块巨石,便拔出配剑,仰天默祷:我若能返回荆州,成王霸之业,剑下石裂,若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石头应声开裂。孙权在旁明知故问玄德为何剑劈此石?刘备自然口是心非。孙权也拔出宝剑,向另一块石头劈去,剑落石开。两人相视,仰天长笑,逐留下了这两块裂开的石头,后人叫它们试剑石

铁瓮城:又名京(京口)城、子城。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载:吴大帝孙权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壁。2013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瓮城是三国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三国时的京城应包括北固山的全部,即前、中、后三峰,南北长约1000米,周长近6华里。东汉建安16年,孙权迁都建业,以此为京口镇。铁瓮城遗址保存比较完好,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与同样是三国时期的南京石头城、湖北鄂州吴王城相比,镇江铁瓮城始筑年代最早,城垣遗址保存的也相对比较完整。铁瓮城遗址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核。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自晋以降,郡治皆据其上,在汉末始筑以来,至今将近1800年。

辛弃疾两首《怀古》词:其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其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西津渡古街: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这里共有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300 多米距离。西津渡古街上由东向西的四道券门石额上的题刻分别是: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

5、南山:那是中国第一部诗文选集《文选》的诞生地。也是文学史上首次把文学和经、史、子、集区分开来的选集。宋时有 “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是刘勰编撰《文心雕龙》的地方,穷困潦倒的刘勰因为昭明太子不拘一格的欣赏才有了跻身之地。读书台旁的“听鹂山房”,是古琴曲《广陵》、《止息》、《游旋》等曲目的创作者刘宋时期的隐士戴颙终身隐居的地方。徜徉南山,你真有一种“何须诗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意境。

6、几个人物:米芾(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山西太原人,祖籍安徽无为(今安徽省无为县),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沈括:写下大百科全书《梦溪笔谈》,被英国史学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他的故居“梦溪园”在镇江。

赛珍珠:美国人,她的故居在镇江,在镇江生活了17年。她学会说中国话、读书教书、相亲结婚均在镇江。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她的《大地》三部曲,真实描写了中国江南农民的生活,给世界一个真实中国现状而在抗战时期获得了诺奖。她甚至翻译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中美建交时她期待回到故乡,可惜因当时的政治冰封而抱憾逝去。她的美国墓地上什么都没有写,只有自己写下的中文名字“赛珍珠”。

法海:法海本姓裴,为唐宣宗时丞相裴休之子,出家作金山寺住持和开山祖师。他本是降妖伏魔的佛法的正义化身。金山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仙人洞“四大名洞”,法海洞最为有名。传说他与盘踞半山崖中经常出来害人的白蟒斗法,最后把白蟒赶到了海里,自己则在山洞住下来,并发愿修复这座古寺,且燃指一节以明心志。但在后来流传的《白蛇传》,他被改变为白娘子与许仙美满婚姻的破坏者,成了让人憎恶的反面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