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头本是一团泥
(2015-08-07 17:34:22)| 分类: 读书随笔 |
“五脊六兽”小考
由于闲得五脊六兽,决定研究一下“五脊六兽”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咋研究?百度呗!
1、何谓“五脊六兽”?
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多用于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中国的古建筑物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统称“五脊”。在五脊之上安放有六种人造的兽,合称“五脊六兽”。正脊的两端是龙吻。垂脊上的五种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狎(押)鱼。
2、“五脊六兽”形容人的什么神情?
一是形容人高兴、牛气的神情。“五脊六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只有官宦权贵的居处房屋才有。示例:“看你高兴得五脊六兽的。”“你看他刚挣了俩钱儿,就烧得五脊六兽咧。”二是形容人郁闷、难受的神情,比如抓耳挠腮、手脚无措、无可奈何、神不守舍、张狂炫耀、心烦意乱、没抓没挠等。因为“六兽”都是面目狰狞、龇牙咧嘴,看上去非常难受。示例:“一天到晚没事儿干,闲得他五脊子六兽的。”;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醒世姻缘传》:“这五脊六兽的什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3、民间对“五脊六兽”有何俗称、别称?
民间对除龙之外的五只脊兽有俗化的称谓: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蹲兽,也作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小跑。他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
4、“五脊六兽”的建筑学功能是什么?
镇脊神兽有吉祥、装饰美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古建筑为木结构,以兽镇脊,避火消灾。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吞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
5、古代建筑上脊兽的数量有何讲究?
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最多的独一无二的是故宫金銮宝殿(太和殿),有10个脊兽,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其它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脊兽。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乾清宫上也是九个小兽。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
6、脊兽的排列有何讲究?
据《大清会》记载,这些小兽从前面向后上方依次排列的顺序为: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通常不算仙人骑鸡在内,蹲兽的数量为奇数,9为最高,依次为7、5、3、1。
7、脊兽是如何演变过来的?
《唐会要》中记载,汉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鱼虬尾似鸱”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晋代之后的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唐宋时,一般建筑上还只有一枚鸱吻兽头,但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跑兽。到清代,这种建筑风格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8、每个脊兽都象征着什么?
(1)龙,毋庸置疑象征皇家血统和权威。(
9、一首关于“五脊六兽”的讽刺诗
北宋大臣吕蒙正曾写过一首讽刺“五脊六兽”的诗,曰:“兽头本是一团泥,做尽辛勤人不知。如今抬在青云里,忘却当初窑内时。”脊兽系泥土烧制而成的小饰物,却被请到皇宫、庙宇顶上,俯视人间,颇有点“平步青云”的意思。(我看用来讽刺被查的腐败分子非常合适)。
有了这些知识,以后,我们旅游观光入宫殿、进寺庙时,对于五脊之上的“蹲兽”、“小跑”,就不至于无视、无知了。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的喜忧、顺逆、闲忙、美丑等等神态时,也许可以考虑选用“五脊六兽”这个词了。据我初步感知,“五脊六兽”在山东、东北或者北方地区,是并不陌生的。
(2015-8-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