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忧者无忧
忧者无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096
  • 关注人气: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忧,你怎么看?

(2012-10-19 15:26:0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世事评点

老忧,你怎么看?

文/忧者无忧

 

据说,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遇到疑难案子,狄神探总爱问他的助手:“元芳,你怎么看?”而元芳常常回答:“大人,此事必有蹊跷!”之前,老忧只零碎看过此剧,对这个问答并无感觉,并不知情。突然间,基本不玩微博的我,从报纸上广播里得知:“元芳体”火了!

于是想凑个热闹,来几句“老忧,你怎么看?”

 

一问:“元芳体”在网上流行起来了。老忧,你怎么看?

一答:闲着看。“元芳体”的流行,与其它这体那体的流行一样,都是偶然的,也都是短暂的。它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时段,成为人们情绪释放的偶然出口。假如史上真有这个元芳的话,对于当下的世事,他大概是既无法“看”,也无法表达自己“怎么看”的了。但如果他真的活到了今天,能看又能谈,一定还会说:“大人,此案必有蹊跷!”――当然,这是我的假设而已。他究竟“怎么看”,是否认为“必有蹊跷”,我还真的不知道。但我可以知道的是,对当下的一些世事,无论是否存在“蹊跷”,如果有人来问:“老忧,你怎么看?”我倒是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

 

二问:央视系列新闻调查“你幸福吗”出现了诸多“神回复”。老忧,你怎么看?

二答:笑着看。这个新闻至少表明,央视关注了人民的关注,也即关注了人民的幸福。采访你并且如实呈现你的“幸福答问”,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连充满喜感的“神回复”都能真切呈现在你的面前,这样的新闻,你以前看过吗?应该没有。这些超乎预料、并非预设的答案,会启动你微笑中的反思――“我,幸福吗?”老忧猜想,对普通百姓而言,在回答提问时,既不会作出“幸福”的回答,又不会作出“不幸福”的回答。因为,幸福感因比较而生,因心态而生,因时间和境遇的变化而变化。时时幸福和时时不幸,都是不可能的。幸福,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个人的感受,个人的心情。

这个事关“幸福”的新闻调查,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呈现了幸福场景,而在于催生了幸福追问,以及幸福追求。我注意到,“神回复”多来自于普通群众――村民、市民、工人、学生等。假如记者把话筒伸向不大普通的官员富商――常人常以为他们幸福――比如主席、总理、部长、省长、县市长,或者腰缠万贯的外企国企民企老总,他们会不会也给记者、观众作出些“神回复”?!

 

三问:作家莫言获了诺奖,圆了国人的“诺奖梦”。老忧,你怎么看?

三答:淡着看。总体而言,“诺奖”是个好奖,各国人民都看重,各界人士都看重。莫言作为一个“纯正”的中国人――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爱在这里,而没有背叛和脱离这里,他获了奖,为这个国家这些人民争了光长了脸,我们应该高兴。

无论你见,或者不见,“诺奖”就在那里。如果中国人,当然包括作家,包括莫言,总与“诺奖”无缘,总在那里“旁观”,那才让我们不高兴。但是,获了诺奖大可不必欣喜若狂,未获诺奖全然不必挥泪如雨。我们可以看重诺奖,但不能过于看重诺奖。就那几个诺奖评委,就可以判定中国文学的价值,就可以左右中国人民的情绪?好像不应该,不可能。

面对莫言获奖,我们得保持“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淡定。诺奖的实质,只是那个史上有过重大发明、银行有了许多存款的科学家,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给后人的一个分享遗产的方案。没有了诺奖,世界仍将前进。而诺奖出现之前,无论世界还是中国,都在持续发展,都曾铸造辉煌。易经、论语、红楼,与诺奖实实无关。中国因诺奖而增形象,诺奖因中国而增分量,这是相互的事情。

 

原本还想说说对“中国式过马路”、“饭桌上玩手机”的看法。但此刻,有些懒得打字了。于是作罢。

(2012-1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