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大礼叫拍砖

(2011-07-13 09:38:12)
标签:

李敖

明知山

gb2312

宋体

芙蓉

分类: 人生参悟

有一种大礼叫拍砖

 整理/忧者无忧

 

老忧再按:这是先前发于军队内部网的一篇文字。前几天与月林、西点、猎人网友有些思想交流,突然便想到了这篇《有一种大礼叫拍砖》。翻查出来,再次阅读,觉得别有滋味。文中的“拍砖”,主要指的是对文、人的拍砖,而非对社会、政党的拍砖。文字偏长,大家欲知详情,须有耐心。如无兴趣,忽略便是。其实还有一篇《向拍砖者致敬》,为了节约篇幅,便不在这里发布了。

借互联平台,向军中网友,祝个福!

2011-7-13

 

老忧按:前些日子连写了十篇“有一种”。自己写时觉得很苦很累,勉强将其进行完毕,凑了个吉利的“十”。我也深知,如此写来,会遭到网友批判,因为“八股”已让人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可自己“八股”习性已入骨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圈内,圈友进行了温和批评,属于婉转型的。在北卫,被老刘轻点了一下穴,被芙蓉猛一阵批。先以“注水猪肉”讥之,后郑重进行了解析,让老忧深为触动,大为感动,因而录以备忘。   

2009--12--22

    

    芙蓉:人的成长是心智渐渐充实的过程,思想是多元的,人本身当然也是多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也会渐渐的发生变化,原来赞成的现在可能是反对的,说这些其实都和废话差不多。说实话,老忧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让人看上一眼,我也经常会在专栏里多浏览几遍。不过,现在越来越感到难以卒读。因为说的大多是一些正确的废话,把一些词汇翻过来掉过去,如注水猪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你二十岁的时候写这样的文章,我认为很好。如果你如今四十岁还写这样的文章,那就是一种退步。文笔还不错,就是思考缺少深度,平庸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受部队公文的影响,八股化非常严重。有一种XXXX,如果这样写,我们一辈子都写不完,刻意造文,内容空洞,读来非常生硬和牵强。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有一种写文章叫“闲扯淡”?试想一下,如果把你的文章结集出版,出版社会不会买帐?读者会不会买帐?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在吹毛求疵或者哗众取宠,其实你要认真想一想。谁让你是专栏文章?作为一专栏文章,应该给大家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不是说高产,就可以带来高质量。当然,我并不反对文章快手,重要的是言之有物,不是那人众人说过百遍然后自己稍微加工成文。


    神人:人是个厚重的多面体,有好多的棱面,每一个面都有他不同的对应和展现,每一面都是它,每一面又不完全是它。如果人反复都是一个样子,反而是单薄的、无味的甚至是无价值的。就如,一个人如果总是痛苦,那恐怕让人觉得他有病,但如果他又总是快乐不叠,那估计让人觉得他也好不了那去。有得有失,有欢乐有苦恼,有优点有缺点,总之,在正反的两面时常徘徊才会是正常的,有趣的,立体的,好玩的,有意义的……


    黄巾:另外,人得多面性这个问题,确乎不是什么新鲜的表达,认识多面性,承认多面性,理解多面性,控制多面性(抑恶扬善)才是更有实际意义的,芙蓉姐姐说的话,确实值得老忧深思~!老忧的人生经历,对军队掌故的熟知程度,比之我们,包括芙蓉姐姐、juediliu在内,都要丰富得多,熟知的多。从文笔的华彩,结构的起承转合上,也比我们强很多;更强的是老忧认真、负责、谦虚的做人态度,不急不燥温文尔雅的处事风格。这是我们年轻人需要学习的,老忧写的那篇有一种推脱叫怪罪,里面强调了人要敢于承担,敢于负责的精神,把忍耐忍受作为为人的美德。对我也有很深的教诲意义。老忧闭关修炼,内力深厚,破关之日为时不远了。


    老忧:由各位特别是芙蓉的回复看,老忧的“八股”习气何其重也。而“八股”被痛恨的程度,又何其深也。拍得有理有力,确实值得深思。知之能改,未为晚矣。稍微有点遗憾的是:老忧学识之增,绝非一日之功。目前只有这点水,只能这般平,倾情奉献,为我所愿。多见平庸,也不奇怪。常常为学识浅、眼界窄而有所不安,尤其看到高手们大作篇篇,博雅多才,便羡慕不已。但自己也谈不上自卑,可以在“被拍砖”之中奋力前行。芙蓉之“增加阅读面,放开大视野,走出小心门”实是忠告,老忧谨记;黄巾之“闭关修炼,内力深厚,破关之日为时不远”实是勉励,老忧谨记。


    芙蓉:复黄巾战士:很感谢黄巾对我的评价“泼妇”,就就对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朋友或者文友,不是那种互相唱赞歌,互相吹捧。而是要互相批评。不管是什么样的场合,我都坚持不会逢迎任何一个人,如果在领导面前不能够说真话,那就保持沉默。对待真理或者自认为对朋友有益的建议,我向来是六亲不认。不是说我们关系好,我就会认同你的文章和观点,不是说你顶我的贴子,我就会反过来顶你的贴子。这不是我的作风。真正的朋友需要考验,需要不打不相识,不在于表面的一团和气,在于内心的神交和惺惺相惜。正所谓,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我认为不正确的观点,我会反击,但允许你说话,从来也不会利用自己拥有的一些便利打压过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人认为我打压别人或自己被打压,那对不起,说明你太笨了,怎么这么轻易地就被别人打压了呢?黄巾兄愿意把我和他并列在一起做自我批评,我认为他是懂得朋友这一内涵的,这种批评相反是一种胸怀宽广的表现。我认为不急不躁温文而雅是一种风度,不过,我更欣赏李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斗士情怀。我也曾经说过,朋友多了路难走,因为尘世皆俗,有个性的人太少了,可爱的、值得相知相惜的朋友太少了。以此,与大家共勉。 


    老忧:所以,芙蓉能够很“火”。我未必喜欢芙蓉的露,但我喜欢她的直与爽。她的S造型虽然令我反感,但她的我行我素也实在令人敬佩。芙蓉说到了李敖,他是大家,又是一枝独秀,一骑绝尘。可以仰视,也只能仰视,得其皮毛可矣。季羡林、钱钟书、王蒙、路遥等等,也是大家,但他们并不冲动,并不激昂,平淡中观察社会与人生,也未为不可。至于学谁,能学得了谁,那是个人取向问题,并无标准答案。芙蓉的文风,黄巾的文风,齐鲁的文风、剃刀的文风以及牛洪的文风,各有特色,我都欣赏,从中受益良多。哪阵子想要拍砖时,老忧也完全可以、完全有能力捡起几块砖来,拍上几拍,只是多数情况下,我不愿意,无兴趣。更愿以欣赏的目光,看着值得我欣赏的东西。


    黄巾:复芙蓉:想当年最喜欢和别人捉对厮杀,现在是手懒了。说芙蓉“最泼妇”其实是一种搞笑的方式,其实还是赞美。不过芙蓉的斗士情怀,我也是欣赏的,因为自己还有一颗斗心。最近在雪博斗,无奈打了空拳,没人接招。看来新论坛的精神,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其魅力所在。因为是新论坛,因此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虽然人很老,但心跳的还是那样快!
    芙蓉:复黄巾:说明你现在向老好人在转型呀。其实老好人也没有错,只要心中还有那股子精神劲儿就可以了。我们只能苛求自己或朋友,而不能苛求每一个人。因为面对有些人快无语了,连批评他都不会再批评了,应该高呼英明和万岁。


    老忧:黄巾与芙蓉的“斗士情怀”,让老忧欣赏。敢于斗,是因为有斗的实力、斗的愿望!无实力、无愿望,都不会选择斗。要么受伤,要么费心,何苦来着。想起了“独孤求败”,他凭什么与人斗?凭的是实力。无人堪斗,难免苦闷。黄巾在雪博“打了空拳”,让老忧为之一叹!芙蓉对有些人“连批评也懒得批评”了,让老忧既为芙蓉叹,又为“有人”叹,还为自己叹。

 

芙蓉:记得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叫《文人的雅量》,里面的主人公记不清楚了。说是一位知名作者(甲)请另一位知名作者(丙)给自己的新书作序。偏偏丙非常不欣赏的甲的文章,但甲一意相邀,丙只好写了一篇全是批评的序文。结果甲出书的时候,全文照登。其实有些时候并不是文人相轻,有很多的雅量在里面。当然,有些很俗气的人是不会理解里面的道理的。东吴大学的校长邀请李敖来讲课,李敖上课先骂校长。校长不以为意,这也是一种雅量。王朔叫板金庸,金庸老生八风不动,这也是一种雅量。当然,这些都是大人物。今天,芙蓉批评老忧,老忧以“大礼”而视,这也是一种雅量。真正的文友不是你好我也好的一团和气,是内心的神交和惺惺相惜。很遗憾,世界有很多雅致的道理,是不足于和格局小者之人道的。批评时要得寸进尺,吃亏时也要显得大气。格局尽显也。

 

剃刀:当年王朔叫板金庸,金庸不温不火八风不动,几招太极就将一场风波化为无形。我想王朔一定很郁闷,没有等到自己早已做好准备的恶战,而且还不能再继续叫板了,否则就会犯了众怒,因为公众并不太关心双方的具体观点,而更关心双方的做人态度。我从不相信什么“闻过则喜”的鬼话,我批评了人,就等着对方激烈甚至激动的反驳,如果对方玩金庸这招,我会觉得非常没劲。我喜欢真刀实枪的论辩,若能达到血雨腥风则最佳,不喜欢这种温吞水的和谐,最近我的论敌们都不出现了,感到有些寂寞。

 

老忧:复芙蓉与剃刀:仅凭芙蓉对着老忧猛拍这么一些“大砖”,我就非常感动。说明老忧还值得一拍!而且老忧自信地认为,经得住这么一拍两拍以至多拍。我不认为你拍的都是对的,但你一定有你拍的理由,你的理由中总有一些与我的想法其实吻合。我不是一个“受虐狂”,但“受虐”的能力还是有一点,不会为之狂。李敖骂校长,王朔拍金庸的故事,都有所知,老忧是会心一笑。能看出来,剃刀是叫战者,与部分应战者有些碰撞。我看到了刀光剑影,却并不介于其中。语言或文字之辨,颇费功夫。偶尔玩玩辩论还可,但经常如此,则实无意义。我很能理解王朔之“郁闷”,也很能遥测剃刀之“郁闷”。为了不郁闷,有时不妨挂出和谐大旗!

 

芙蓉:复剃刀:有些人是不敢应战,也有些是装大尾狼,也许一些人会让你哭笑不得。赞同你的观点,要血雨腥风,没有高潮,何来快感?

 

老忧:从别处得知,芙蓉是时评高手。写时评,当有犀利的眼与笔。我看论坛转了不少犀利的文章,但原创的很少见,有分量的更少见。不知老刘和芙蓉有无以新的马甲,“犀利”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时评文章?别老是眼盯着主流报纸那点稿费,来坛子里发点免费文章,让大家长点知识。至于坛友间的打情骂俏,也无太大意思。突然想到:批判、拍砖上瘾以至成为习惯的人,未必不是偏执、自恋或者自闭的人。傲慢与偏见也有表达的权利,轻视与沉默同样如此。泼妇之“语”诚然“惊人”,终究还只是个泼妇。想想古书中以及现实中“勇于挑战”的斗士,他们看似声音洪亮,气宇轩昂,但也避不了“装大尾巴狼”的嫌疑。真是狼倒好了,还算表里如一。关键是其中的一部分,本非“狼”,只是“装狼”而已。

 

飞刀:你们大讲文坛史坛前辈高人的传闻逸事,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乍听很有道理,但静心一想,这些传闻逸事本身是否可信呢,又或者这些本就是空穴来风而已呢,可信度有多高啊。

想起有段时间回老家听老爸讲谁谁家人丁凋零,家道中落,请了个胡子花白,仙风道骨的风水先生,在房前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龙头拐一顿,有了,这地下埋着块不吉之石,找人挖出来一看,果真有,白石黑字写着呢,他家好不了,有鼻子有眼的,神了。我问老爸,是不是亲眼目的地见了,说是听谁谁说的,又问谁谁,说是听另一个谁谁说的。哈,搞半天,毛病在这儿呢,都是以讹传讹啊(现在流行说化传化)。

说这个什么意思,有些个事啊,有它产生的时间、地点、场合,“王流氓”与“金大侠”一战,王朔未必就怕了金庸,当然金大侠也未必就一定怯了王朔,李骜骂校长的时候,其实内心里恐怕未必真的在骂他,李熬骂人是一种习惯,也算是天性使然啊,现在明白过来,李熬也未必真的认为自己前五百年、后五百年是中华第一,这只是他的一种生存方式。其它的逸闻美事,真能信的也不见得有多少。

所以啊,最终还是信自己。老忧的文字是很好的,不可否认,所以有底气说不怕拍砖。芙蓉的思想是锐利的,拍的砖其实很有道理。不是要作和事佬,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好端端费尽心机出来的文字,洋洋有几分得意(谁不如此啊),不想竟有人拍砖,自有几分不舒服,不乐意,老忧亦不免俗,低调中也不无溜溜的意思在里面,换了我亦是如此,所以说大度是不容易的,大度有时是别人压迫出来的。芙蓉也不必太过计较,老忧的文字的确是精心写出来的,也是很有深度的,站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目的亦不同。

老忧写东西大多数在于悦已,有点像于丹美女讲论语,无数人批评于丹讲论语不是做学问,于丹自己也清楚,所以在论语后面要加个心得二字,心得当然主要在于悦已了,如果社会大众都用于丹的观点去工作和生活,那中国社会的进步可真没希望了。芙蓉可能以为写文章在于有用,其实也偏颇,这要看对谁有用,对已有用可以写,对他人有用也可以写,这又涉及一个层面的问题,看从哪个层面的来理解了。

凤凰卫视的邱震海动不动就说我又要抛出我臭名昭著的层面论了,其实还真是这样,站在不同的位置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区别。还是以前那个观点,每个人的经历、阅历千差各异,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也是千差各异的。

前段时间装修房子,都在跑建材市场,找装修公司,同样的营销方式,同样的设计师,同样的业务员,但每个业主对其得出的却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结论,从装房子我可是深深体会到人的认识的差异性。各打五十大板,不是要当和事佬,并不喜欢做那个,而是想说清楚一个观点吧。老忧、芙蓉我都很欣赏,从做人来讲,我选老忧,从做事来讲,我可能选芙蓉。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和谐比较好,虽然有时和谐得多了点。

 

老忧:复飞刀:历史的真实,真实的揭示,永远只是一个梦。传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正应了一句老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话再反过来说:不信书,又信什么?所以,作为一个“小小的我”,只能在信与不信间不断地摇摆与调整。原来以为你写到“可以”便结束了,没想到“未完待续”。看了两遍你的评论,会心一笑。

文字这东西,有时只可会意,有限的文字无力承载无穷的意味。我真认为芙蓉之“拍砖”是送给老忧的“大礼”,她让我从另一个“层面”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至于老忧文字中透露的“溜溜”味,那是难免的,平时“溜溜”,挨砖时更“溜溜”,秉性使然,习惯使然。在内心里感激芙蓉、剃刀等网友的同时,我总得想着回复点什么,怎么回复,并以回复承载自己的感激之情与真实之意。我并不愿意表现出暴跳如雷的模样,而且我认为远未到了暴跳如雷的境况。他们的结论,自然有他们的站位。而我的认知,自然也有自己的站位。

很是赞同你对李敖、王朔、金庸、于丹等的评价,表象的他们与实质的他们,文字的他们与内心的他们,并不一致。和谐是我们追求的,但和谐不等于一团和气,适度的、合理的、自然的批评,我觉得也是和谐。正如班子或者家庭,如果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未必是一个和谐的班子或者家庭。领导与部属、父母与子女,相互的批评、不满,普遍得很。

 

为了缓解您的视觉疲劳,请做做acai网友的“眼保健操”----

(→_→)(↑_↑)(←_←)(↓_↓)(→_←)(↑_↓) (←_→)(↓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