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有考生(一)

(2011-06-13 13:45:0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亲情传递

家有考生(一)

文/忧者无忧

 

女儿的高考尚未尘埃落定,似乎不便多说什么。说高不成,说低也不成。说喜不成,说忧也不成。说好不成,说坏也不成。

但如果不说点什么,又觉得遗憾。我不想把女儿的高考留待将来回忆。我很想把鲜活的记忆整理成文字。高考是女儿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这个家庭的一件大事。应当有个“大事记”,即时的,纪实的。

女儿多年来的成绩,一直不拔尖,一直挺优秀。在班级、年级里,始终处于上游上上游,但很少“立潮头”。她曾憧憬着超常发挥进入北大清华,我们作为家长,未忍心碰碎她的美好梦想,只是希望她尽力、努力。在我们夫妻的交流中,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切实的理想。我们认可的是她的上进精神,而不是这个梦想。

在失常、正常、超常这三个选项中,女儿的发挥算是正常。从目前预估的分数看,她应该可以考入一个一本A段“国”字号院校。她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曾为此流泪。觉得对不起关心自己的老师,对不起关爱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无法面对老师,觉得自己无法让父母感到自豪。经过几天的缓冲,她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愿意与我们交流考试情况了,愿意与我们共同分析报考志愿了,愿意与我们爬山、看海、打球了。

许多亲人朋友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询问女儿的考试情况。我说“发挥正常。”刚开始,女儿并未插话。后来,昨晚,她向我提出了建议:“爸爸呀,别人再问你时,你就说发挥失常啊。”我问为什么,她说:“你说发挥失常,别人会觉得你女儿平时成绩更好,只是这次有些失常啊。”我说:“本来便是正常发挥,你觉得与平时的态势不是一致的吗?说你正常,那是说明你稳定啊。”

不知什么缘故,女儿对“海洋”有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她对海洋类院校大感兴趣,痴心不改。一是瞄准了海洋类学校,二是瞄准了海洋类专业。她的估分与这些学校或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吻合的,但没有绝对优势,因而没有绝对把握。所以,我们要求她在志愿上慎重形成自己的决定---她得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父母可以帮助分析,提供参考,但无法形成最为贴近的判断,因为成绩如何,只有她自己清楚。我们所得到的分数信息,源于她所提供的信息。她的信息准确度如何,她自己最有权威。

女儿很想放飞自己。她不愿意在所生活的这个美丽的、许多外人向往的城市---大连上大学。她说,如果在父母身边上大学,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情。我想,这是她渴望独立的标志。我们夫妻并不渴求她留在我们身边。我们只希望她能有一个与成绩、与志向相吻合的理想院校读书。不指望撞大运进入知名度更高的院校,更不愿意看到因志愿不当“沦落”到极不理想的院校。我感觉,高考报志愿,是女儿,是我们家长的一次赌博。这里面变数太多。

高考生是辛苦的,是敏感的,是脆弱的。迎考之前,父母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她的身体、心理、思想健康,不让她受冲击受伤害受委屈。其实,考生的父母在考前也是备受煎熬的,你得小心翼翼,你得察言观色,你得无微不至,你得对孩子“顺毛捋”。对孩子的一些“毛病”,你不可能呵斥她,你不能指望她短期内“痛改前非”、“洗心革面”。

考试结束之后,女儿是有些纠结的,也是有些可怜的。她已经意识到:空中的理想终究要降落到脚下的现实。无论什么样的成绩,父母都得微笑面对---高考,不可能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如果孩子已经郁闷的话,父母得以笑脸化解她的郁闷。家庭还需要笑声。生活还需要继续。父母所能做的,是与孩子一起,研究和规划孩子未来的大学生活。孩子12年的迎考是艰难的,应体谅孩子。孩子结束了艰难,应该庆贺。家庭迎来了解放,值得庆贺。

孩子未来的发展道路还有许多变数。我们无法预测。我只想告诉孩子:快乐走向未来。在新的平台上,始终保持前进的姿势。根据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呈现一种健康的上升的态势,这便好!

(2011-6-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换胎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